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之青龍鎮世 > 第91章 諸侯分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之青龍鎮世 第91章 諸侯分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虎牢關的城門緩緩開啟,孫堅率領著江東子弟率先衝入關內。

他目光如炬,望著遠處洛陽城方向的濃煙,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洛陽……我終於回來了。”

身後,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率領著五百鄉勇緊隨其後。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上還殘留著血跡,張飛的丈八蛇矛泛著寒光。

劉備則手持雙股劍,望著殘破的虎牢關,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大哥,洛陽已被董卓燒毀,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張飛粗聲問道。

劉備輕歎一聲:“先入洛陽,看看能否救助百姓,再與諸侯商議後續對策。”

不久後,十八路諸侯陸續進入虎牢關,朝著洛陽進發。

沿途的景象讓諸侯們震驚不已。

昔日繁華的洛陽城,如今已成一片焦土。

房屋被燒毀,宗廟宮殿化為灰燼,街道上屍體遍地,連雞犬的影子都看不到。

孫堅率軍率先抵達洛陽城外,遠遠望見火光衝天,濃煙彌漫,心中大怒:“董卓老賊,竟敢如此殘暴!我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他立刻下令士兵撲滅大火,同時派人尋找倖存的百姓。

劉備、關羽、張飛也率軍入城,看到洛陽的慘狀。

關羽丹鳳眼微眯,手中青龍偃月刀握得更緊:“董卓此等惡行,天人共憤!若不除之,難平民憤!”

諸侯們陸續入城,在洛陽城外的荒地上安營紮寨。

袁紹的中軍大營設在昔日的皇宮遺址旁,他看著殘破的宮殿,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洛陽雖毀,但畢竟是古都,若能在此重建都城,必能號令天下。”

曹操則站在洛陽城的城牆上,望著遠處的長安方向,心中焦急萬分。

“董卓已逃往長安,若不趁此機會追擊,必成後患。”

他立刻前往袁紹的中軍大營,建議諸侯聯軍追擊董卓。

可中軍大營內,諸侯們正飲酒作樂,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

袁紹坐在主位上,手中端著酒杯,笑道:“董卓已逃往長安,長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我軍連日征戰,疲憊不堪,不如先休整幾日,再做打算。”

曹操急道:“盟主!董卓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得安寧!若讓他在長安站穩腳跟,再想討伐他,難如登天!”

袁術在一旁冷笑道:“孟德,你倒是積極,莫非你想趁機搶奪董卓的財物?我軍將士疲憊,豈能再長途跋涉?”

其他諸侯也紛紛附和。

有的說軍隊需要休整,有的說糧草不足,有的則暗中盤算著如何爭奪洛陽的地盤。

曹操看著這些各懷私心的諸侯,心中失望透頂。

他知道,這些諸侯根本不是為了討伐董卓,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既然諸位不願追擊,那我便獨自率軍前往!”

曹操怒喝一聲,轉身離開了中軍大營。

他回到自己的營寨,召集麾下將士,說道:“董卓老賊,禍亂天下,我等豈能坐視不管?

今日我願率軍追擊董卓,若有願隨我前往者,便隨我一同出發!”

麾下將士紛紛響應,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等人更是主動請戰。

曹操大喜,立刻點齊一萬兵馬,朝著長安方向追擊而去。

可他沒想到,董卓早已在途中設下埋伏。

當曹操的軍隊行至滎陽時,突然遭到李傕、郭汜率領的大軍伏擊。

西涼軍的魔化騎兵如潮水般湧來,曹操的軍隊猝不及防,瞬間陷入混亂。

“殺!”

李傕手持大刀,率領騎兵衝殺,魔氣彌漫,士兵們紛紛倒下。

夏侯惇率軍奮力抵抗,卻被郭汜纏住,難以脫身。

許褚、典韋保護著曹操,奮力突圍,可西涼軍太多,他們漸漸陷入重圍。

“孟德,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傕冷笑一聲,手中大刀朝著曹操劈去。

曹操慌忙舉起七星刀格擋,卻被震得手臂發麻。

就在這危急關頭,一道青色的光芒從天而降,將李傕的大刀擋住。

“葉青山?”

曹操驚訝地望去,隻見葉青山手持純鈞劍,立於馬前。

蘇凝霜與諸葛亮也在一旁,正施法阻擋西涼軍。

“曹先生,快走!”

葉青山大喊一聲,純鈞劍揮舞,斬殺數名騎兵。

諸葛亮則施法召出數道雷柱,逼退李傕、郭汜的軍隊。

曹操見狀,立刻率軍突圍。

葉青山與蘇凝霜、諸葛亮在後麵斷後,直到曹操的軍隊安全撤離,他們才轉身離去。

曹操率領殘軍退回洛陽,心中充滿了失望與憤怒。

他看著麾下傷亡慘重的將士,知道討伐董卓的大業已難以實現。

“諸侯各懷私心,成不了大事,我若想成就大業,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

不久後,曹操召集麾下將士,說道:“洛陽已成焦土,諸侯各自為政,在此已無意義。

我決定率軍前往揚州,招募兵馬,積蓄力量。

待時機成熟,再討伐董卓,拯救天下百姓。”

麾下將士紛紛響應,曹操隨即率領軍隊,離開了洛陽,前往揚州。

與此同時,公孫瓚對劉備、關羽、張飛說道:“袁紹胸無大誌,諸侯各懷私心,留在洛陽必無前途。我們還是離開吧。”

劉備點頭:“兄長所言極是,洛陽已成廢墟,百姓流離失所,我們不如前往平原,招募兵馬,救助百姓,再圖大業。”

公孫瓚笑道:“好!我便表奏朝廷,讓你擔任平原相。

你在平原招兵買馬,我則返回北平,訓練軍隊。

他日若有機會,我們再聯手討伐董卓。”

不久後,公孫瓚率領軍隊離開洛陽,前往北平。

劉備、關羽、張飛則前往平原,擔任平原相。

兗州太守劉岱因糧草不足,向東方郡太守喬瑁借糧。

喬瑁拒絕了他的請求,劉岱大怒,率軍突襲喬瑁的營寨,殺了喬瑁,收編了他的軍隊。

其他諸侯見狀,也紛紛開始爭奪地盤,洛陽城內頓時陷入混亂。

孫堅在洛陽城內撲滅大火後,派人清理皇宮遺址。

一名士兵在清理未央宮的廢墟時,發現了一枚玉璽。

那玉璽方圓四寸,上雕五條交纏的龍鈕,一角缺了,用金鑲補,上刻有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士兵立刻將玉璽獻給孫堅。

孫堅看到玉璽,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傳國玉璽!這是天命所歸啊!”

他心中暗喜,決定私藏玉璽,返回江東,憑借玉璽稱帝。

可此事很快被袁紹得知。

袁紹立刻派人邀請孫堅前往他的營寨,索要玉璽。

孫堅矢口否認,兩人發生激烈爭執。

“孫文台,你若不交出玉璽,休怪我不客氣!”

袁紹怒喝一聲,麾下將士紛紛拔刀。

孫堅也不甘示弱,怒視著袁紹:“袁本初,玉璽乃是我軍所得,與你無關!若想搶奪,先問過我手中的長槍!”

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就要爆發衝突。

孫堅的部下程普、黃蓋、韓當等人紛紛上前,保護孫堅。

袁紹的部下顏良、文醜也不甘示弱,拔刀相向。

最終,孫堅在部下的保護下,衝出袁紹的營寨,率領軍隊悄悄離開洛陽,返回江東。

袁紹勃然大怒,立刻寫信給荊州刺史劉表,命他在孫堅回江東的路上設伏截殺,奪取玉璽。

孫堅率領軍隊行至荊州地界時,突然遭到劉表軍隊的伏擊。

劉表親自率軍迎戰,雙方展開激烈廝殺。

孫堅的軍隊雖然勇猛,但劉表的軍隊占據地利,且早有準備,孫堅的軍隊漸漸陷入劣勢。

“孫文台,交出玉璽,我饒你不死!”

劉表大喊一聲,手中長槍朝著孫堅刺去。

孫堅怒喝一聲,手持長槍迎戰。

兩人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可就在這時,劉表的部下黃祖突然放冷箭,射中孫堅的左臂。

孫堅受傷,戰鬥力大減。

劉表趁機猛攻,長槍刺入孫堅的胸膛。

“我不甘心!”

孫堅怒吼一聲,倒在馬下,眼中帶著無儘的遺憾。

程普、黃蓋、韓當等人見狀,悲痛欲絕,奮力突圍,帶著孫堅的屍體返回江東。

劉表雖然沒能奪取玉璽,卻斬殺了孫堅,也算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

孫堅戰死的訊息傳遍天下,諸侯們更加肆無忌憚地爭奪地盤。

天下正式進入諸侯亂戰時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