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 第22章 一線生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第22章 一線生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薊縣城頭,暮色四合。

苦戰了一日的官兵們剛剛得到片刻喘息,三三兩兩地倚著垛口尋找休息之處。

一支箭矢破空而來,“嗖”地一聲越過城垛,不偏不倚釘在城內一根廊柱上。

“嚇!”

站在一旁的小兵甲被嚇了一跳,罵罵咧咧地朝城外方向啐了一口,“這群天殺的黃巾賊,都鳴金收兵了還不消停!”

身旁的小兵乙原本想嘲笑同伴膽小,話到嘴邊卻戛然而止。

他眯著眼睛打量那支箭矢,突然發現箭桿上綁著一卷絹布。

“莫非又是勸降信?”這是他的第一個念頭。

但轉念一想,三天前黃巾渠帥褚燕就已經放出狠話,破城之後要縱兵三日,此刻怎麼可能又來勸降?

怕不是援軍吧?

小兵乙想到這裡,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誰人不知他們的刺史劉焉早就將整個幽州的戰兵都收縮到了薊縣?

眼下除了遠在右北平的公孫瓚,哪裡還能盼來什麼援軍?

不過想歸想,該彙報的流程卻不敢怠慢。

如今的大漢官兵,職業操守尚未崩壞。

小兵乙利落地拔下箭矢,解下那捲質地粗糙的絹布,轉身便去找直屬校尉稟報。

最終這卷絹布,層層呈遞,最終送到了幽州牧劉焉的案前。

燭火搖曳下,劉焉展開絹布:“劉備?”

他低聲念出這個陌生的名字,麵露遲疑,

“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率義兵兩千,已至賊軍背後,欲於明日醜時舉火為號,裡應外合,共破黃巾?”

他抬頭看向身旁身披甲冑的將領:“鄒校尉,你如何看?”

鄒靖,這位負責薊縣防務的將領,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冷哼一聲:

“府君,此必是黃巾詭計,萬萬不可輕信!”

他指著城外連綿敵營:

“如今幽州境內,官軍皆被分割圍困,自顧不暇,哪還有兩千義軍能悄無聲息摸到褚燕數萬大軍的背後?”

說著他向前邁了兩步:

“若真是援軍,即便不是公孫伯圭的白馬義從,也該有個響亮名號吧。

這劉備……您可聽說過?”

劉焉沉吟著搖了搖頭。

他身為漢室宗親,對宗族譜係也算熟悉,卻實在想不起涿郡樓桑村有哪位叫劉備的同宗後起之秀。

“這便是了!”鄒靖語氣更加斬釘截鐵,

“無名無姓,憑空冒出,不是詭計又是甚麼?

褚燕久攻不下,定然是想誘我等出城,野戰中一舉殲滅!我等隻需緊守城垣,待其糧儘自退,方為上策。”

帳內一時沉寂,劉焉撫須不語,顯是被鄒靖說動了心思,優柔寡斷的性子讓他傾向於於采納這保守之策。

就在這時,帳下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府君,鄒校尉,在下以為,或可斟酌。”

眾人望去,發言者是一位年紀甚輕、卻氣質沉靜的學子——徐邈。

他本是北平人士,此來薊縣隻為求學,冇想到被黃巾圍在城中,於是被劉焉征召參讚軍務。

徐邈拱手一禮,不卑不亢:

“府君,如今城中糧草日蹙,軍民疲敝,固守雖安,終非長久之計。萬一真有義士挺身而出,我等豈非坐失良機?

在下愚見,縱使有詐,我等亦當有所準備。

若城外果真火起,賊營生亂,便是我等一線生機;若其不然,我等緊守城門不出,黃巾亦奈何我不得,並無損失。”

鄒靖聞言臉色一沉:

“徐生年輕,不知兵凶戰危!褚燕狡詐,豈會留下如此破綻?他說自西而來更是荒謬!

公孫瓚在北,若有援軍,必自北來!

何以從西麵涿郡方向而來?此分明是畫蛇添足,欲蓋彌彰!”

這番分析合情合理,劉焉不禁又微微點頭。

眼看此議就要被徹底否決,又一人出聲附和徐邈。

“府君,”此次開口的是另一位前來相助的士子田疇田子泰,

“關於這劉備,在下倒略知一二。”

田疇在幽州士人中素有聲譽,他一開口,劉焉和鄒靖都看了過來。

“疇此前遊學涿郡,確曾聽聞劉備劉玄德之名。

其人雖出身織蓆販履,然少有大誌,師從大儒盧植公,且性情寬厚,好交豪傑,在涿縣一帶頗得人望。

前些時日,確聞其在涿縣大破程遠誌所部黃巾,斬將奪旗,聲勢不小。

若書信果真來自他,未必是虛。”

田疇的話語從容不迫,卻讓劉焉的心思再度活絡起來。

有名有姓,有師承有戰績,這與方纔“無名之輩”的判斷截然不同。

“這個……”

劉焉捋著鬍鬚,臉上寫滿了猶豫,

“鄒校尉認為此乃詭計,言之有理;然田子泰、徐景山之言,亦不無道理……

萬一,萬一真是天佑大漢,賜此良機呢?”

劉焉於廳中踱步片刻,一邊覺得貿然出城太過冒險,一邊又覺得千載難逢的破敵良機不可浪費。

最終想出一個折中的策略。

“這樣吧,全麵出擊太過行險。

但全然不顧,若錯失良機亦甚為可惜。

鄒校尉,你即刻點齊五千精銳,秣馬厲兵,做好準備。

若明日子時,果見賊軍西側大營火起並生亂,便開城出擊,接應那劉備義軍。

若其不然,或火勢微小不足為亂,便堅守不出,以防有詐!”

鄒靖雖仍不以為然,但見主公已做決斷,隻得抱拳領命:

“末將遵命!然請主公明鑒,出擊之時機,須由末將臨機決斷,以免中賊誘敵深入之計。”

“準!”劉焉點頭,似乎卸下了一副重擔。

鄒靖見劉焉批準,也不再質疑,雖然此人能力一般,但作為漢軍校尉,基本操守還是有的。

拱手行禮之後,便出門籌備去了。

不一會,薊縣城中,一隊隊精銳兵士被喚醒,檢查兵器甲冑,餵飽戰馬,等待命令。

徐邈看著雖被執行卻打了折扣的預案,輕輕歎了口氣。

田疇走到他身邊,低聲道:“府君能同意做準備,已屬難能。但願那位劉玄德,真如傳聞中所言,有驚人之舉。”

徐邈望向西城樓外那一片漆黑、唯有零星火光的黃巾軍大營,目光彷彿要穿透夜色:

“但願如此。此乃薊縣一線生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