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三國:鶴唳華亭 > 第8章 孤星照江陵:夜議破局策,舌戰群儒驚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鶴唳華亭 第8章 孤星照江陵:夜議破局策,舌戰群儒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建安十三年秋,江陵城頭烏雲壓境。劉表病篤,蔡瑁秘不發喪,江陵內外風聲鶴唳。夜雨敲打銅漏,議事堂燭火搖曳,謝雲瀾披蓑而入,青衫未乾,眉宇凝霜。他立於階下,目光如刃,掃過記堂文武。

“曹操率大軍二十萬,舟車千裡,已下宛城。七日前斥侯報,虎豹騎前鋒距新野不過百裡。荊州危在旦夕。”謝雲瀾聲如裂帛,震得梁上塵落。

張允冷笑:“謝彆駕年未三十,安敢妄言軍國?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我主病重,正宜遣使納降,保全百姓。”

蔡瑁頷首:“正是。我荊州帶甲不過五萬,糧草不足三月,何以抗百萬之師?降者生,逆者亡。”

謝雲瀾猛然抬頭:“百萬之師?曹操自北而來,水土不服,糧道千裡,豈能久戰?且其新定河北,人心未附。此正天賜良機!”

堂中嘩然。一人拍案而起:“狂生安敢惑亂軍心!”

謝雲瀾不退反進:“若降,曹操必疑劉琮暗蓄異誌,屆時族滅江陵,蔡氏、張氏皆不得免!昔韓遂、馬騰歸附,終遭屠戮,此鑒不遠!”

眾人默然。蔡瑁怒目:“那你欲如何?”

“偽降。”謝雲瀾一字一頓,“遣使奉印綬,稱願歸附,以緩其兵。通時遣密使赴江東,結盟孫權。曹操遠來,若我與江東水軍夾擊,必敗!”

“荒謬!”張允厲喝,“江東豈肯為我賣命?孫權年少,豈識大勢?”

“孫權雖少,然有周瑜為腹心,魯肅掌謀略,上下齊心。若我以江夏為餌,許共分荊州,彼必動心。”

“一派胡言!”蔡瑁拍案,“你欲借孫權之力,反引狼入室!江陵乃劉氏根基,豈可資敵?”

堂中群臣紛紛附和,譏諷之聲四起。“黃口小兒,不知兵事。”“讀了幾卷《孫子》,便敢議國策?”

謝雲瀾冷眼環視:“諸公欲獻城乞降,可知曹操入城後,第一道令便是收兵權、奪田產、徙豪族?蔡氏富甲荊南,張氏握兵三郡,屆時皆為階下囚!”

蔡瑁勃然:“住口!來人,將此妄言者逐出!”

兩名甲士上前。就在此時,角落傳來一聲輕歎:“星象有變,孤星臨江陵,無輔無弼,主孤危。”

眾人回首,乃江陵彆駕陸玄。他緩步而出,手持竹簡:“今夜觀天,紫微垣動,熒惑守心。孤星獨耀西南,其下應在江陵。此非吉兆,亦非絕路——孤星者,獨斷之象也。”

蔡瑁皺眉:“陸彆駕何意?”

陸玄目光深邃:“孤星無輔,然若得明主決斷,或可逆天改命。謝雲瀾之策,險而有謀,正合孤星之象。偽降非真降,乃緩兵之計。若此時不為,待曹軍臨城,悔之晚矣。”

張允譏道:“你二人莫非通謀?以星象惑眾,欲攬兵權?”

陸玄淡然:“星象可欺?昔高祖起於芒碭,亦有赤帝子之兆。天意難測,然人事可為。若諸公執意投降,請自便。我陸玄願與謝彆駕共守江陵十日。”

堂中寂靜。劉琮自內堂垂簾窺視,終於開口:“傳令……暫依謝雲瀾所議,遣使偽降,通時密遣使者赴柴桑。江陵戒嚴,各軍備戰。”

蔡瑁臉色鐵青,卻不敢違抗嗣主之命。謝雲瀾抱拳:“臣請督城西新軍,三日之內可成戰陣。”

翌日黃昏,城西校場風沙漫天。三千新兵列陣,多為農夫征召,陣型散亂。三名都尉乃蔡瑁親信,故意令士卒喧嘩,鼓譟不止。

謝雲瀾白衣佩刀,立於將台。“今日校閱,不以令旗,但以刀令。”

他抽出環首刀,寒光如雪。此刀乃漢製精鐵,長三尺,重六斤,利於近戰劈砍。

“第一陣:鋒矢陣,攻!”

百名甲士持盾挺矛,如狼撲來。謝雲瀾不退,踏步前衝,刀光一閃,已破盾隙,直取執旗者。刀柄撞喉,執旗者倒地。陣勢立潰。

“第二陣:方圓陣,圍!”

四麵合圍,長戟如林。謝雲瀾旋身躍起,刀背擊戟,借力騰空,落於敵後,連斬兩名都頭。陣心動搖。

第三陣乃蔡瑁親訓“陷陣營”,三百精兵,甲冑齊整。都尉高呼:“謝彆駕若破此陣,我等甘拜下風!”

鼓聲震天,陣如鐵壁。謝雲瀾深吸一口氣,忽變步法,踏八卦之位,刀走遊龍。他佯攻左翼,突折右肋,直插陣眼。刀光連閃,三名都尉兵器脫手。

“破!”

一聲斷喝,陣列崩解。三千將士目瞪口呆,繼而轟然喝彩。

“謝將軍神勇!”

“此乃真將才也!”

謝雲瀾收刀入鞘,氣息未亂。他環視三軍:“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今曹操將至,若諸君願隨我死戰,保江陵百姓,謝某願為前驅!”

三軍齊呼:“願隨謝將軍死戰!”聲震雲霄。

暮色四合,陸玄立於城樓,遙望校場。一名親隨低語:“大人,謝雲瀾此舉,已奪軍心。”

陸玄輕歎:“匹夫之勇不足恃,然此子勇智兼備,更難得者,有擔當。孤星照命,或真能挽天傾。”

他取出一卷帛書,上書《八陣圖》殘篇,悄然命人送至謝府。

當夜,謝雲瀾於燈下研讀兵書,忽得帛書。展開一看,瞳孔微縮——此乃失傳已久的諸葛亮《八陣圖》雛形,末尾有批註:“孤鶴振羽,其鳴也哀;然一鳴驚人,天下側目。”

他凝視良久,提筆在側寫道:“江陵雖孤,然有義士通心。此戰若勝,非一人之功;若敗,吾當斷後,以謝荊南百姓。”

窗外,孤星依舊高懸,冷光照徹江陵。

數日後,曹操大軍壓境,使者至江陵,索要降表。劉琮驚懼,欲從。蔡瑁亦主即降。謝雲瀾持劍立於宮門:“降表不出此門,除非踏過我屍!”

陸玄隨即上書:“天象再變,孤星旁現輔星,主外援將至。”

劉琮終允再拖三日。就在這三日中,江東使者悄然入城,帶來周瑜手書:“若江陵能守十日,水軍必至夏口。”

謝雲瀾登城巡視,見百姓自發運石築壘,孩童送飯至軍營,不禁慨然:“民心未死,何懼曹軍?”

然他亦知,曹操不會久待。虎豹騎已繞道當陽,意圖截斷南逃之路。他密令細作潛入曹營,探其糧道虛實。

與此通時,陸玄夜觀星象,忽見熒惑逆行,紫微微明。“天意難測……然事在人為。”他焚香禱告,寫下密信,藏於竹管,命死士送往樊城——那裡,正有一位流亡的軍師,姓諸葛,字孔明。

江陵風雨如晦,然孤星之下,已埋下破局之種。謝雲瀾立於城頭,手按環首刀,目光投向東南——那裡,長江浩蕩,帆影隱現,似有鶴唳穿雲,響徹蒼茫。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