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 第461章 文學世家,汝南應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461章 文學世家,汝南應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461章

文學世家,汝南應氏

如今的泰山郡太守應劭,出身汝南應氏的文學世家,其父應奉是東漢中後期的天才人物,博聞強記,過目不忘。

曾經在青年時期,應奉前去拜訪一位官員,可是那名官員當時並不在家。

應奉回家的途中,見到了那位官員回家的馬車,他沒有前去阻攔打擾對方,而是駐足遠遠觀望。

當時馬車的車簾被風微微吹開一角,應奉看到了那位官員的半張臉,數十年後,當他們垂垂老矣之時,應奉再次見到那位官員,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從此以後,誕生出了著名的典故,半麵之交。

當時的武陵地區少數民族經常聚眾反叛,因為南方偏遠,朝廷沒人願意前去武陵擔任太守平定叛亂。

朝廷不得已之下,隻能下詔求才,經公卿朝議,四府推薦,在汝南名聲鵲起的應奉得到出任武陵太守的機會。

應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更為穩妥的安撫政策,結果鬨事的蠻詹人或降或散,戰亂很快平息下來。

武陵郡境內安定以後,應奉開始大興學校,全麵清除弊政,一時之間境內百姓與少數民族儘皆歸心。

後來應奉因公事被免職後,新上任的武陵郡太守廢棄了應奉許多有利於本地惠民的政策,導致武陵的蠻人再次作亂。

朝廷不得不再次啟用被免職閒賦在家的應奉前去平定叛亂。

武陵蠻人知道應奉前來後,很快消停了下來,應奉立刻恢複了武陵郡之前的惠民政策。

朝廷以應奉此功升遷為司隸校尉,這是實權比重非常高的官職,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察官。

應奉任職期間,不避豪權,糾奸罰罪,以嚴厲執法著名。

自此開始,汝南應氏的名聲傳遍天下。

當時後宮朋、黨之爭很厲害。鄧皇後死後,桓帝想立田貴人為皇後。

應奉認為田貴人出身低微,不宜超登後位,於是上書勸諫。

因為應奉在當時的名聲如日中天,桓帝認為對方諫言有理,於是採納應奉的建議,立豪門竇氏為皇後。

扶風竇氏再次成為了大漢外戚。

此時的外戚與宦官漸漸開始水火不容,主要原因還是宦官侯覽、曹節、王甫等人,他們任用私人,敗壞朝政,為禍鄉裡,魚肉百姓,聚斂上億財富。

竇武雖然是外戚,卻是以經術德行而聞名於世,為人清廉端正,看不起宦官的所作所為。

於是暗地裡聯合以太傅陳蕃為首的士族對宦官進行清除,卻謀劃泄露,兵敗被殺。

外戚竇氏一脈倒台後,引發了後來的“黨錮之禍”。

應奉認為因為自己舉薦竇氏為皇後,繼而引發了後麵的一係列竇氏與宦官的矛盾衝突,是自己的失職。

就以身體患病為由,辭去官職,返回故鄉項城隱居,開啟了著書立說的後半生。

應奉追湣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以及《漢書後序》,為東漢末年文學創作的延續立下大功,同時開啟了汝南應氏在文學創作方麵的天賦。

原本曆史中的應劭,在擔任泰山太守期間,青州三十萬黃巾軍拖家帶口的湧入兗州泰山郡,應劭率領本地文武官員與郡內兵卒,連續與黃巾軍作戰,前後斬首數千級,擒獲黃巾軍老弱婦女家眷一萬餘人,繳獲二千輛輜重車。

黃巾軍麵對易守難攻的泰山郡時,無法跨越境內多座名山,最終隻能沿著海岸線北上冀州,從而成就了公孫瓚兩萬白馬義從大破三十萬黃巾軍的壯舉,公孫瓚也因此功拜為奮武將軍,封薊侯。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的父親曹嵩與弟弟曹德欲從琅琊郡返回兗州投奔曹操,曹操派遣時任泰山郡太守應劭率領軍隊在兗州與徐州的交界處迎接父親與弟弟,並護送至東郡。

當時應劭率領的軍隊尚未抵達,徐州牧陶謙因為怨恨曹操多次進攻徐州,於是派遣麾下都尉張闓率領軍隊突然襲擊曹嵩等人。

曹嵩誤以為是應劭來迎,沒有防備,結果被張闓等人殺害。

張闓害怕回去後被陶謙當作替死鬼,於是在搶奪曹嵩家產後,率領本部人馬向南投靠了淮南的袁術。

應劭得知曹操父親、弟弟被害的訊息後,害怕曹操將責任推到自己身上而招來殺身之禍,於是棄官而去,向北渡過黃河,投靠了袁紹。

當時,東都洛陽被大火燒毀,西京長安被李傕、郭汜等人禍禍。

漢獻帝跟隨曹操遷都許昌後,舊的典章製度缺失,宮中檔案稀少,應劭對此慨然歎息,收集整理所聞,著《漢書官禮儀故事》並送到漢獻帝處。

補全了朝廷的製度,以及百官上朝時的禮儀。

應劭又著民俗著作《風俗通義》三十一卷,文章敘述簡明,通俗易懂,是研究漢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文獻,至今仍然有十卷留存,其餘遺失。

應劭為後世研究漢代的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應劭的兩位侄子應璩是曹魏著名文學家,應瑒則是建安七子之一。

兩晉年間,汝南應氏同樣出了不少文學天賦出眾的士人。

…………

不過,此時的泰山郡比起原本曆史來說更為的複雜,因為臧霸等人提前進入了泰山。

臧霸,字宣高,其父臧戒擔任縣獄掾之時,因據守法律,不聽太守私殺獄犯的命令,惹怒太守,被捉拿押往泰山郡治所奉高縣。

時年十八歲的臧霸得知事情的經過後大怒,召集自家門客十餘人在前往奉高縣的必經之路上埋伏。

臧霸勇武不凡,麵對百餘名役卒毫無畏懼,將父親救出,役卒都因懼怕臧霸的健勇而竄逃。

此後,臧霸與父親逃亡東海。經此事跡,臧霸的孝烈勇名遍聞鄉野。

臧霸在東海郡期間,許多遊俠、盜匪聞臧霸之名而來相投,漸漸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原本曆史中,青、徐兩州黃巾複起,攻打郡縣,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陶謙來到徐州後,就立刻招降臧霸等人,並任用為將,擊潰了侵犯徐州的黃巾軍。

然而這一切卻因為吳起、蒙恬的到來而變得完全不同。

陶謙任用吳起、蒙恬後,開始清剿境內盜匪,臧霸等人不敵後,迅速撤出徐州,來到了泰山郡境內的蒙山躲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