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476章 避實擊虛
第476章
避實擊虛
魏無忌率領的中軍僅僅在睢陽縣停留了一個時辰後,立刻南下。
此時,譙縣南部,許褚等人修建的地堡,已經被四麵圍攻。
劉辟、何儀、黃邵、何曼等頭領,各自率領自己麾下的軍隊攻打地堡東西南北其中的一麵。
地堡又稱塢堡,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建築的模型源自於漢武帝時期的塞外列城,主要作用是防止胡馬騎兵的縱橫馳騁。
到了王莽篡位後,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北方旱災連連,百姓食不果腹,社會動蕩不安,豪族們為求自保,紛紛構築塢堡營壁,許多百姓也因此依附於他們,豪族們漸漸開始做大做強。
塢堡在這一時期開始逐漸興盛起來,雖然光武帝複國後,曾下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
由於西北邊民常苦於羌患,百姓又自動修建塢堡抵禦羌人的進攻。
每當天下大亂,犧牲最大的自然是普通百姓。
他們或是被迫參軍,成為軍閥或地方豪族手中的利器,變成改朝換代的工具。
或是繼續為民,成為軍隊、流寇的掠奪物件,最終不是家破人亡,就是被抓壯丁。
…………
小半日後,魏無忌率領的中軍來到離地堡不到三十裡的地方駐紮,並彙合了前部先鋒夏侯淵的部隊。
大帳內。
“妙才,軍情打探得如何呢?”魏無忌坐在主座上,沉聲問道。
“如今許氏塢堡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劉辟、何儀、黃邵、何曼各自率領本部人馬攻打東西南北其中一門。
他們的兵力少則萬餘,多則兩萬餘人,皆以步卒為主。”夏侯淵將自己打探到的訊息和盤托出。
“劉辟、何儀、黃邵、何曼各自兵力的具體數目可知?”郭嘉突然插口問道。
“雖然具體數目不得而知,但是根據他們軍陣的大小還是能判斷一二。
兵力最少的當屬圍攻西門的何曼部,人數估計在一萬四千人左右,兵力最多的是攻打東門的劉辟部,兵力估計在兩萬五千人上下。
而圍攻南門與北門的何儀、黃邵部,都差不多有兩萬人。”夏侯淵如實的說道。
郭嘉沉吟一會兒後,靈光一閃的說道:“我有一計,我們集中兵力攻打西門的何曼部,他的部隊數量最少,我們應該避實擊虛,在南門與北門的賊寇還未反應過來時,可以一戰而破之。
何曼部被剿滅後,得到訊息的其餘三賊必定膽寒,他們撤退的可能性非常大。
即使不願意撤退,我們立刻兵馬二路,對南門與北門的軍隊進行圍而不攻,時間一長他們必定對我們嚴加防範而疏忽於許氏塢堡。
到時候我們暗中聯絡許氏塢堡的首領,對賊寇內外夾攻,必定大獲全勝。”
“哈哈,不愧是郭奉孝,此計大妙!”旁邊的夏侯淵喜形於色的說道。
王猛知道郭嘉善於出奇計,但是奇計的背後往往是風險極高。
當時曹操剛剛平定河北,消滅袁氏,正常來說應該休養生息,鞏固河北各郡之地。
不過袁紹的兩個兒子袁熙、袁尚逃到了遼西烏桓處。
這裡因為河北動亂,幽州、冀州官吏百姓奔逃到烏桓的有十萬多戶。
袁氏兄弟企圖藉助這些漢人與烏桓的力量再次與曹操抗衡。
曹操非常擔心北方邊境的安寧,思考是否應該討伐烏桓,將袁氏兄弟趕儘殺絕。
曹操麾下的諸將大部分都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烏桓擁有地理優勢,而且以逸待勞,袁氏兄弟乃喪家之犬,他們自身已經沒有了價值,烏桓不會支援他們。
曹操除了擔心北方的烏桓,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擔心南方的劉表趁機北上,因為劉備已經在南陽的新野站住腳了。
這位在他心中與自己等量齊觀的英雄,即使一輩子被他追得雞飛狗跳,卻仍然老兵不死。
結果,郭嘉力排眾議,他認為劉備雖然有能力,但是劉表並不完全信任劉備,不會給他兵源上的支援,單憑劉備那幾千人也翻不起什麼浪來。
而烏桓認為我們離他們太遠,不會攻擊他們,因此隻要我們兵貴神速的出擊,必定大獲全勝。
況且袁紹這些年對北方的烏桓素有恩義,隻要他的子嗣還留在烏桓,一定是個巨大隱患,不可不除。
劉備與劉表的關係被郭嘉看得非常準確,袁氏兄弟對烏桓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是他們胡馬南下重要的政治旗幟,所以攻打烏桓並沒有問題。
錯就錯在後麵的選擇上。
在進軍途中,郭嘉再次建議留下輜重,輕裝急進,打敵人個措手不及,曹操採納了郭嘉的意見。
結果喜提兩百裡路沒有水,他們又扔下了輜重,道路艱難,並沒有按照預定的日期到達,導致既缺糧又缺水。
曹操殺馬數千匹,掘地三十丈,才緩解了食物與水源的壓力。
到達白狼山的時候,因為翻山越嶺,許多士兵連鎧甲都沒有穿上,結果正好遇到逆戰而來的烏桓軍。
將士們都心生懼意,曹操自己也感到害怕。
這時,張遼挺身而出道:“烏桓軍逆戰而來,我們應該趁敵軍尚未結成陣型,發起猛攻。如果敵軍趁我們的將士尚未穿上鎧甲而發起猛攻,我們一定抵擋不住。”
曹操登高望遠,果然見到敵軍陣型不整,於是命令張遼率最精銳的虎豹騎出戰,果然一戰擊潰烏桓大軍,敵人首領蹋頓還被張遼陣斬。
北擊烏桓之戰,大多數人看到的是郭嘉的料事如神,張遼的勇猛果敢,虎豹騎的銳不可當,卻很少有人看到郭嘉此計風險之大,差點害死曹操。
兵貴神速,拋棄輜重,那是要在熟悉作戰地形的基礎上。
若非曹操福大命大,掘地三十丈得到了水源,蹋頓陣型不整的逆戰而來,以及張遼的天神下凡,虎豹騎的所向無前,極大可能曹操就要折戟到白狼山了。
即使如此,原本身體不好的郭嘉,因為長途奔襲後,最終病逝於柳城寒冷的深秋之中。
王猛思索良久,看向一旁的信陵君道:“無忌兄以為如何?”
魏無忌微微頷首,語出驚人的道:“我同意奉孝的計策,隻是攻打的物件應該換成東門的劉辟部!”
魏無忌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隻有王猛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