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538章 劉表仍有開疆擴土之心
彆駕韓嵩亦勸說道:“袁術雖然以不正當的名義奪得南陽郡,但他麾下仍然有十萬之眾,更兼出身汝南袁氏,即使南陽豪族們放棄了袁公路,也不可能相助我們對抗於他。”
韓嵩乃南陽義陽人,對於本地豪族還是非常瞭解。
他少時好學,家貧而不改變自己的操行。
後來得到三公征辟,但是他發現天下將要大亂,於是托病拒絕了三公征辟,與好友數人一起隱居於酈西山中,每天讀書研史,好不樂哉!
然而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各地盜賊不斷出現,他們隻能渡過漢江避難。
劉表成為荊州刺史後,得知韓嵩在境內避難,於是強召韓嵩擔任彆駕一職。
無奈之下的韓嵩隻能出仕為官,去年年初,劉表郊祀天地,為百姓與國家祈福,遭到韓嵩的直言勸諫。
劉表不聽,加上韓嵩的寒門身份,劉表開始漸漸疏離韓嵩。
所謂的郊祀,就是在一年中某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皇帝帶領三公九卿等諸大臣依據禮法於國都郊外祭祀上天,感恩上蒼,為百姓和國家祈福的一種祭祀活動。
雖然身處亂世,許多禮儀規矩不用按照常理來看,但是劉表此舉仍然有僭越之舉,如果被朝中一些不懷好意的官員或是政敵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劉表卻執意如此,並開始不滿疏遠韓嵩。
…………
劉表此時見到蔡瑁、黃祖、韓嵩皆反對出兵南陽,他也隻能放棄此事。
沒辦法,他們三人基本是三大勢力的領袖級人物。
蔡瑁代表的本地荊襄豪族,黃祖出身安陸黃氏,族兄是當朝司徒黃琬,自然代表的是世家大族,而韓嵩則代表的是寒門勢力,且韓嵩交友廣泛,甚至因為他的才能與德行,許多士族都對他讚賞有加。
連劉表的夫人蔡氏這樣的女流之輩都知道韓嵩的名聲,在劉表要處罰韓嵩之時,曾經勸諫道:“韓嵩,在荊楚地區很有聲望,況且他說話坦率,夫君想要誅殺他,必須要有合理的理由,否則難以服眾。”
黃祖見到劉表怏怏不樂,不禁朗聲說道:“刺史大人不必如此,雖然現在不是好時機,將來未必沒有機會進攻南陽。”
原本曆史中,黃祖算是劉表麾下僅有的具備開疆拓土精神的將領。
按理來說,黃祖出身安陸黃氏,家族的實力還在荊襄豪族之上,應該與蒯氏、蔡氏等地方豪族一樣,反對開疆拓土。
然而,黃祖的家族安陸在江夏郡,蒯氏、蔡氏的家族就在劉表的荊州刺史府所在地襄陽。
即使需要本地豪族出錢出糧,那基本也是南郡本地的豪族,完全輪不到遠在江夏的安陸黃氏,何況安陸黃氏在朝中還有位列三公的黃琬,劉表膽子再大,也不可能要求對方為自己提供錢糧。
“哦,黃將軍有言不妨直說!”劉表眼睛微微一亮,頗為期待的問道。
黃祖作為原本曆史中劉表麾下的大將,有伏殺江東猛虎的戰績,孫堅可是連董卓都非常忌憚。
麵對來自江東孫策、孫權的進攻抵禦了八年之久,有射殺淩操、徐琨的小勝,足以說明其有一定的軍事能力。
黃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如今張角的勢力已經進入汝南地區,袁術在與張角麾下大將韓信的交鋒中處於下風。
比起南陽郡,袁術在汝南得到本地大族的支援非常之多,畢竟汝南是袁氏一脈經營百年之久的根據地,所以袁術決不允許這裡有失。
暫時的失敗,必定會激起更為凶猛的反撲。隻要將來等到袁術大軍與韓信展開激戰,無暇西顧之時,我們就能打著收複整個荊州的名義率軍進入南陽,那時候南陽沒了徐元直的謀劃,僅憑袁胤,如何是我們的對手?”
“黃將軍此戰略規劃,異度十分讚同。總之,現在絕非進攻南陽的好時機!”蒯越附和道。
“就依諸位之意,暫時放棄進攻南陽的打算,靜等時機來臨。”劉表頷首說道。
他也知道如今並非最好的時機,開這次會議,不過是試探所有人對於北伐的反應。
至少他如今知道,代表安陸黃氏的黃祖是支援自己攻占南陽郡的。
…………
兩日後,江夏郡,西陵縣。
上古之時,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嫘祖為黃帝正妃,黃帝是華夏的人文始祖,嫘祖乃華夏百姓的偉大母親。
嫘祖勤勞聰慧,善於觀察,是她發明瞭植桑養蠶、繅絲製衣,讓華夏的兒女告彆了不穿衣服的蠻荒時代,與黃帝一起開創了華夏百姓男耕女織的農耕文明。
西陵縣也因為是嫘祖的故鄉,而一直繁榮長盛不衰。
西陵縣,太守府內。
曹參與鄧禹得知劉表並沒有出兵南陽,微微鬆了口氣。
他們二人自奉劉表之命,來到江夏郡後,清剿境內的宗賊勢力,積極招募訓練士卒,挖掘並提拔了黃忠與李通這樣的將才。
對內鼓勵百姓開墾荒田,植桑養蠶,減輕賦稅,百姓自此歸心,終於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前些年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可是被那幫殺千刀的宗賊勢力欺壓、剝削了太長時間。
那時的江夏太守還是零陵人劉祥,也就是後來零陵名士劉巴的父親。
原本曆史中,劉祥擔任江夏太守期間,勾結境內宗賊勢力,剝削百姓,後被南陽太守張諮向荊州刺史王睿告發。
當時正逢關東聯盟討伐董卓,孫堅帶兵北上,劉祥於是聯合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諮與荊州刺史王睿。
劉祥不僅被江夏郡的百姓所怨恨,亦得罪了南陽郡的士族與百姓。
南陽士族、百姓組成軍隊攻打江夏,劉祥率軍來迎,本地百姓發生叛亂,裡應外合之下,劉祥的軍隊大敗,他本人亦戰死。
…………
“江夏經過我們近三年的發展,已經兵強馬壯,糧食充沛,黃漢升(黃忠)、李文達(李通)在我們的教導之下,成長飛速,足以獨當一麵。
曹兄認為,現在到了我們出兵開疆擴土之時嗎?”鄧禹目光炯炯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