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603章 仗劍走江湖,逍遙天地間
數年後,魏文帝曹丕再次興兵伐吳,這一次他不想效仿自己的父親曹操一樣攻打濡須口,而是準備從廣陵南渡長江,想登陸長江南岸後,直接南下攻打建業。
徐盛獻計道:“曹丕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妄想從廣陵南渡長江,那裡的江道狹窄,距離東海不遠。受東海海風的影響,海風有時非常狂暴。
我們可以在建業城北百裡處,修建圍欄,製造籬笆,圍欄附近安插稻草人,在江麵設定浮船。
曹丕並沒有其父的軍事才能,一見如此景象,必定大受震驚,不敢登陸長江南岸。
即使曹丕真的渡過長江,登陸南岸,我們建造的圍欄長城,也能限製魏軍騎兵的衝鋒!”
其餘諸將都認為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不如在長江之上,與魏軍決戰。
但是這些年,孫權很少能在與魏軍的交戰中,占到便宜,又見到徐盛堅持己見,胸有成竹。
孫權認為製造這些並不會浪費多少資源,於是採納了徐盛的建議。
用籬笆製造的百裡圍欄長城,一夜建成。
當曹丕大軍在長江之上,見到綿延數百裡的圍欄長城時,被如此奇特的景觀所感染,心中驚愕,大受震撼。
曹丕對左右的人言道:“我們魏國雖然陸戰能力天下無雙,有千群騎兵,但是在大江之上,卻無用武之地啊!”
隨後因為曹丕渡江的地方距離長江與東海的交彙處並不遠,突然而來的巨大海風,差點將曹丕乘坐的龍舟幾乎顛倒。
曹丕大感恐懼,魏國的將士又見到南方連綿起伏的圍欄長城,以及密密麻麻不知是真是假的稻草人軍隊,皆心生畏懼。
曹丕見到呼嘯而過的海風,又見到士氣低沉的將士,認為不太吉利,收兵而還。
同年九月,休整好的魏軍,在曹丕的率領下,再次兵出廣陵,渡長江。
然而當曹丕望著對麵數百裡圍欄長城,以及感受到呼嘯而過的大風時,曹丕再次感到心慌。
麵對橫亙在自己麵前的這條“東方巨龍”,曹丕望著長江而不敢乘船,再次感歎蒼天果然要把魏、吳分隔在長江的南北兩岸,想統一華夏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見到眾人投來詢問的眼光,曹丕給了自己一個台階,大笑道:“孫權能坐領江東二十餘年,並非浪得虛名之輩,還是頗有能力,如今還不是我們滅亡東吳的時候。”
隨後,曹丕引軍撤退,自己返回都城,自此之後,曹丕再也沒有想過討伐東吳,畢竟他已經對長江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而在曹丕退軍後,東吳諸將才明白徐盛的用意,紛紛佩服不已。
…………
如今時空中,曹操的父親並未被陶謙的部將張闓所殺,陶謙也沒有與袁術、公孫瓚聯合起來對抗袁紹、曹操。
兗州與徐州還處於暫時的和平階段,並沒有因為利益衝突而兵戎相向。
徐盛的家族自然沒有南遷至吳郡。
徐盛的家族世代經商,這個時代的商人即使地位再低,比起普通百姓來說,還是要好上許多。
至少不會為了溫飽而煩惱。
但是在漢末這個注重門第家世的時代,徐盛作為商人之子,要想進入官場,可以說非常困難。
徐盛從小就有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遊俠,仗劍走江湖,逍遙天地間。
徐盛崇拜的是先秦時代專諸、荊軻、侯嬴、朱亥這類“大俠”。
故而他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為此還不惜花重金,聘請武師傳授自己武功招式。
徐盛的父親也沒有阻攔,畢竟他們這樣的商人世家,很可能不經意間得罪了一些有權有勢的人物,就家破人亡。
兒子學習一些防身之術,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時間到了漢末,遊俠最好的先秦時代早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在漢末,這種仗劍走天下的職業說得好聽點,叫劍客或是遊俠,說得不好聽點,就是街溜子。
這樣的人往往不事生產,遊手好閒,不過危急之時,常常會挺身而出,救人於水火之間,或是捨命報答知遇之恩。
自秦始皇一統華夏,高喊出“大秦不養閒人”後,遊俠幾乎開始走向滅亡,都漸漸轉變成其他的職業,比如以屠宰為業的樊噲,辦喪事時吹簫奏輓歌的周勃。
自漢朝開始,為求社會的穩定發展,對遊俠的打擊與日俱增,畢竟“俠,以武犯禁”。
漢武帝時期,遊俠們被聚集起來,跟隨衛青、霍去病等人遠征塞外,許多人因此埋骨域外,成為大漢帝國對外擴張的炮灰與犧牲品。
王莽篡漢後,史無前例的征收了“遊俠稅”,不得不說這一招真狠,頗有釜底抽薪的意思。
遊俠們不得不被迫改換職業,甚至在光武帝劉秀複國時,這幫遊俠痛恨王莽的“遊俠稅”,參與了推倒王莽的各地起義。
光武帝劉秀複國後,劉姓皇族一脈與豪族們形成了穩定的聯盟,追隨劉秀的地方豪族們漸漸進化為世家大族。
他們掌握了上層的權力,對那些能威脅到他們的遊俠與武人,不是收入麾下成為自己的護衛或是打手,就是逼得對方走投無路,最終淪為山匪或是盜賊。
與那些無依無靠的遊俠與武人不同,徐盛背後好歹有個能讓他自己不愁吃穿的家族。
在陶謙剛剛成為徐州刺史時,徐州本地的山匪非常猖獗,朝廷安排陶謙擔任徐州刺史,就是看中了他這些年在西北的軍功,想讓陶謙解決徐州的匪患。
而徐盛他們這樣的商人世家,曆來就是盜匪們首先搶奪的物件。
眼看徐盛自己的家族差一點就被盜匪滅門,吳起關鍵時候帶領大軍到來,平定了琅琊郡的盜匪,也算間接救了徐盛的整個家族。
自那時開始,徐盛就對吳起以及徐州牧陶謙感激不已,一直想償還對方的恩情。
在吳起平定北海國與東萊郡的叛亂後,開始大量招募士兵。
得到訊息的徐盛立刻辭彆父母,北上青州,加入了吳起的軍隊。
徐盛的在新兵的訓練中表現非常出色,成為了掌管十人隊伍的什長。
而在對抗倭人的戰鬥中,徐盛水中作戰的天賦徹底發揮出來,不但單獨帶領自己的十人小隊,擒殺了一隊三十餘人的倭人海盜,並且己方沒有損失一人,還繳獲了對方的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