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 第645章 遼東密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645章 遼東密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鐵木真望著無垠的星空和沉睡的草原,哈哈大笑道:“木華黎深得我心!為將者,勇、謀、忠、韌,缺一不可,但最終要像駕馭戰馬一樣,懂得何時衝鋒,何時迂迴,更要懂得為何而戰。

我等創立這大業,非僅憑弓馬之利,更憑團結之心,堅忍之誌,以及對長生天所賜時機的把握。

這些華夏名將,如同鏡中之影,可敬,可歎,亦可為我鑒。”

木華黎肅然起敬的說道:“我等當以此為鏡,使我未來蒙古鐵騎之威,不僅響徹整個草原,還要響徹這方時空。

當年我們沒有完成的功業,將在這一世完成,長生天讓我們複活於這個時代,不就是想讓我們蒙古的鐵騎,再度征服世界嗎?”

“沒錯,華夏曆代名將雖強,卻困守於各自的時代。

白起無我騎射之利,韓信無我騎兵之迅猛,項羽無我萬裡馬場,衛青、霍去病無我領先千年的精良武器,諸葛孔明更無我蒙古鐵蹄縱橫歐亞之時機!

用兵之道,無非‘因勢而變’。我蒙古軍製,千人一隊,萬戶分統,聚散如沙,卻令行禁止。

縱使古代名將複生,亦難擋這草原上的風暴!”

木華黎頷首應道:“大汗英明!古今名將,若同台競技,比的終究是誰更能‘順勢而為’。

我蒙古鐵騎之強,不在單兵之勇,而在萬眾如一,動如雷霆。”

“木華黎,你認為我們現在當派出斥候,潛入南方的漢王朝,打探他們的虛實嗎?”鐵木真話鋒一轉的問道。

“臣認為暫時不用如此。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現在可用的資源實在有限,斥候亦有限。

這些斥候大部分都派出打探堅昆、扶餘、匈奴殘部、鮮卑、烏桓等各個草原勢力,手中可用的斥候所剩無幾。

而且如今我們處在整個蒙古高原的東北角落,距離南方的漢人王朝太遠,派出去的斥候總需要吃、喝、住、行,這乃是一大筆開銷。

至少目前來說,對於整個東胡部落而言,難以承擔。

次要原因則是我們斥候的語言與漢人的語言並不相通,潛入到漢王朝內部,很難打聽到有用的情報,反而暴露的風險還大。

不如現在我們開始培養一部分機靈些的斥候學習漢人的語言與文字,等到將來我們統一蒙古高原所有勢力後,這些斥候也有了用武之地,可以立即派往南方的漢人王朝打探訊息!”木華黎鄭重的說道。

“哈哈,木華黎之言最善,在我得知漢人中的曆代英雄名將也可能來到這個時代,有些操之過急了。

我們現在的首要目標,還是在於將周邊的所有勢力統一,占據整個蒙古高原,未來纔有機會與南方的漢人英傑,以及西方的古羅馬勇士們,一較高下!”鐵木真颯然一笑道。

夜風呼嘯,彷彿萬千鐵騎正踏過曆史的荒原,蹄聲如雷,奔向不可知的未來。

兩位巨人關於跨越時空的將星之談,也融入了這波瀾壯闊的長卷之中。

風聲漸厲,似有金戈鐵馬之音穿越時空,在草原的夜空下悄然回蕩。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初一。

遼東郡,襄平城。

臘月的寒風如刀,卷過遼東平原,裹挾著西伯利亞的凜冽,撞在襄平城夯土城垣上發出嗚咽般的嘶鳴。

城頭“公孫”二字大旗在灰白的天幕下獵獵翻飛,旗角凝結的冰棱不時碎裂,墜入三尺積雪中悄無聲息。

護城河早已凍成青黑色的琉璃,冰層下隱約可見被封存的枯荷。雉堞間的戍卒嗬出白氣,須臾便凝成霜花綴在皮弁上。

城內坊市間,葦席搭就的貨棚積著駝絨般的厚雪。

鬻販早早收了自己的大半攤子,隻剩幾個老翁守著柴捆,枯手縮在羊裘袖中如凍僵的樹根。

突然,有馬蹄踏碎官道冰殼,驛使裹著玄氅疾馳而過,揚起的雪沫在暮色中泛起幽藍。

那是遼東特有的寒霧,總在日暮時分從太子河麵升騰而起,將整座城池浸入朦朧。

城外曠野裡殘留著去歲的枯葉,遠處丘陵的樺林已落儘最後一片葉子,唯見枝杈如鐵劃破灰濛天際。

三五戍卒押著輜車碾過凍土,車轅吱呀聲驚起寒鴉,鴉群振翅掠過太子河冰封的河麵,投向更北的蒼茫山巒。

這座大漢最東北的邊郡治所,在漢末這樣的亂世之中,正靠著公孫氏的經營與塞外的寒風,維持著脆弱的安寧。每一塊牆磚都浸著邊塞特有的肅殺,每道炊煙都帶著掙紮求生的韌勁。

襄平城的太守府邸內,銅獸爐中的炭火劈啪作響,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凝重與肅殺。

公孫度端坐於案前,身披玄色貂裘,指尖緩緩摩挲著一方鎏金虎鈕官印。

印上“遼東太守”四字篆刻深沉,映著他眼中跳動的燭火,忽明忽暗。

案上攤著一卷帛書,是月前從關中輾轉送來的密報,曾經舉薦他擔任遼東太守的董卓,在京城政變後,失去朝廷的大權,返回了關中,被封為雍州牧。

如今董卓送來的密信中,隻有簡單的幾字:“極東苦寒之地,足下自便。”

東南反賊層出不窮,各刺史、州牧擁兵自重,割據自治,朝廷的政令大部分諸侯們都心照不宣的陽奉陰違,天下崩裂已不可避免。

“嘿嘿!”

公孫度不知想起了什麼,忽然低笑一聲,聲音沙啞如磨石般自言自語:“漢祚衰微,群雄逐鹿,天下許多士人皆避難來到本郡。這遼東偏隅之地,倒成了世外桃源了?”

窗外,北風呼嘯著掠過簷角,彷彿萬千冤魂在嘶鳴。

公孫度起身,慢慢踱至懸掛的巨幅幽燕輿圖前。

圖中遼東郡山川縱橫,東瀕滄海,西接遼西,南控青徐海道,北扼高句麗咽喉。

加上天險遼東沼澤,儼然一方絕佳的割據之地。

“太守大人,玄菟、樂浪二郡使者已至驛館,皆願奉您號令。今年年初,您已將宗族之女嫁給了扶餘國王尉仇台,扶餘國必定會站在您這一邊。

高句麗的使者同樣表示,隻要將玄菟郡高句麗縣以東的地區,劃歸他們,必將永為盟友。”心腹謀士陽儀來到公孫度府內,低聲說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