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688章 益州郡雍氏
益州郡的地方豪族雍氏的先祖乃是西漢什邡侯雍齒,劉邦最為痛恨之人。
雍齒出身泗水郡沛縣,在當時亦是沛縣的豪強,很有勢力,與同為豪族的王陵關係很好,一向看不起劉邦,曾多次折辱劉邦,劉邦因此深以為恨。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自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大半個天下都已經陸續揭竿而起了。
劉邦也在本地起兵反秦,被推選為沛公。
秦軍圍攻劉邦於豐邑,劉邦率軍出戰,擊敗秦軍後,薛縣告急。
劉邦命令雍齒駐守豐邑,自己引兵去薛縣。
結果雍齒受到周巿的誘惑。
周巿是魏國人,當時被陳勝派遣出來攻城掠地。
但是作為農民起義軍,攻城的手段比較單一,周巿於是勸說雍齒道:“豐邑這地方的人,以前也是從魏國大梁遷徙過來的,想必你的祖上亦是魏國人。
如今魏國已經收複幾十座城,雍齒你投降魏國的話,定會拜將封侯,並讓你來鎮守豐邑。
你如果不投降的話,一旦豐邑被攻破,必定會被起義軍屠殺得乾乾淨淨。”
麵對周巿的威逼利誘,加上雍齒一直看不起劉邦,曾經也因為言行侮辱過對方,他不想在劉邦手下做事,雙方一拍即合。
雍齒投降後,開始替魏國鎮守豐邑。
劉邦得到訊息後,立刻率軍返回豐邑,結果他無法攻下此城。
此後四月,劉邦一共三次率軍攻打豐邑,皆無功而返,因此劉邦對於助紂為虐的豐邑子弟耿耿於懷,更加痛恨背叛於自己的雍齒。
沒過多久,項梁攻打並殺掉了景駒、秦嘉,駐兵在薛縣。
劉邦聽說項梁在薛縣,領一百多名騎兵過去拜見,並痛斥雍齒與魏國的惡劣行為。
項梁對很會來事的“老小子”劉邦非常看好,撥給了劉邦十名將領與五千將士。
得到生力軍的劉邦,在江東子弟兵的幫助下猛攻豐邑城,最終打下了此城,雍齒逃奔魏國。
钜鹿之戰後,隨著項羽破釜沉舟滅掉秦軍主力的訊息傳遍天下,華夏的風也開始改變。
項羽同諸侯們會師霸上的時候,雍齒以趙國將領的身份重新加入劉邦陣營,後來跟隨劉邦平定三秦,東出天下,屢立戰功。
劉邦為了樹立榜樣,見到英勇善戰的雍齒,隻能把仇恨藏在心底。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封賞功臣二十餘人,剩餘沒有封賞的人,因為爭論功績的大小,鬨得不可開交。
一日,劉邦的皇宮的閣樓裡向下望去,見到許多人坐在階梯處爭論得麵紅耳赤。
正好張良從附近走過,劉邦喚來張良,詢問道:“子房啊!那些將領們到底在爭論些什麼?都快打起來了!”
張良瞥了劉邦一眼,含笑說道:“陛下不知道嗎?他們在商議何時反叛呀!”
劉邦聞言,大驚失色,連忙說道:“天下剛剛安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和平,他們為什麼還要謀反呢?”
張良鄭重的說道:“陛下以平民身份起事,靠著這些人取得了天下,現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賞的都是蕭何、曹參這些陛下所親近寵幸的老友,所誅殺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
如今將領們計算功勞,認為天下的土地不夠一一封賞的,這些人害怕陛下不能全部封賞,恐怕會因為曾經的過失,遭到陛下的冤殺,所以就聚在一起圖謀造反了。”
劉邦於是憂心忡忡的說道:“那這件事該如何處理呢?”
張良問道:“如今在大漢任職,卻是陛下平生最憎恨之人,並且大家都知道的是誰呢?”
劉邦直言不諱的說道:“雍齒與朕素有恩怨,天下皆知,當年曾經數次折辱於朕。原想殺掉他,一雪前恥,因為他的功勞多,所以不忍心。”
張良立刻建議道:“現在趕緊先封賞雍齒來給群臣看,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那麼他們對自己能受封就堅信不疑了。”
劉邦於是大宴群臣,封雍齒為什邡侯,並在宴會上急切催促丞相、禦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
群臣吃過酒宴後,都興高采烈的說道:“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用擔憂了。”
…………
雍齒的封地什邡,乃益州廣漢郡的什邡縣。
什邡侯經曆了四世,到了雍齒曾孫雍桓這一代。
因為漢武帝對南越用兵,讓西南的侯國派遣軍隊支援響應,順江而下,與漢軍會師番禺。
雍桓不肯從軍攻打南越,正好他又因為酎金和獻祭事不合要求,被漢武帝一怒之下,削掉侯位,什邡侯國除名。
當時正逢漢軍滅南越,又在次年進攻西南諸夷,滅且蘭、邛都、莋都,夜郎國、冉駹部落等投降,聲威震天下。
雍氏一脈害怕被漢武帝清算,不敢繼續留在什邡縣,家族開始南遷避禍,最終進入到了益州郡,這一待就是三百餘年。
…………
“若我們率軍進入益州郡,然後對當地豪族進行打壓,必定會引起郡內各族的反抗。
畢竟經過這麼多年,境內各族之間的利益關係牽扯很大。
但是如果雍氏一脈,謀害朝廷命官的舉動敗露,益州郡的其他豪族難道會與他一條道走到黑?
就算有家族願意,但是當他們知道兄長帶著昔日在南中戰無不勝的‘板楯蠻’回歸,必定不會輕舉妄動。”嚴顏低聲說道。
“謀害朝廷命官?嚴老弟之意……”李顒突然目光炯炯的看向嚴顏。
“恐怕現在王太守已經將兄長即將出山,重新擔任益州郡太守的訊息開始在益州郡內散播開來。
益州郡內,最想兄長回歸的自然是底層長期受到壓迫的普通百姓,與這些年被剝削的異族部落。
他們這些年過得可是一日不如一日。
而最不願意看到兄長回歸的,自然是以雍氏為首的地方豪族們。
按照兄長當年治理益州郡的政策,豪族們如今手中的權力可是會減少大部分。
沒有嘗到權力帶來的好處,還不覺得什麼。
一旦掌握了大權,而又要他們放棄,絕大部分人恐怕都會奮起反抗,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嚴顏長歎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