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壞了,我成漢末魅魔了 第3章 去潁川
-
去潁川
羊續這位南陽太守的上任,源於前任南陽太守秦頡被叛賊趙慈所斬,朝廷需要一位精通兵法的強硬太守清繳叛亂。
如今南陽叛亂已清,趙慈已死,那麼南陽郡這一塊大蛋糕就不是羊續這一位清官所能把握得住的。
羊耽推測,快則半年,慢則一年,父親羊續就會被朝廷明升暗降地調離南陽。
這種不會搞錢,不會撈錢,不會獻錢的清官,在賣官鬻爵的漢靈帝心中可能放心,卻未必會愛用。
將羊續放到一個清貴閒散的位置上,纔會是漢靈帝的選擇。
如此既能表明漢靈帝有任用賢才之能,又不至於讓羊續這種清官擋了撈錢的路子。
忽然,羊耽的神色一頓,有些後知後覺地感覺到自己的智力提升幅度明顯。
由於羊李氏的羈絆值高達90,在良師益友的能力上揚效果影響中,羊耽的智力已然突破了八十點的大關。
換做是前世,又或是原身,就是有先知先覺的優勢。
羊耽也不可能將這些分析得如此透徹,甚至就連後續朝廷會如何安排羊續的方向都想出來了。
羊耽再度正視起這個“羈絆係統”,意識到它的作用或許比想象中的要大。
僅僅是“良師益友”這個效果已經相當不凡了。
也就是羊耽如今的基礎能力值終究是偏低,若是基礎能力值能突破九十,那麼“良師益友”的增益效果也將更為恐怖。
旋即,羊耽又細細計較了一陣,發現泰山羊氏基本不具備在亂世中自立割據的條件。
原因無他……窮,不僅窮,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泰山羊氏一族除了羊續,就冇有一個是擁有地方實權的。
而父親羊續的南陽太守本就不穩,且羊續的性子極其堅定,一心忠於漢室,忠於朝廷,忠於百姓。
羊耽若是向羊續提出什麼“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提議,怕是
去潁川
‘順帶……也先練練號……’
憑心而論,換做是羊耽前世玩曆史向遊戲之時,如羊耽這種麵板的往往就算是在野都懶得招募,招了也是浪費錢糧。
真讓現在的羊耽去輔助明主,也怕耽誤了對方。
而這一次羊秘之所以會帶著剛剛及冠的羊耽一併外出,也是想著帶羊耽遊學增長見識,這纔會在離開南陽後轉到了洛水。
因此,翌日。
在羊秘醒來後,羊耽提出了前往潁川一行的請求。
“去潁川?這是何故?”羊秘不解問道。
原因自然是我的好大哥的智力不夠,但羊耽又急於想通過“近朱者赤”效果,先把智力拉一拉……
而若問當世哪裡的聰明人最多,那無疑就是頂級世家彙聚且文風極盛的潁川郡了。
因此,羊耽打算先去潁川設法結交些頂級謀士,羈絆值拉到六十以上能觸發“近朱者赤”效果再說。
且在潁川那種地方刷聲望,也總比縮在泰山郡來得輕鬆一點。
不過羊秘有一點好的,那就是不會多想,對於羊耽這個弟弟也是相當的愛護信任。
因此,羊耽僅僅是說“來都來了,想去潁川郡遊學見識一番”,羊秘也就依了。
隨後,兄弟二人又向羊李氏請示,得了羊李氏的同意,這便不急不緩地往著潁川郡而去。
而在出了司隸後,官道的平整程度明顯更差,縱使馬車是緩緩而行,仍是有些顛簸。
窺一斑而知全豹,朝廷對於地方的掌控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無力。
將車廂留給母親羊李氏的羊耽,與羊秘一同在外趕著車,將這個時代收於眼底,默默地想著。
‘大漢朝廷的崩潰,是必然的……’
‘就是不知道將來會是浴火重生,還是改朝換代……’
……
與此同時。
有三騎三人,也正離了司隸,神色有些迷茫失落地往著潁川郡的方向而去。
為首的一人,麵如冠玉,唇若塗脂,兩耳垂肩,雙手過膝。
陪伴在左右的兩人,一人丹鳳眼,髯長二尺,麵若重棗;另一人則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
若是羊耽看到這個組合如此明顯的種種特征,必然之亂,仍是冇有任何的動靜。
就像是朝廷徹底遺忘了劉備這一號人物似的。
最終,劉備還是拜訪了老師盧植,通過盧植才知道當年劉備冇有孝敬宦官,所以有宦官順手將他的名字給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