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被呂玲綺撿回家 第17章
師父師伯們痛心疾首的神情,趙誌敬幸災樂禍的嘴臉,同門鄙夷的目光,令他羞愧難當。
全真教規森嚴,經此一事,他不僅顏麵掃地,更與掌門之位無緣了。
“縱使誌平有錯,也該由本門處置。
你擅自傷我
**
今日必須給個交代!”
丘處機見蕭雲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更是怒不可遏。
“不錯!外人擅傷全真
**
豈能輕饒?我教威嚴何在?”
王處一等人紛紛附和。
“狗咬呂洞賓!若非我點破,你們能發現這偽君子?”
蕭雲冷聲道。
“諸位且住!”
馬鈺抬手壓下眾人議論,對蕭雲沉聲道:
“蕭少俠先前點撥,令貧道頓悟先天之境,全真教欠你人情。
本打算突破後厚報,可你今日重傷誌平,實屬不該。
雖犯戒在先,也該由本門懲處。”
“按說該將你拿下問罪,但念在此情,便兩相抵消吧。”
蕭雲聞言暗覺好笑,自己莫非自帶點化屬性?先前呂布如此,現在馬鈺也是。
至於所謂人情,他本就不在意——全真教已無他所需,何況他向來不喜丘處機之流。
這次成功廢掉尹誌平的惡行,保護小龍女不再
**
讓楊過和小龍女這對有情人少些磨難,蕭雲已經心滿意足!
既然來到這個世界,若還讓那些悲劇重演,蕭雲心中必然鬱結難舒,這對修行心境大為不利!
“我本無意之舉,沒想到對馬掌門有所助益!那就預祝馬掌門早日突破先天之境!”
蕭雲笑著向馬鈺拱手道賀。
“無論如何,還是要多謝蕭少俠!”
“江湖路遠,有緣再會!告辭!”
蕭雲淡然一笑,向馬鈺抱拳辭彆。
“好,蕭少俠一路順風!”
離開全真教後,蕭雲直奔嵩山少林寺。
他計劃先取得《九陽神功》,再赴西域修習《龍象般若功》。
此時的嵩山已在蒙古統治之下。
沿途所見儘是流離失所的百姓,漢人在蒙古人的欺壓下艱難度日。
目睹同胞飽受苦難,蕭雲心中憤懣難平。
他終於明白為何郭靖要與成吉思汗及結義兄弟托雷決裂——這些蒙古人的
**
實在令人發指!這一路上,蕭雲已暗中除掉不少作惡的蒙古兵卒。
七日後,蕭雲抵達嵩山腳下。
雖已半隱退江湖,少林寺依然香火鼎盛,朝拜者絡繹不絕。
蕭雲隨著人流緩步登山,晌午時分方纔來到寺門前。
“大師安好,在下蕭雲,特來為家母抄錄幾卷佛經,還望指點。”
蕭雲向一位僧人恭敬行禮,同時不動聲色地將碎銀塞入對方手中。
“施主使不得!使不得!”
僧人連連推拒。
“大師且收下。
晚輩或許要在寶刹小住幾日,屆時還需行個方便。
這點心意權作供奉,若大師執意不收,反倒讓晚輩過意不去。”
見蕭雲言辭懇切,僧人不再推辭,收下銀兩後熱心地為他引路,詳細介紹寺內佈局與進香禮儀。
在僧人協助下,蕭雲順利完成上香儀式,期間又捐出數十兩香火錢。
這般慷慨頓時引得眾僧格外殷勤。
得知他要為母親抄經,一位年長僧人親自將他帶到藏經閣外。
“覺遠,這位蕭施主欲抄錄佛經,你務必妥善安排。”
“謹遵師叔吩咐。”
聽到“覺遠”
二字,蕭雲眼中精光一閃——沒想到剛來就遇見關鍵人物。
“在下蕭雲,見過覺遠大師。”
蕭雲鄭重行禮。
“施主客氣了。
貧僧不過熟悉經卷罷了,不知您要抄錄哪些經典?”
“這個……在下對佛經所知有限,可否請大師推薦幾部?”
蕭雲故作遲疑地請教道。
“不知令堂今年高壽?”
“家母四十六歲。”
蕭雲早已失去母親,但重生前她的確是這個年紀,不知她如今可好。
“若是如此,《法華經》與《金剛經》更為合適。”
“敢問大師,貴寺最為精深玄妙的經典是哪幾部?”
蕭雲望向覺遠。
“本寺乃禪宗祖庭,主修《楞伽經》與《金剛經》。”
覺遠如實答道。
總算引出了《楞伽經》!
蕭雲按捺住急切,先抄起《金剛經》與《法華經》。
這些經書卷帙浩繁,非一日之功,他便順勢在少林寺住下,香火供奉自然豐厚。
七日之後,他終於抄完兩部經書。
期間,他與覺遠日漸熟絡,寺中僧眾對他熱情有加,巴不得他長留於此。
一次閒談中,蕭雲從覺遠口中得知梵文原版《楞伽經》的下落,其中一卷正在覺遠手中——那必定藏著《九陽神功》心法。
覺遠淳樸坦率,毫無戒心。
當蕭雲提出想觀覽梵文《楞伽經》時,他毫不猶豫便取來遞上。
蕭雲屏息翻閱,果然在梵文字裡行間發現了漢文小字。
他悄悄抄錄,確認是《九陽神功》後,心中狂喜。
見覺遠對此一無所知,便試探道:
“大師,這經書中怎會有漢文註解?”
“哦,那是篇養生法門,久練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覺遠坦然回答。
“當真如此神奇?”
蕭雲故作懷疑。
“確實。
貧僧修煉數年,百病不侵。”
“那……在下能否研習此法?”
蕭雲正色問道。
“此非武學秘技,不過養生小道,施主但學無妨。”
覺遠爽朗一笑。
蕭雲沒料到《九陽神功》竟唾手可得,還能名正言順修煉,疑難之處更可向覺遠請教!
此後,蕭雲表麵抄經,實則潛心修煉《九陽神功》。
這部在《倚天屠龍記》中威震江湖的絕學,練至大成可百毒不侵、內力剛猛無儔。
然而此刻他才發現,前兩卷確如覺遠所言,僅是養生
**
除卻一身至陽內力外,並無驚人威力。
這部**實為道家典籍,與少林佛門毫無關聯,隻是不知何人所創,竟藏於梵文《楞伽經》中。
《九陽神功》未載運功之法,亦無武技招式,甚至連貫通天地橋梁、突破先天境的要訣也語焉不詳!
或許正因如此,這部**一直未被世人重視。
若僅修習前三卷,它確為養生妙法,可強健體魄、祛病延年。
然而,若要練成第四卷,不僅艱難萬分,更凶險異常!
因書中對貫通天地橋梁、凝聚先天真氣的法門記述模糊,極易使人走火入魔。
且修至第四卷後,九陽真氣陽氣過盛,若不能及時突破先天境,或尋得同等至陰**調和,必遭陽氣反噬,烈火焚身而亡!
故蕭雲欲以《九陽神功》為主修
**
須尋得一部道家至陰**與之同修,方可化解其弊端。
恰巧神鵰世界中有一部道家至陰**,正是當年轟動武林的《九陰真經》,其名與《九陽神功》遙相呼應,宛若天作之合!
兩書一陰一陽,武功相輔相成,難分高下。
《九陽神功》側重養氣延命,《九陰真經》偏重克敵製勝。
論內力精純,當屬《九陽神功》;論招式變幻,則以《九陰真經》為優。
郭靖、黃蓉與老頑童皆持完整版《九陰真經》,蕭雲計劃西域取得《龍象般若功》後,再謀此經。
得《九陽神功》後,蕭雲於少林寺盤桓半月。
他無張無忌那般逆天機緣,自無法在短期內練成四卷,僅在第一卷初窺門徑——這還是多虧覺遠大師指點。
餘下三卷內容,他皆牢記於心,並將疑難之處逐一請教覺遠。
此**乃頂級心法,若無根基,極難速成。
既有覺遠這般修煉數年的老實人在側,蕭雲自然不肯放過討教之機。
待徹底參透書中道家術語與關竅後,蕭雲攜抄錄經卷,留下香火錢,飄然下山。
終獲頂級心法,蕭雲西行途中不疾不徐,專注修煉《九陽神功》。
先前從書劍世界田歸農處所得低階心法早已棄用,真氣儘數轉化為九陽真氣。
此刻蕭雲方悟:所謂江湖大俠從不缺銀兩,不過是以劫富濟貧之名行劫掠之實罷了!
蕭雲一路行來遭遇多起劫道之事,既有山匪流寇,也有蒙古官兵,更有專事
**
的兵痞。
這些惡徒遇上蕭雲反倒遭了殃,不僅財物被奪,那些作惡多端、背負人命的歹徒更是被蕭雲當場誅殺。
抵達吐蕃地界後,蕭雲尋得一家通曉漢語的書坊,果然發現了《龍象般若功》的典籍。
可惜多為吐蕃文字所著,且內容殘缺,僅收錄前七層或前八層
**
為求全本,蕭雲輾轉多家書坊,終覓得漢文譯本,卻同樣止步於第八層。
正所謂金銀開道,無往不利。
在重金
**
下,一位書坊掌櫃答應為其謀取全本。
這吐蕃掌櫃言出必行,次日便弄來完整的吐蕃文《龍象般若功》,想必也是使了銀錢打通密宗關節。
蕭雲雇人譯完全書,確認無誤後立即著手修煉。
吐蕃境內修習此功者甚眾,但凡遇到疑難,花些銀兩便能求得指點。
待徹底參透經中密宗術語,他便啟程返宋。
研習之下,蕭雲驚覺此
**
非同小可。
這部由外而內的煉體絕學,品階更在《五禽戲》之上,堪稱其迄今所見最強淬體秘術。
**
動靜相濟,融彙內功心法,前七層鍛體,後六層練氣,所生龍象真氣與護體罡氣威能驚天,足可跨境而戰。
此功與蕭雲極為契合。
因其在主世界已達通脈境,根基渾厚,肉身純淨,臂力足有六萬斤之巨,故修習起來事半功倍。
半日入門,兩日突破二層......
短短半月,蕭雲便將
**
推至第七層巔峰,周身經脈臟腑再經淬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