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被呂玲綺撿回家 第81章
武者修行本就耗資甚巨,除世家子弟外,眾人皆奔赴並州。
蕭雲此舉自有深意:亂世未至,許多良將尚未嶄露頭角。
但凡能斬殺高階妖獸者,必非庸才,屆時以重利相誘,何愁留不住人?
幾番小世界穿梭積累的財富,正該用在刀刃上。
於蕭雲而言,能用金銀解決的事,都不算事。
......
洛陽虎牢關下,盟軍大帳內爭執不休。
蕭雲坐擁钜富卻不肯支援糧草,當真可恨!袁術拍案怒斥。
公孫瓚冷笑:袁氏嫡係不也一毛不拔?眼見二人劍拔弩張,袁紹厲聲喝止:當務之急是攻破虎牢關!
連日攻城受挫,已有諸侯暗中撤兵。
西涼軍悍勇,加之眾人各懷心思,戰事陷入僵局。
末將
**
明日主攻!孫堅慨然出列。
袁紹大喜應允,卻未察覺帳角劉備三兄弟的憤懣——十萬兵卒衣甲不全,備受輕視,連糧餉都仰人鼻息。
早知如此,何必來受這窩囊氣!張飛甕聲道。
關羽默然頷首,劉備望著殘缺的兵器架,指節已然發白。
“胡言亂語!我身為漢室宗親,豈能坐視陛下受董卓擺布?此番若能救出天子,榮華富貴唾手可得!更何況天下人都在矚目此戰,正是我等建功立業、揚名立萬之時!”
劉備厲聲嗬斥張飛。
劉備所言非虛,虎牢關一役確實讓劉關張三兄弟名震天下,成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大哥、二哥,不如你們在此討賊,俺去並州掙些銀兩。
那蕭雲懸賞豐厚,若能斬殺幾頭五氣朝元境的妖獸,十幾萬兩黃金豈不手到擒來?正好充作軍資!”
張飛眉飛色舞地向兩位兄長提議。
“不可!你以為蕭雲重金懸賞隻為除妖這般簡單?此乃招攬人才之計!”
劉備搖頭歎息。
明眼人都看得出蕭雲的用意,但這陽謀令人無從阻攔,更顯其野心勃勃。
“俺又不會投靠蕭雲,大哥何必多慮?”
張飛嘟囔著表示不滿。
“我知你忠心,但若收了蕭雲的賞金,便是欠他一份人情!”
劉備憂心忡忡。
“哼!忒也麻煩,不去了!”
張飛氣呼呼地甩手離去。
......
江東煙波浩渺處,一夥錦衣水匪正慶賀剛劫得的商船。
眾人綾羅加身,珠光寶氣,極儘奢靡之態。
“大哥回來了!”
忽見一葉輕舟駛來,嘍囉們紛紛歡呼。
船頭立著個三十出頭的魁梧漢子,威風凜凜。
“弟兄們聽真!並州牧蕭雲頒布殺妖令,賞格驚人。
咱們錦帆賊今日起改行,去並州斬妖除魔!”
“大哥,還回來嗎?”
有小弟追問。
“看情形,說不定就此從軍,再不做這水上勾當!”
......
西涼太守府內,英氣勃發的少年正與妹妹密議。
“小妹,可願隨我去並州?”
“兄長先前不是不許我去麼?”
十四歲的少女撅嘴嬌嗔。
“此番我親自帶你同往。”
少年笑道。
“當真?就知道兄長最疼我!何時動身?”
少女雀躍不已。
她早想去並州求學,奈何家人阻攔,正盤算偷溜,不料兄長竟主動相助。
“即刻啟程,若父親歸來便走不脫了!”
這正是馬騰膝下兒女——少年將軍馬超與巾幗馬雲祿。
兄妹皆年少有為,一個想獵妖致富,一個盼求學深造。
......
蕭雲與黃忠率二十萬鐵騎疾馳七日,終抵朔方郡邊境。
趙雲已擊退狼群,正與南匈奴對峙,太史慈亦引十萬大軍來援。
此番異族主攻朔方、雁門二郡,蕭雲正調兵遣將。
唯霍青桐所率主力尚未抵達。
軍帳中,趙雲神色凝重:“大人,朔方郡有南匈奴與薑族聯軍約三百萬騎,雁門郡則聚集鮮卑鐵騎兩百萬。”
並州目前僅有三百萬人馬,其中不少是新招募的士卒,尚未經曆戰陣。
而南匈奴此番聯合薑族與鮮卑,竟集結五百萬大軍壓境,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令趙子龍憂心忡忡。
無妨。”蕭雲撫掌笑道,我軍雖人數不及,但兵甲之利遠勝胡虜,未必會落下風。”
此言非虛。
並州將士皆披精甲執利刃,更有戰車、投石機、弩車等利器助陣,豈是塞外部族可比?加之帳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蕭雲對這場大戰胸有成竹,所思者不過是如何減少傷亡罷了。
登上長城遠眺,敵軍營帳綿延至天際。
蕭雲不禁感歎三百萬大軍的氣勢果然不凡。
據錦衣衛密報,當年討董聯軍也不過三百萬之眾,如今南匈奴等部竟出動五百萬兵馬,倒真是給足了他麵子。
這幾日敵軍並未強攻長城——以三百萬之眾攻堅實非上策,顯是在等待蕭雲主力前來
**
決勝。
三日後,霍青桐率八十萬援軍抵達。
徐軍師已帶九十萬兵馬馳援雁門。”霍青桐眉間帶著倦色,得知朔方郡局勢後略顯憂慮,隻恐此處兵力不足。”
蕭雲溫言寬慰:雁門尚有鮮卑二百萬鐵騎,我倒覺得你分兵至此反嫌過多。”見她眼下青影,知她連日奔波未曾安枕。
你忘了公孫瓚還有三十萬援軍在雁門?加上張頜將軍舊部,合計一百四十萬大軍,足以抵擋鮮卑騎兵。”霍青桐提醒道。
險些忘了這茬!不過單憑張頜恐難周全,不如調黃老將軍前往坐鎮。”蕭雲沉吟道。
麾下趙雲、太史慈、黃忠、典韋皆萬人敵,雁門僅張頜一員大將,確實令人放心不下。
霍青桐展顏一笑:黃將軍久經沙場,再合適不過。”
與胡騎周旋,可有良策?最好能避其鋒芒,減少傷亡。”蕭雲望向遠方連綿的草原。
尚需明日觀察敵情,結合地形天時再作計較。”霍青桐凝神思索。
在這廣袤平原上,奇謀妙計確實難施。
翌日拂曉,黃忠與趙雲、太史慈率一百四十萬大軍列陣於長城之外。
其中八十萬鐵騎與六十萬步卒結成戰陣,肅殺之氣直衝霄漢。
對麵南匈奴與薑族三百萬大軍亦嚴陣以待。
左賢王於夫羅在親衛簇擁下來到陣前,高聲喝道:蕭雲何在?
在典韋與親兵護衛下,蕭雲策馬而出:本官在此。
閣下是?
匈奴左賢王於夫羅。”對方鷹目如電,聲若悶雷。
蕭雲的年輕讓於夫羅大為震驚。
儘管情報顯示他很年輕,但親眼所見後,左賢王於夫羅仍然難以置信——眼前之人最多二十歲,甚至比他的幼子劉豹還要年少。
原來是左賢王於夫羅,久仰大名!蕭雲冷聲道,隻是不知左賢王為何屢犯我大漢疆土?致使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
於夫羅傲然回應:草原法則向來是強者為尊!既然你們無力守護這片沃土,就該臣服於我們!
好個強盜邏輯!蕭雲怒斥,我大漢強盛時你們俯首稱臣,一旦內亂就趁火
**
如此
**
之徒,有何顏麵立於天地之間!
狂妄小兒!於夫羅厲聲威脅,區區兵馬也敢抗衡我三百萬鐵騎?速速釋放我兒劉豹,俯首稱臣,或可饒你不死!
勝負未分,休得猖狂!蕭雲說罷轉身離去。
放肆!全軍進攻!於夫羅怒不可遏。
二十萬匈奴鐵騎如潮水般湧來。
黃忠立即下令:
**
準備——放!
漫天箭雨呼嘯而至,如同蜂群振翅。
缺乏防護的匈奴騎兵頓時人仰馬翻,半數斃命。
繼續放箭!
第二輪箭雨過後,二十萬先鋒已所剩無幾。
蕭雲改良的強弩展現出驚人威力,其
**
力直
匈奴大軍失去將領指揮,瞬間陷入混亂,被並州鐵騎衝殺得潰不成軍。
於夫羅見狀臉色陰沉,當即調遣五十萬大軍增援,然而蕭雲早有防備,迅速下令趙子龍與太史慈撤回,以強弩與戰車構築防線,阻截匈奴攻勢。
“青桐,如此消耗戰非長久之計。
匈奴雖傷亡慘重,但兵力遠勝我軍。
況且我們派出的皆是精銳老兵,再這般折損下去,恐傷及根本。”
蕭雲眉頭緊鎖,對霍青桐說道。
霍青桐目光沉靜,答道:“我觀察多時,發現匈奴每次出兵皆雜亂無章,顯然於夫羅身邊並無謀士輔佐。
三日後將有西北風至,我欲設火攻之策。”
“火攻?如何實施?”
蕭雲追問。
“草原枯草乾燥易燃,隻是過於低薄,需另添助燃之物。”
霍青桐沉吟道。
蕭雲眼中閃過亮光:“此事易辦!我們可尋一處枯草茂密之地,暗中埋設
**
與易燃物。
屆時再效仿‘赤壁之戰’與‘火牛陣’,以戰車與火牛攜火衝陣,必令匈奴傷亡慘重!”
“妙計!”
霍青桐展顏一笑,“我們再將計劃細化,力求萬無一失,一舉決勝。”
“好,我即刻籌備所需物資,靜候三日後的戰機!”
蕭雲說罷,轉身離去。
此後三日,匈奴與並州軍每日小規模交鋒。
並州軍憑借弩箭、戰車與投石機之利,殲敵六十餘萬,自身亦折損十餘萬兵力,令蕭雲心痛不已。
第四日黎明,大軍飽餐後,趙子龍與太史慈率百萬雄師抵達預定戰場——一處凹形穀地,枯草高密,正是火攻絕佳之地。
不久,左賢王於夫羅親率匈奴與薑族聯軍而至。
雖對戰場變更略感疑惑,但他未作深想,當即佈下兩百萬大軍陣型。
蕭雲策馬陣前,高聲道:“左賢王,今日可敢與我一決勝負?”
於夫羅狂笑回應:“哈哈哈!終於按捺不住了?正合我意!”
連日的被動捱打早令他憋悶不已,此刻巴不得全力決戰。
“單於,謹防有詐……”
一名部落首領低聲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