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被呂玲綺撿回家 第106章
董卓稍定心神,迅速部署。
待一切準備就緒,董卓與李儒率先鋒軍悄然撤離洛陽時——
大軍行至西城門,迎麵撞見並州鐵騎如潮水般湧來,截斷了董卓的去路。
國相大人這是要去何處?
呂布騎著赤兔馬,在眾將士簇擁下緩步上前。
呂奉先!你膽敢阻攔國相車駕!李儒厲聲嗬斥。
哼!爾等莫非想偷偷逃離洛陽?呂布目光如電,直射董卓與李儒。
奉先啊,實不相瞞,老夫確有此意。”董卓捋須道,我欲遷都長安,將洛陽百姓儘數遷徙。
不如你隨我同去?
他本打算先將金銀財寶運往長安,再逼呂布就範。
屆時木已成舟,呂布不得不從。
如此大事,你竟瞞我到今日!若非我在此攔截,你打算何時告知?呂布聲音冰冷。
賢侄誤會了。
遷都之事方纔定下,今日不過是探路而已,正要去尋你呢。”董卓麵不改色地扯謊。
老賊!你當我是三歲孩童嗎?探路需要這般陣仗?呂布怒發衝冠。
若非蕭雲暗中報信,他險些被蒙在鼓裡。
多虧賈詡相助,他才識破董卓陰謀。
哈哈哈!既然被你發現,那也不必隱瞞了。”董卓獰笑道,遷都勢在必行,你若不肯同行,就獨自麵對諸侯聯軍吧!
洛陽城內早已暗藏火油,隻待百姓撤離便要付之一炬。
老匹夫!你要逃便逃,洛陽城由我呂布來守!方天畫戟寒光閃爍。
晚了!全城各處我都埋了火油,這洛陽城註定要化為焦土!董卓得意洋洋。
未必!呂布嘴角泛起冷笑。
此話怎講?董卓心頭一緊。
你設下的三十六處火油儲藏點,我都已瞭如指掌。”
你...你怎會知道?李儒臉色大變。
我不但知道儲藏點,連你安排的
**
之人也悉數擒獲。”呂布目光如刀,李儒,你還有何話說?
原來賈詡察覺端倪後,立即讓呂布派暗哨監視。
張遼、高順等大將傾巢而出,連呂布都親自出馬,終將李儒的佈置一網打儘。
得知董卓準備撤軍,呂布當即率兵出擊,將李儒安插的細作儘數擒獲。
呂布!你膽敢壞我大事,今日定要取你性命!董卓怒不可遏地吼道。
呂布手持方天畫戟,氣勢逼人:老賊聽著!若你肯率軍撤離,我絕不阻攔。
但若想擄掠洛陽百姓、焚毀城池,先問過我手中畫戟!
休得猖狂!李傕挺身而出,擋在董卓身前。
區區跳梁小醜,也敢在此放肆!呂布冷笑間,畫戟輕揮,一道淩厲刀氣破空斬向李傕。
李傕急忙揮刀相迎,兩股勁氣相撞,爆發出震天巨響。
待煙塵散去,隻見呂布穩坐赤兔馬背,而李傕已倒在數丈之外,胸前鮮血淋漓。
董卓見狀大驚,急忙命人扶起李傕。
這位帳下第一猛將竟連呂布一招都接不住,令他臉色鐵青。
李儒附耳低語片刻,董卓神色變幻,最終咬牙道:好!本相可以不帶走百姓,也不燒城,但必須帶走天子、皇後及百官!
呂布略作沉吟便應允了。
他雖有心留下天子,但想到蕭雲與賈詡的勸誡,加之厭惡朝堂束縛,便未加阻攔。
還有一事,呂布沉聲道,你劫掠的財物須分我一半!
放肆!董卓怒目圓睜,本相已做出讓步,你竟敢得寸進尺!
正爭執間,哨兵慌忙來報:稟相國,後方出現並州大軍!
董卓與李儒聞言色變,抬眼望去,隻見呂布嘴角正掛著勝券在握的冷笑。
“嶽父,眼下形勢對我們愈發不利,呂布背後必有高人指點,是我們疏忽大意了!”
李儒低聲向董卓進言。
“休想!分一半給呂布這廝?絕無可能!大不了與他開戰!”
董卓怒目圓睜。
這些劫掠來的財富如同他的性命,豈肯輕易分出一半?
“嶽父,此時與呂布爭鬥絕非明智之舉,若他與關外諸侯聯手,我們將陷入絕境!”
李儒急忙勸阻。
“罷了,可分他一些,但一半絕無可能,最多三成,你去談!”
董卓陰沉著臉說道。
“呂布,我們最多給你兩成,再多免談!”
李儒上前交涉。
“哼,區區兩成,當我是乞丐嗎!”
“呂布,莫要得寸進尺!這些財富是我們冒天下之大不韙所得,豈容你張口就要一半?”
“今
**
們休想踏出洛陽半步!”
“呂布,內鬥隻會便宜諸侯聯軍,不如各退一步,三成如何?這是我們的底線!”
……
經過一番爭執,董卓最終同意分給呂布三成,雙方暫時平息了衝突。
隨後,董卓強行挾持天子與百官撤離,而呂布則全麵接管洛陽,調兵遣將,準備迎戰諸侯聯軍。
虎牢關外,諸侯聯軍大營。
袁紹手握密信,眉頭緊鎖。
這封信來自呂布,透露董卓即將遷都長安,並已暗害弘農王劉辯,正挾持天子與百官西逃。
“諸位以為此訊息可信否?我們該如何應對?”
袁紹將密信傳閱後沉聲問道。
“盟主,呂布與董卓必有嫌隙,此信可信,他是想借我們之手除掉董卓!”
馬騰斷言。
“虎牢關與函穀關即將攻破,我們是追擊董卓,還是直取洛陽?”
東郡太守喬瑁疑惑道。
“自然追擊董卓!此賊禍國殃民,殘害宗親,挾持天子,又弑殺弘農王,豈能容他逃脫!”
曹操厲聲道。
“曹公所言極是,當務之急是救出天子與百官,絕不能讓天子再落董卓之手!”
劉備正色附和。
“哼!難道任由洛陽落入呂布之手?他有何資格占據帝都!”
山陽太守袁遺憤然反對。
……
眾人爭執不下,袁紹眉頭緊鎖。
他實力最強,威望最高,既想占據洛陽,又難舍董卓攜帶的巨額財富,更不忘殺父之仇。
“不如兵分兩路,諸位自行選擇,願追董卓或攻洛陽?”
袁紹環視眾人提議。
“備願追擊董卓!”
劉備當即拱手應道。
身為皇室宗親之後,他豈能坐視天子與朝臣被董卓挾持?追擊董卓勢在必行。
更何況他急需錢糧壯大實力,董卓劫掠的巨額財富令他垂涎不已,若能分得一杯羹,必能助他迅速擴張勢力!
“曹某願率軍追擊董賊!”
曹操向袁紹抱拳
**
“公孫瓚亦願同往!”
公孫瓚緊隨其後表態。
“末將附議!”
……
眾諸侯紛紛響應,誓要救迴天子,誅殺董卓。
袁紹清點後發現,多數諸侯竟都選擇追擊董卓,僅少數人主張攻打洛陽。
這也難怪——洛陽城高牆厚,又有呂布坐鎮,此前在虎牢關與並州鐵騎交鋒屢戰屢敗,誰願啃這塊硬骨頭?而追擊董卓既能救駕又可奪財,自然成為首選。
不知何人走漏風聲,虎牢關與函穀關守軍得知董卓西撤長安,頓時軍心渙散。
諸侯聯軍趁勢猛攻,迅速拿下兩關,按呂布提供的路線急追董卓。
儘管李儒沿途設伏,但因輜重拖累,董卓主力終被截住。
為爭奪巨額財富,雙方在平原展開血戰。
董卓軍士氣低迷,終因寡不敵眾潰敗,倉皇攜天子百官逃竄,半數財物與二十餘萬兵馬儘失。
諸侯聯軍卻因哄搶戰利品內訌,錯失追擊良機,致使董卓逃回長安。
待其退守涼州天險,諸侯已無力再攻。
唯有曹操、劉備堅持追擊,卻遭李儒伏擊,被“飛熊軍”
殺得損兵折將。
二人對聯盟徹底心灰意冷。
……
洛陽城下,袁紹率諸侯聯軍仰視巍峨城牆,見守軍戒備森嚴,不禁皺眉。
追擊董卓未竟全功,他們轉而想攻占洛陽另立新帝。
“呂奉先!我等欲在洛陽重立朝廷,你緊閉城門是何道理?”
袁紹厲聲質問。
“袁本初!爾等按我指路仍未截回聖駕,如今還有臉提另立新朝?”
呂布戟指怒罵,“真當呂某可欺不成!”
“洛陽乃漢室京師,豈容你獨占!”
濟北相鮑信高聲嗬斥。
“既然執迷不悟,休怪刀兵相見!”
袁紹麵沉如水。
“哼!”
呂布冷笑,“洛陽已歸本侯所有!再不退兵,莫怪方天畫戟無情!”
他拚死阻止董卓焚城,豈會將心血拱手讓人?
“兄長何必與這莽夫多言!直接攻城便是!”
袁術不耐煩地對袁紹嚷道。
“好,傳令各軍,四門齊攻!”
袁紹當即向眾諸侯下令。
聯軍如潮水般湧向洛陽城牆,呂布立在城頭冷笑連連。
賈詡早已料定諸侯會反撲,早令佈下天羅地網。
望著城外黑壓壓的敵軍,呂布撫戟自語:“百萬雄師坐鎮,洛陽城高池深,爾等不過螻蟻撼樹!”
聯軍雖在追剿董卓時折損數十萬,仍有兩百餘萬大軍。
袁紹揮劍督戰,箭雨遮天蔽日潑向城頭,卻見守軍將滾燙火油傾瀉而下,雲梯瞬間化作火龍。
鏖戰旬日,聯軍每日折損數萬,洛陽城牆
**
反倒是呂布常率鐵騎突襲,畫戟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連斬聯軍七員大將後,諸侯士氣跌至穀底。
危急關頭,劉關張三兄弟拍馬而出。
關羽丹鳳眼微眯,青龍刀寒芒吞吐。
他與張飛皆已達五氣朝元巔峰,尤其關羽距天象境僅半步之遙。
明知不敵,三人仍挺身上前——既要揚名立萬,更要借呂布威壓助關羽破境!
方天畫戟捲起血色旋風,三人如怒海孤舟苦苦支撐。
觀戰的曹操緊攥韁繩,目光灼灼盯著關羽,恨不能立刻收入麾下。
就在呂布戟鋒即將劈落時,關羽周身突然爆發出衝天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