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被呂玲綺撿回家 第135章
然曹操麾下謀士如雨,屢出奇謀,以弱勝強,戰局陷入膠著。
初平五年,鏖戰年餘,呂布終如曆史所載般敗於曹操,折損過半兵力,無奈投奔劉備。
時徐州牧陶謙病逝,臨終囑糜竺迎劉備入主,拱手讓出徐州。
劉備勢單力薄卻野心勃勃,麵對曹操進逼,意圖吞並呂布鐵騎,遂收留之。
然呂布豈甘居人下?初平六年,趁劉曹交戰之際,呂布突襲奪取下邳。
劉備軍聞訊士氣潰散,遭曹操大敗。
呂布趁勢席捲徐州,生擒劉備家眷及張飛。
劉備隻得承認呂布在徐州的統治,退守小沛。
並州州牧府密室內,蕭雲閉關已至關鍵。
周身流轉的七彩霞光,正是陰陽五行真元。
他欲突破至法相境,此境重在法則領悟,關乎武道根基。
蕭雲深諳陰陽之道,自修習《九陽》《九陰》便專研於此。
若以陰陽為基,突破指日可待。
然他更不捨五行大道——昔在蜀山世界,既成《合沙奇書》,又練就後天五行神光與大五行滅絕神針,潛力無窮。
故決意陰陽五行同修,凝練陰陽五行領域。
此舉雖耗時近兩載,終悟得法則真諦。
待渡劫之後,便可晉身法相境。
渡劫之地,仍選在晉陽城外軍營。
武道雷劫相比神魂雷劫更容易渡過,畢竟神魂最為脆弱,稍有不慎便會遭受重創甚至隕落。
蕭雲身懷兩件神器與諸多道器,加之武道根基深厚,輕鬆渡過九重雷劫,順利踏入法相境。
經過雷劫淬煉,他的肉身已超凡脫俗,達到不死不滅之境,連一滴鮮血都蘊含無上藥效。
普通人若服下,不僅能洗經伐髓提升修為,更能領悟陰陽五行法則。
渡劫後的蕭雲毫無虛弱之感,服下幾枚鞏固境界的丹藥後,見天降細雨、烏雲密佈,雷光隱現,索性神魂出竅,借機衝擊第五重雷劫。
此前他的神魂已渡過四重雷劫,經過長期積累,神魂念頭飽滿璀璨如鑽,足以衝擊第五重乃至第六重雷劫。
蕭雲渡法相境雷劫時,霍青桐、綰綰和典韋等人察覺動靜趕來
**
憑借深厚積累,他接連渡過第五、第六重雷劫後才感到力竭。
事後從霍青桐處得知,此次閉關期間世事變遷,尤其嶽父呂布不僅喜得貴子,更對他心生戒備,爭霸野心昭然若揭。
蕭雲不禁感慨命運無常,原以為已改變呂布命運,未料其仍重蹈覆轍——出兵兗州端了曹操老巢。
對於霍青桐、郭嘉等人的應對之策,蕭雲並無責備之意,深知眾人皆為並州大局著想,況且此事確是呂布理虧。
隨著修為精進,蕭雲對爭霸天下、登臨帝位已看淡許多,世俗權位再難動搖其心。
他之所以繼續征戰,隻為
揚州豫章郡,龍虎山道。
蕭雲攜石青璿、呂綺玲沿蜿蜒山徑徐行。
此番南下揚州,專為拜訪正一道,期遇道教始祖張道陵。
並州境內教派勢力稀缺,儒家又與蕭雲對立。
雖引入百家學說,但各派僅派外圍
**
入駐並州學府,始終持觀望態度。
蕭雲欲說服正一道入主並州,以此帶動百家歸附。
當今天下動蕩,宗門聖地紛紛擇主而事,謀求共贏。
本欲攜眾女同遊,補償她們穿越此界後未曾儘興的遺憾。
然霍青桐與綰綰公務纏身婉拒,隻得強拉深居簡出的石青璿同行——這位宅女除每週例行前往學府授課外,終日閉門不出。
呂綺玲近來心事重重,雖從袁紹處換回了親人,但父親的變化與洛陽陷落仍令她鬱鬱寡歡。
想到心上人與父親日後可能兵戎相見,她怎能不憂心忡忡?整日愁容不展的模樣讓蕭雲看得心疼,便帶她外出散心。
這龍虎山雖非舉世聞名,在這廣袤無垠的超武世界中,其雄奇險峻卻不遜於前世的泰山華山。
但見層巒疊嶂綿延不絕,群峰競秀氣象萬千,幽穀深澗間雲霧繚繞,確是一處鐘靈毓秀之地。
蕭雲初至揚州,循著童淵所給路線尋訪至此。
正一道作為玄門正宗,護山大陣隱匿山門,尋常人難覓其蹤。
蕭雲哥哥,你說父親會有危險嗎?呂綺玲突然仰臉問道。
放心,以奉先將軍的修為,當世能傷他者不過寥寥。”蕭雲輕撫少女肩頭寬慰。
雖知呂布終將敗於曹操,但以如今修為,尋常人豈能奈何?隻是不知會否重蹈被擒覆轍。
三人耗時兩個時辰登頂,早有正一道
**
在山門外相候。
自得軒轅劍認主後,蕭雲氣運已化作蛟龍盤踞天靈,金色命格光芒內斂,尋常人雖不可見,卻瞞不過正一道高人感知。
就連閉關多年的張道陵亦被驚動。
恭迎道友,請隨貧道入內。”一襲青袍的年輕
**
執禮甚恭。
穿過山門,但見靈氣氤氳如霧,琪花瑤草間白鶴翩躚,飛泉流珠映彩虹,端的是一處洞天福地。
迎客殿內,數位道骨仙風的道長早已備好香茗。
為首者拂塵輕揚:貧道忝居副掌教之職,蕭道友駕臨,真令我正一道蓬蓽生輝。”
道長折煞在下了。”蕭雲連忙還禮,心中暗驚對方竟知自己身份。
副掌教笑道:道友身負軒轅劍,又掌一州之地,當得起這般禮遇。
此番是家師祖出關後推演天機,方知貴人將至。”
莫非是張天師?蕭雲眸光微動。
哈哈,正是師祖!他老人家專程出關要見你,蕭道友請隨我來。”副掌教含笑引路。
蕭雲眼中閃過一絲期待:久仰張真人大名,有勞掌教了。”
初臨此界時,他最想與曹操、劉備
**
論英雄。
如今修為精進,名利已成浮雲,唯有武道永恒。
那些傳說中的絕世高人——符道始祖於吉、丹鼎派祖師左慈、太平要術創作者南華老仙,以及眼前的張道陵,纔是他心嚮往之的存在。
可惜前三者雲遊四海,唯有張道陵長年隱居龍虎山。
穿過雕梁畫棟的山洞,蕭雲暗自驚歎。
四壁浮雕暗藏玄機,若靜心參悟必有所得。
忽然間,一位鶴發童顏的老道憑空現身在石台之上。
明明近在咫尺,卻給人天涯之遙的錯覺,這般境界蕭雲隻在蜀山李靜虛身上見過。
晚輩蕭雲,拜見張真人。”
張道陵捋須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能得軒轅黃帝青睞,氣運福緣皆非常人可比。”
真人過譽了。
若無奇遇相助,晚輩豈能有今日成就。”蕭雲深知,在這武道為尊的亂世,縱有先知先覺,若無實力終究難成大事。
時勢造英雄,亂世自有大氣運者應運而生。”張道陵意味深長地打量著蕭雲,你已得軒轅劍與傳國玉璽,坐擁並州司州之地,當今天下諸侯,能與你比肩者寥寥無幾啊。”
張道陵精於卜卦相術,卻看不透蕭雲的命格。
原本大漢覆滅後天下將三分鼎立,但蕭雲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格局——他竟有吞並群雄之相。
當蕭雲行至龍虎山時,張道陵驚覺天象異變:三顆紫微星黯然失色,唯見北方一顆紫微星大放光芒。
這異象令他匆忙出關,欲探明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壓製未來真龍天子。
細觀之下,張道陵發現蕭雲不僅身懷軒轅劍這等上古神器,更攜帶著大漢傳國玉璽。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年輕人已臻至法相境武道修為,神魂更是達到雷劫六重,遠超同齡翹楚,甚至許多千年老怪都難望其項背。
張真人謬讚了,看來您很看好在下?蕭雲表麵含笑,心中卻暗驚——玉璽之事從未外泄,這道人竟能洞悉,實在深不可測。
張道陵拂塵輕擺:若要正一道助你經略並州,須得拿出足夠誠意。”他心知軒轅劍雖強,但尚有九件神器流落各方。
眼下各大門派紛紛押注諸侯,蕭雲卻未獲任何聖地支援,優勢並不明顯。
十件道器,六十件靈器,權作見麵禮如何?蕭雲沉吟道。
自蜀山所得法寶甚豐,即便厚賜部將後仍有富餘。
更妙的是,他能融合異界煉器之法,將靈器提升為道器而不露痕跡。
張道陵目光一凝:此話當真?這些法器可非俗物能比。”他深知這份厚禮背後深意——正一道若受此饋贈,日後必與蕭雲氣運相連。
即便正一道底蘊深厚,也無力一次性提供十件道器和六十件靈器,更何況這些頂尖法寶在世間極為罕見,根本無法用尋常財物衡量其價值。
張真人,我絕非戲言。
若正一道願前往並州,我可減免部分賦稅,更願與你們共享氣運。”蕭雲語氣平靜。
各大宗門之所以願意輔佐一方勢力,正是為了爭奪氣運與功德。
當今天下群雄並起,疆域越廣,勢力發展越快,所能彙聚的氣運便愈發強盛。
氣運深厚之人不僅能趨吉避凶,感知危機,更會福緣深厚。
或許隨意漫步便能拾得珍寶,縱身躍入懸崖亦可發現前人遺藏。
好!既然蕭公子誠意相邀,貧道便代表正一道應下了。”張道陵凝視著蕭雲說道。
正一道遲早要選擇一方諸侯合作,以求弘揚道統,使道教如儒家般遍佈天下。
如今蕭雲主動前來,開出如此優厚的條件,他豈有拒絕之理?況且他對蕭雲也頗為看好。
多謝張真人。
這三件道器與二十件靈器權當定金,餘下的法寶半年內必定奉上。”蕭雲從戰神殿中取出法寶,神情誠懇。
這些法寶皆是他閒暇時所煉。
至於從蜀山帶回的法寶,他並不打算交出,那些獨特的煉體傳承更不會與他人分享。
貧道即刻遣人前往並州。”張道陵爽快應允。
得到張道陵的承諾,蕭雲心中暗喜。
有了道教坐鎮,佛教與其他教派便難以在並州蠱惑百姓。
他原以為張道陵會念及大漢舊情,畢竟其祖張良乃漢朝開國功臣。
但事實卻出乎意料。
蕭雲雖心存疑惑,卻未多問。
他不知當年漢高祖劉邦誅殺功臣,令張良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