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被呂玲綺撿回家 第50章
前二者雖出身寒門,卻武藝超群;後者雖為士族旁支,卻因之資進入她的視野。
得益於聚仙樓在武陵郡完善的情報網,三人的底細很快被摸清。
她決定先從黃忠入手。
史料記載這位老將有一獨子黃敘身患頑疾,如今黃忠已辭官尋醫,卻始終未能治癒愛子。
霍青桐深知,以蕭雲掌握的財力與情報資源,必能尋得神醫張仲景或華佗救治黃敘——這將成為招攬黃忠的關鍵籌碼。
艾姐,備禮。”霍青桐合上竹簡,我們即刻拜訪黃將軍。”
當一行人來到武陵郊外那座簡陋的木屋前,霍青桐不禁愕然。
誰能想到威震下的名將,竟住在如此樸素的居所?她整肅衣冠,朗聲道:末學後進霍青桐,特來拜謁黃將軍!
霍青桐話音未落,木門一聲自行開啟。
一位年約五旬的魁梧大漢邁步而出。
此人身材高大,眉宇間透著疲憊與憂慮,眼角已刻上細紋,兩鬢微霜,下頜蓄著濃密黑須,乍看頗有滄桑之感。
但那雙眼睛卻亮如星辰,透著一股不屈的堅毅——正是黃忠無疑!
以黃忠的武學造詣,本不該顯出這般老態。
奈何空懷絕技卻無人賞識,更兼獨子黃敘沉屙難愈,遍訪名醫皆束手無策。
眼見骨肉日漸消瘦,這鐵漢心中焉能不痛?重重打擊之下,才催得華發早生。
黃忠目光掃來時,霍青桐頓覺氣息一滯。
隨行護衛立即閃身上前,刀鞘半出緊盯對方。
察覺失態的黃忠連忙收斂氣勢——並非有意威懾,實乃雙方修為懸殊,即便尋常注視亦含威壓。
黃忠在此,當不起將軍之稱。
霍姑娘請。”他抱拳還禮,雖不知來意,仍將眾人引入廳中。
當年在荊州任偏將時,因性情剛直屢觸上官,最終被貶至邊陲小縣。
如今為照料病子辭官歸鄉,那頭銜反倒成了諷刺。
霍姑娘此來所為何事?黃忠開門見山。
請將軍出山,共抗外敵。”霍青桐直視老者雙眼,言簡意賅。
恕難從命。”黃忠搖頭,黃某辭官專為尋醫救子。”
令郎久治不愈,隻因未遇真國手。”霍青桐唇角微揚,將軍可知華佗、張仲景二位神醫?
自然知曉!黃忠握緊拳頭又鬆開,奈何神醫行蹤飄渺...
若我家大人能請來其中一位呢?
此話當真?黃忠虎目圓睜,尊駕究竟是......
聚仙樓東家,並州朔方郡守,定西將軍。”霍青桐傲然昂首,夠不夠分量請動神醫?提及蕭雲布設的酒樓情報網,她眼底閃過欽佩之色。
“若真如此,我相信你家大人定能找到那兩位神醫!隻要他能請來華佗或張仲景救我兒性命,隻要不違背道義,我黃忠願答應任何條件!”
黃忠眼中閃過希望,斬釘截鐵地說道。
聚仙樓的名聲他早有耳聞,這家酒樓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生意興隆,分店遍佈各地。
如今得知它竟是朔方郡郡守的產業,黃忠心中激動不已。
若對方肯相助,或許真能找到華佗或張仲景的蹤跡,兒子黃敘便有救了!
“近年來鮮卑與羌族屢犯並州,可惜並州人才匱乏。
我此次來荊州,正是為了尋訪名將。
以黃將軍的資曆與實力,若願前往朔方郡,我家大人願委以統帥之職,統領十萬新軍!”
霍青桐言辭懇切。
臨行前她與蕭雲商議過,對黃忠的安排便是讓他統領十萬步兵。
“好!既然郡守如此看重黃某,我願前往邊疆,會一會那些猖狂的異族!”
黃忠鄭重應下,神情振奮。
“歡迎將軍加入!我還會在荊州逗留幾日,但會立刻吩咐聚仙樓打探華佗與張仲景的訊息。”
霍青桐心情愉悅,收服黃忠後,她對招攬郭嘉等人更有信心了。
探望過黃敘的病情後,霍青桐命人送來珍貴藥材,又請了幾位醫術精湛的郎中為黃敘調理病情,隨後便繼續行動。
亂世將至,時機稍縱即逝,她必須爭分奪秒。
太史慈如今也在荊州任職,據聚仙樓的情報,他出身寒門,毫無背景,僅擔任低微的伍長一職。
然而太史慈性情固執,忠信戀家,僅憑權勢與金錢難以打動他。
好在他有一位年邁的母親,是他最牽掛的親人。
霍青桐決定從太史慈的母親入手,隻要說服老人家,以太史慈的孝心,必定會聽從母親安排,前往朔方郡。
趁太史慈不在家時,霍青桐帶著厚禮登門拜訪。
身為女子,她與老人家相談甚歡。
在她的甜言蜜語與細心照料下,不出七日,老人家對她愈發喜愛,透露了許多關於兒子的事。
當霍青桐談及並州邊疆飽受胡人侵擾,細數胡人與羌族的惡行時,這位深明大義的母親動容了。
得知邊疆急需人才,尤其是太史慈這樣的猛將,老人家當即表示會說服兒子前往邊疆保家衛國,而非在荊州虛度光陰。
在母親的堅持下,太史慈隻得辭去官職,跟隨霍青桐前往朔方郡抵禦異族。
因放心不下母親,霍青桐允諾讓太史慈帶著母親一同前往朔方郡。
太史慈心中或許認定是霍青桐蠱惑了母親,才讓老人家隨他四處漂泊,因而始終對霍青桐冷眼相待。
霍青桐卻渾不在意,隻是淡然一笑。
他對老婦人說的句句屬實,待到並州邊陲,一切自見分曉!
荊州境內有一座聲名顯赫的潁川書院,由幾大世家豪族聯合創辦。
這所學府堪稱謀士搖籃,郭嘉、戲誌才、荀彧、許攸、程昱等三國頂尖謀士皆出於此。
潁川書院坐落於風景如畫的潁川郡山麓,青磚黛瓦的建築群氣勢恢宏,飛簷翹角間雕梁畫棟,彩繪壁畫流光溢彩。
某處涼亭內,郭嘉正與摯友戲誌才
**
言歡,忽見書童匆匆跑來。
郭師兄,有位貌美姑娘尋你!書童擠眉弄眼地打量著郭嘉。
竟有女子尋我?郭嘉撚著酒盞喃喃自語。
戲誌才頓時來了興致,拽起郭嘉便走:好個奉孝,竟藏著這般
**
韻事!
此時書院門前,霍青桐正凝望著這座青史留名的學府。
鵝黃羅裙隨風輕揚,勾勒出玲瓏曲線,襯得她英姿颯爽又明豔動人。
這般絕色引得路人頻頻側目,恰被出門的郭嘉二人撞見。
那姑娘約莫二十出頭,眉目如畫卻自帶英氣,宛若雪中寒梅、霜裡秋菊,直教郭嘉看得怔住,直到被戲誌才肘擊纔回過神來。
咱們的
**
才子莫不是動了凡心?戲誌才揶揄道。
郭嘉搖頭輕笑:此女氣度非凡,當真巾幗不讓須眉。”
二人說笑間走向霍青桐。
雖未謀麵,但霍青桐早已通過聚仙樓的情報認出左邊那位灑脫不羈的清瘦青年正是郭嘉。
在下潁川郭奉孝。”郭嘉執禮相問,不知姑娘因何見召?
霍青桐抱拳還禮:霍青桐久慕郭公子大名,今日特來拜會。”這般落落大方的舉止,令兩位名士皆是一怔——當世閨秀鮮有如此磊落之人。
“姑娘怎會認得在下?郭某可不覺得自己有這般名聲。”
郭嘉麵露疑惑。
“郭公子不請我坐下敘話嗎?這位是?”
霍青桐目光轉向戲誌才,笑意盈盈。
“此乃摯友戲誌才,姑娘請隨我來。”
郭嘉側身引路。
原來此人便是戲誌才!傳聞中智謀超群,與郭嘉不相伯仲的奇才!
霍青桐細細打量,見其溫文爾雅,舉止謙和,隻是麵色略顯蒼白,似有隱疾。
三人行至幽靜石亭,霍青桐衣袖輕拂,石桌上頓時現出數壇美酒與玉杯。
“女兒紅,五糧液!竟是聚仙樓的珍品!霍姑娘好大手筆!”
郭嘉眼前一亮。
這些佳釀價值連城,縱是他這般好酒之人也難得痛飲,未料霍青桐隨手便取出數壇。
二人對視一眼,對此女身份更生好奇。
“酒水管夠,二位公子日後若想暢飲,儘管尋我。”
霍青桐執壺斟酒,眼波流轉。
“咳...霍姑娘今日前來,想必另有要事?”
郭嘉以袖掩麵,岔開話題。
見他耳根微紅,霍青桐暗自莞爾。
這時代的名士倒也有趣,三言兩語便會羞赧。
儒家禮教森嚴,女子鮮少拋頭露麵,更顯她此刻特立獨行。
“久聞潁川書院英才輩出,今日想向二位討教。
雖為女流,亦想見識當世俊傑的真才實學。”
她眸光驟亮,言語間鋒芒隱現。
自踏入這風雲激蕩的亂世,她胸中豪情愈熾。
誰說女子不能建功立業?她偏要在這男權鼎盛的時代,為天下女子闖出一條新路!
郭嘉與戲誌才相視而笑。
書院翹楚自有傲骨,卻從未遇過女子當麵挑戰。
“姑娘既有此雅興,我等自當奉陪。”
戲誌才執盞淺酌。
“不知二位如何看待當今天下大勢?可曾預見大漢氣運?”
霍青桐指尖輕叩桌案,語帶玄機。
郭嘉神色一肅:“姑娘慎言。
大漢雖不複鼎盛,根基猶在,斷不會......”
話音未落,忽聞遠處鐘鳴悠揚,驚起滿庭雀鳥。
麵對這個敏感話題,他們怎敢輕易開口議論?如今畢竟仍是大漢的天下,忠於漢室的臣民不計其數。
若這番言論被人聽見傳出去,那可是要掉腦袋的重罪!
眼下的局勢,眾人心照不宣。
有些事心裡明白就好,萬萬不可說出口來。
嗬,原來潁州書院的天驕也不過如此!真是徒有虛名。”霍青桐眯起眼睛,語帶譏諷。
她就是要逼郭嘉、戲誌才與她論辯,一較高下!
霍姑娘此言未免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