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152章 謀劃冀州
「哈哈哈!」
沮授坦蕩一笑,道:「將軍笑言爾!」
「在其位,謀其職。」
「韓使君請授為冀州彆駕,授就要做好冀州彆駕之事。」
曹性又期待地問:「若他日某敗韓馥,先生可投?」
沮授聞言,卻是沉默不語。
曹性見狀,眉頭微皺。
這些大才的心思還真是讓人有些難以捉摸。
也不回答行,也不拒絕。
吊著自己?
看著沮授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曹性目光移向眾文武。
戲忠率先笑著說道:「主公,可讓文和將那二千七百餘騎領來此地了。」
「不錯!」
李儒點點頭,道:「欲謀冀州,則必有騎兵。」
徐榮和華雄聞言眼中頓時冒光。
他們可是非常想帶騎兵衝殺的。
徐晃也是麵露嚮往之色。
「嗯!」
曹性點點頭,看向一旁的侍從:「左右!」
侍從趕忙上前抱拳:「主公!」
曹性命令道:「傳某令,讓賈詡派人將長安所有騎兵領來此地。」
「諾!」
侍從恭敬地應了一聲,轉身離開大廳。
曹性微微點頭,沉吟道:「韓馥請某領一萬大軍助他破敵,諸位怎麼看?」
華雄頓時氣憤道:「一萬大軍怎麼可能破敵?韓馥老兒不安好心,依俺看,不如我們直接帶大軍攻打魏郡。」
「若是占據魏郡,我們就能得冀州之糧,再招募十萬大軍,直接剿滅公孫瓚和袁紹。」
他說完,麵露期待之色地看著曹性。
徐榮徐晃張揚三人則是皺眉沉思。
他們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這些弄政治的讀書人很多事情其實心知肚明。
甚至時時刻刻都在使用陰謀詭計。
包括自家主公和幾位先生,時時刻刻都在用陰謀詭計謀劃利益。
李儒看向華雄,淡然一笑:「這隻是表麵的,我們自然不可能隻帶一萬人馬。」
「且儒以為,韓馥也會讓冀州大將同我們一同麵對公孫瓚或袁紹。」
「不然我們大軍在冀州治下,他們也不安心。」
「不錯!」
戲忠笑著點點頭:「我們至少要領三萬大軍前往冀州。」
「啊?」
華雄摸了摸腦袋:「韓馥會讓我們領那麼多兵馬在冀州?」
「哈哈!」
戲忠哈哈笑道:「就算我們大搖大擺領兩萬兵馬前往冀州之北迎戰公孫瓚,韓馥也不會說什麼,也不敢說什麼。」
「我們助他迎敵,總比和他成為敵人好。」
「韓馥此人雖然懦弱,但可是個聰明人。」
華雄聞言頓時瞪大眼睛,他喜道:「那我們何不直接調五萬大軍前往冀州之北?然後攻取钜鹿趙國,再以河內上黨直接圍困韓馥,韓馥必然敗亡啊!」
李儒沉聲道:「鄴城至少還有一萬大軍,趙浮有一萬大軍,程奐有一萬大軍,那個高覽和蔣奇手中也有一萬大軍。」
「也就是說,韓馥麾下還有四萬大軍。」
「若是我等如此,韓馥收攏兵馬守鄴城,鄴城城高牆厚,恐怕三年五載我們也破不了鄴城。」
「何況還有公孫瓚袁紹乃大敵,此不妥也!」
華雄眉頭也皺了起來:「韓馥有四萬大軍?」
說實話,四萬大軍,還確實難打。
戲忠看向華雄,淡笑道:「若不是韓馥不知兵事,不喜兵事,且去歲討董他冀州損耗數百萬石糧草,恐怕冀州早有十萬大軍。」
「眼下嘛」
戲忠麵帶笑意地停頓一下,繼續開口:「韓馥要對付那麼多敵人,招兵買馬也來不及了。」
李儒淡淡開口:「不得不說,韓馥確實是個蠢材。」
徐晃皺眉道:「若是如此,我們去迎戰公孫瓚他們不是中了冀州的詭計?」
「詭計?」
「他們要使什麼詭計?」
華雄麵色有些憤怒。
徐晃對華雄解釋道:「恐怕是借刀殺人!」
戲忠卻是笑道:「此驅狼吞虎也!」
「驅狼吞虎?」
徐晃有些驚訝地看向戲忠。
戲忠摸著胡須點點頭,笑著開口:「假使我們大軍與公孫瓚大軍全部集結於中山某地開戰,韓馥便可調兵重新奪回河間等地。」
「袁紹同如是,甚至韓馥可調兵直接攻取渤海。」
「而我等與公孫瓚或袁紹對峙時,韓馥便可在魏郡招兵買馬,養精蓄銳,以及厲兵秣馬。」
「公孫瓚袁紹皆強敵也!」
「故韓馥與冀州文武也放心讓主公領兵前往冀州腹地。」
「原來如此!」
華雄一臉明悟地點點頭,開口道:「怪不得韓馥這老兒敢讓主公帶兵前往钜鹿,還是帶數萬兵馬,原來他們不安好心。那我們怎麼辦?」
「對啊!」
徐榮點點頭,擔憂道:「那我們不是中了他們奸計嗎?」
李儒笑著搖搖頭:「若是韓馥為明主雄主,我等確實會中其奸計。但若是韓馥非明主,我等前往冀州,則大利也!」
徐榮好奇道:「先生有妙計?」
李儒微微一笑,不緊不慢道:「我軍占據上黨,如此可從上黨出兵冀州等地。」
「古之強秦與趙國交戰,便是從上黨出兵趙國。」
「所以我等有了上黨,可安心占據冀州之趙國钜鹿兩地。」
「進可攻,退可守。」
「河內還有我等數萬兵馬,韓馥必不敢輕舉妄動。」
「或者說無論如何韓馥都不敢背刺我等。」
「我等安心占據钜鹿趙國即可。」
徐晃聽了讚道:「先生此計高明,若是如此,我等以助韓馥之由占據钜鹿趙國,不但可順利奪取兩地,還出師有名。」
「哈哈哈!」
李儒笑著點點頭,沒有繼續說話。
曹性也是笑容滿麵的點頭。
和韓馥結盟,本就是有這種打算。
韓馥自己對付不了那些敵人,讓他們相助就是必然了。
但誰笑到最後,就看哪邊謀劃更深了。
就在眾人繼續交談時,外麵傳來侍從的聲音。
「報~」
「主公,長安有訊息傳來。」
很快兩名探馬來到縣庭中。
眾人也是將目光移到兩名探馬身上。
兩名探馬看向曹性,其中一名探馬抱拳拜道:「主公,賈先生傳來訊息。」
說著他將懷中的匣子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