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154章 曹性見韓馥
曹性拍馬來到韓馥等人前方,拉停了馬兒,笑道:「韓冀州,彆來無恙乎?」
「額~」
韓馥遲疑了一下,也是扯出一抹笑容:「老夫倒是還好,隻是近來冀州內憂外患,倒是麻煩曹將軍了。」
曹性不以為意地開口:「你我盟友,自當守望互助。」
隨即話鋒一轉,氣憤道:「隻恨公孫瓚袁紹兩賊子,竟謀韓冀州之冀州,真小人也!」
「唉~」
韓馥點點頭,臉色也變得憂傷。
曹性好似想到了什麼,提醒道:「對了,袁紹回了渤海,他可能會謀取韓冀州的安平清河等地,當讓程奐將軍小心謹慎啊!」
「嗯!」
韓馥認可的點點頭。
他自然派人去叮囑程奐了。
韓馥揮手示意道:「曹將軍,州牧府已備宴,請曹將軍州牧府一敘。」
曹性婉拒道:「公孫賊子狂妄,某便不入城了,直接繞道前往中山迎戰公孫瓚。」
他可沒有帶著幾十人幾百人去彆人大本營的習慣。
而韓馥肯定不會讓他麾下幾萬大軍進入鄴城。
所以去州牧府就沒必要了。
韓馥見了微微點頭,他自然理解曹性。
雙方局勢不明的情況下他自己都不敢孤身去彆人大本營。
曹性又輕聲道:「韓冀州,可否借一步說話?」
「這?」
韓馥眉頭緊皺。
曹性的武藝要殺他,恐怕輕輕鬆鬆啊!
「哈~」
曹性輕笑道:「你我盟友,曹某不可能對韓冀州動那種心思的。且你我如此距離,要是曹某有心,恐怕他們也擋不住曹某。」
韓馥皺眉沉思,隨即微微點頭。
曹性笑著拍馬走向一旁。
韓馥拉著馬兒跟了過去。
曹性見眾人都在不遠處,笑著轉身看向韓馥。
一臉真誠地看著韓馥的眼睛,壓低著聲音開口:
「韓冀州,恕曹某直言,冀州之地,恐怕韓冀州守不住,今曹某已為韓冀州請了司徒之位。」
「且張揚張稚叔韓冀州也見了,他在某麾下很好,某可保韓冀州一家平安。」
「同樣,可保韓家地位。」
「甚至某也讓韓冀州兼任禦史中丞,無論韓冀州是打算在朝廷做官,還是為某做事,全憑韓冀州心願。」
「對了,司徒授印與禦史中丞授印,某已準備好,韓冀州隨時可取。」
韓馥聞言,心頭巨震。
他瞪大著眼睛看著曹性。
他此刻甚至想直接獻冀州給曹性。
但他思前想後,卻還是沒有開口。
事關重大,還是要和眾人商議一番。
曹性一直直視著他,溫和地笑著對他點點頭。
良久,韓馥緩緩開口:「容韓某思之!」
曹性也不說話,又對著韓馥點點頭。
兩人走向各自隊伍前方。
曹性朗聲道:「韓冀州,如此,曹某這便去迎戰公孫瓚。告辭!」
韓馥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點點頭,抱拳道:「告辭!」
一旁的戲忠見狀,心中一動。
他瞭解韓馥,看來韓馥和主公說了兩句,已經心動。
這樣自己是不是可以直接勸韓馥讓冀州了?
要是韓馥讓了冀州,主公就不用帶兵去占據钜鹿趙國。
直接成為冀州牧,比一步一步謀劃要簡單得多,也能提前做很多準備。
想到這,他有些興奮。
確實是如此,比起主公帶兵去迎戰公孫瓚和占據钜鹿趙國,若是直接擁有魏郡就太好了。
現在魏郡至少有幾百萬的糧草。
眼下魏郡的糧草養兵十萬絕對沒問題。
主公本來近幾年就不缺糧草,要是占據冀州的魏郡,可以輕輕鬆鬆養數十萬大軍。
「告辭!」
曹性再次對著韓馥等人笑著點點頭,轉身離開。
韓馥深深地看了看曹性的背影,隨後轉身朝著城門而去。
「主公,屬下以為眼下可勸韓馥讓冀州。」
才走出五裡,戲忠便拍馬來到曹性身旁。
「哦?」
曹性驚訝地看向戲忠:「誌才之意?」
戲忠笑著點點頭,自通道:「若不是主公傳言袁紹取冀州會殺韓馥,韓馥可能早已讓了冀州。」
「眼下韓馥的局麵更加艱難,而司徒和禦史中丞的位置也給韓馥留了,他沒道理不獻冀州給主公。」
曹性聞言眼中一亮:「有道理有道理!」
戲忠看了看張揚,又笑著繼續說道:「稚叔若隨忠走一趟,韓馥定然更加堅定。」
「有道理有道理!」
曹性一臉認可地點頭,看向一旁的張揚:「如此,稚叔陪誌才走一趟了?」
「諾!」張揚笑著點點頭。
戲忠繼續分析:「忠直接帶著禦史中丞印信與司徒印信,韓馥投則必然。」
曹性笑容滿麵地點著頭:「有道理有道理!」
與此同時,韓馥將冀州眾文武召集到後堂商議。
後堂。
此刻韓馥坐在主位,眉頭微微皺起,臉上依舊帶著些許憂愁。
麾下文武則是一臉擔憂地看著韓馥。
實在是他們的使君和曹性說了幾句話之後,使君就好像多了很多心事一樣。
閔純率先抱拳問道:「主公召我等前來,可有要事?」
韓馥看了看閔純,又看了看眾人,沉吟道:
「冀州強敵環視,老夫無力治冀州,欲讓冀州於曹性,諸位以為何如?」
「什麼?」
「不可!」
「不可啊使君,萬萬不可啊!」
「冀州那麼富饒,怎麼可以讓冀州?」
「使君切莫如此啊!」
眾人大驚失色。
「主公!」
李厲抱拳沉聲道:「我冀州有錢有糧,眼下訊息傳來,曲義即將斷糧,而黑山賊也被高蔣兩位將軍打到涉縣。冀州內憂即將解之,主公怎可投曹?」
耿武點頭附和道:「是啊主公,曹性不過一黃口孺兒,歲不過弱冠,怎配統冀州?」
韓馥皺眉道:「曹性此次前往中山,必然要占據趙國钜鹿兩地,如此我魏郡孤立無援。」
「爾等雖說公孫瓚袁紹缺糧,但他們二人必然要攻取冀州郡縣。」
「有那些郡縣,他們以戰養戰,也不會太過缺糧。」
「而曹性呢?他有兵有糧,更是占據大義。」
「他曹性要攻打某,可以聖旨。」
「河內上黨兩郡為其所據,若再有趙國钜鹿安平清河之失,老夫又怎麼麵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