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188章 改進投石車
「破了青州黃巾,則青州黃巾西逃。」
「他們必逃入兗徐兩地。」
「而劉岱此人,無能之輩,曹操為主公之犬馬。」
「如此主公取兗州易如反掌。」
「徐州陶謙更是無能之輩,其兩個嫡子也是胸無大誌。」
「主公取徐州比取兗州都簡單。」
「至於豫州,哈哈哈。」
「不是攸說,主公大軍一至,豫州頃刻間望風而降。」
「如此,主公可速定中原。」
「占據中原,主公上可攻河北,下可望荊揚。」
「甚至可以揮兵三輔甚至雍涼益州。」
「大業可成矣!」
「好!」
袁紹聞言,滿臉含笑。
如今青州確實不能繼續讓黃巾荼毒。
畢竟眼下青州算他暫時的根基之地。
而渤海又距離青州有些遠,還要麵對曹性的數萬大軍。
要是大軍被破了,他哭都來不及。
關鍵他的家眷都在南皮。
特彆是他的愛子愛妾都在南皮。
很是危險。
其實他早擔憂著南皮的家眷了,如今麾下謀士既然這樣說,他自然不想繼續在渤海和曹性糾纏。
「善!」
袁紹笑道:「如此,便速速派人前往渤海,讓顏良文醜他們帶著南皮兵馬來青州。」
「諾!」
南皮南門城牆上,高乾看著城外的曹軍緩緩撤走,沉重的心情微微一鬆。
他知道,再這樣下去,他們南皮要麼被破,要麼就是高城的兵馬被引來這裡然後被曹性攻打。
曹性兵多,還有騎兵。
關鍵曹軍裝備還比他們的士卒好,顏良和曹軍交戰幾次都打不過。
而他們的主公已經占據青州。
繼續在這裡明顯不可行。
想到這,他當即看向一旁的親衛。
「左右!」
「將軍!」
他的親衛趕忙來到他麵前抱拳行禮。
高乾看向他的親衛,吩咐道:
「派人告知主公,曹性對渤海誌在必得,南皮恐怕守不了多久。」
「若是可以,讓主公以顏良文醜領大軍直接來南皮,護送我等家眷撤離渤海。」
「諾!」
他的親衛應了一聲,轉身大步離開。
高乾看著親衛的背影消失在視線,微微點頭,目光再次看向城外不遠處的寨壘。
曹性的大軍和主力就在城外不遠處的寨壘那裡。
他有心帶兵去襲營,但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曹性兵馬太多,他襲營占不到什麼便宜。
要是一個不好,襲營的兵馬被滅了就更艱難了。
十月十五,傍晚。
南皮南門外三裡的曠野上,曹性正帶著沮授等人觀看改進的投石車。
眾人一臉好奇地看著前麵不遠處的十多架投石車。
看起來和普通投石車沒多大樣。
他們聽說這幾天主公讓匠作營的士卒打造這個用牛筋和馬筋改動過的投石車,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隨著三十多個人圍著一架改進過的投石車開始搗鼓。
眾人目光也是被吸引。
「放!」
「嗖~」
隨著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
破空聲也響了起來。
「轟隆~」
一道巨響傳出。
「什麼?」
「這?」
眾人看著飛出很遠的石塊,眼中滿是震驚。
沮授等人更是瞪大著雙眼。
這高度,這射程,完全可以投到城牆上了啊!
「主公,此投石車,投石距離,授猜測有兩百步啊!」
沮授一臉驚喜地看著曹性。
要知道,普通投石車不過五十到一百步之間。
主公改進的投石車竟然可以投接近兩百步。
絕對是攻城利器啊!
「哈哈哈!」
曹性笑著點點頭。
「報~」
不遠處一名士卒跑了過來,他高喊道:
「主公,一百八十八步!」
「再來!」
曹性點了點頭。
隨著其他幾架投石車開始投石。
「嗖~」
「嗖~」
「嗖~」
幾道破空聲先後響起。
「轟隆隆!」
「轟隆隆!」
遠處灰塵再起。
轟鳴聲也隨之傳來。
眾人瞪大著眼睛。
眼前的投石車竟然都有這種效果?
要是投火石到城中。
城牆裡麵的建築物都要被火燒起來啊!
恐怖。
「報~」
「主公,二號一百七十二步。」
「報~三號一百九十步。」
「報~」
「七號兩百步!」
「兩百步?」
李儒吞了吞口水。
兩百步啊!
「善!」
曹性笑著大讚道。
現在的一步是左右腳各走一下纔算一步。
兩百步,差不多是三百來米。
絕對的恐怖如斯了。
郭嘉笑著開口:「眼下南皮城中士卒早已將士疲敝,若以此投石車攻城,三日可破南皮。」
「不錯!」
沮授摸著胡須讚道:「若以此投石車攻城,可破之。」
主要還是目前這個投石車太少,不然要是有個好幾十架,他們有信心一日破城。
畢竟在對麵震驚害怕的當天強攻,是最容易破城的。
「如此,翌日我等以此投石車強攻,爭取三日破了南皮。」
曹性滿意地點點頭。
繼續對著匠作營的士卒叮囑一番,曹性便領著眾人回到大帳用膳。
畢竟今天他們也是看了一天士卒佯攻。
到現在也餓了。
與此同時。
高城的顏良等人也是收到了袁紹的來信。
逢紀看完了信,眼中一喜。
他抬頭看向眾人,開口道:
「主公讓我們護著南皮的家眷和兵馬前往青州。」
顏良眉頭一皺,道:「那我們不和曹**戰了?」
辛評輕笑道:「曹軍勢大,眼下我等已打算助主公謀取中原。有了偌大中原,主公霸業可成。」
「謀劃中原?」
眾武將頓時大喜。
要是主公取了中原,那霸業就成了啊!
雖然中原是四戰之地,但於他們而言,這纔是好地方。
上攻河北,下打南方。
韓猛興奮道:「那我們速速回青州。」
逢紀看了看眾人,沉吟道:
「眼下曹性對南皮圍三闕一,圍三闕一,未圍城那道門外或有伏兵。」
「但城外多是平原,加之我等這裡有一萬餘大軍。」
「如此南皮東門應無伏兵。」
「但曹性有騎兵,為以防萬一,我等還是小心謹慎。」
「如此,某以為可讓南皮兵馬夜間離開南皮,而後我等接應。」
「再於半路設接應兵馬,如此可安然無恙回青。」
「並且還要派遣大將於半路設伏,防止曹性大軍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