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214章 處理流民
不得不說,眼下冀州流民確實成了一個問題。
「諸位,爾等以為流民如何處理?」
曹性好奇地看向眾人。
「咳咳!」
戲忠咳嗽了一聲,輕聲道:
「主公,流民我們當收下。並且還要養活他們。」
「咳咳!」
他說完後又咳嗽一聲。
曹性皺眉道:「誌才,你的身體?」
戲忠淡然一笑:「老疾罷了,無妨!」
曹性看著臉色有些蒼白的戲忠,沉吟道:
「誌才先回去休息,這些事情我等處理即可。」
「想來過幾日華神醫也來了,可以讓他給汝好好看看。」
戲忠輕笑著搖頭道:「主公,真的沒事。」
「咳咳!」
說完他又咳嗽了一聲。
「你這還沒事?汝要多學學奉孝啊!在家休息不好嗎?左右!」
曹性無奈地搖了搖頭,對著一旁的侍從喊了一聲。
「主公!」
侍從趕忙上前。
曹性看向侍從,命令道:
「帶誌纔回去休息,讓醫師給誌纔看看先。」
「諾!」
侍從恭敬地點點頭,走向戲忠。
恭敬行禮道:「先生,請!」
「如此,也好!」
戲忠見自家主公態度堅決,也沒有堅持。
起身對著曹性叮囑道:「主公,流民一定要留在冀州啊!」
「放心吧!」
曹性笑著搖搖頭。
審配見戲忠離開堂中,卻是對著曹性皺眉開口:
「主公,我冀州不缺人。」
「這流民留在冀州,隻會損耗我冀州錢糧。」
「特彆是若是流民有大量傷亡,容易引起疫病。」
「配以為,當驅逐流民。」
「主公!」
田豐麵色有些凝重,抱拳鄭重道:「正南言之有理。」
「今冀州流民麇集,恐生疫病。」
「更兼可能有各諸侯之奸細混跡其中,風險甚巨。」
「我等當遣精兵,於各要道設卡。」
「驅其往中原、青州之地,遲則生變!」
「不可!」
一旁的沮授卻是微微搖頭,寬大的衣袖隨之拂動。
他臉色有些凝重,沉聲道:
「正南元皓此言,恐增怨懟,更損主公之仁德之名。」
「且驅之不易,還易生變。」
「若他們被鄰州勢力利用,後患無窮。」
「授以為誌才言之有理,我等當收留這些流民。」
「授以為,可開倉放賑,設粥棚,立營區。」
「先穩住人心,他日再徐徐圖之。」
他的語氣溫和,當然,臉上也有些憂慮。
流民問題確實是有影響的。
來了流民,冀州就要出糧養著。
要是天下所有流民都往冀州跑,冀州糧食再多也不夠。
並且流民多了,混亂就多了。
李儒眼睛眯起,看了看曹性,又看了看幾人。
他沉聲道:「徐徐圖之,也非萬全之策。主公行仁義,恐也不願驅趕流民。依儒之見,不若……」
他頓了頓,清瘦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不若精選其中青壯編入行伍,餘者……將其引入上黨,甚至是並州。」
「不可!」
沮授立即搖頭皺眉,緩緩開口:
「主公坐擁冀州,人口數百萬。」
「更有三輔與河東河內之地,眼下主公治下人口近千萬。」
「根本不缺青壯士卒。」
「主公若要招兵,從冀州招兵很容易,從長安招兵也不難,沒必要要那些混亂之人為兵士。」
「最好找良家子為主公麾下之兵,如此那些士卒對主公才夠忠誠。」
「今主公威震天下,當以仁義布於四海。」
「數萬流民,主公養之不難。」
他轉向曹性,慷慨激昂地提高聲音道:
「主公,救助流民,利於主公仁義之名傳於天下。」
「區區數萬流民,主公可輕易養之。」
審配田豐李儒聞言,也沒有繼續開口。
甄儼等人則是緘口不言。
他們覺得這事還是主公和那幾位先生去商議的好。
曹性笑著開口:「諸公之言,皆有道理。」
他的聲音不高,卻讓眾人都屏住了呼吸。
曹性繼續開口:「然,驅趕,失民心。」
「純賑,亦不可行。」
「擇其精壯為卒,也沒必要。」
「某以為,可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
眾人微微一愣。
以前可沒聽說過什麼以工代賑。
當然,主公的這句話也不難理解。
就是與其白養他們,不如讓他們做事給他們錢糧。
當然,這種做法以前也有類似的。
隻是沒有以工代賑這個詞。
西周宣王時期有召集流民修築城牆的做法。
而春秋時期的管仲則是在災年雇傭流民窮民修築樓閣。
曹性見眾人思考,他笑著繼續開口:
「出兵講究兵貴神速,若是道路寬敞,這速度自然快。」
「而冀州不少河道亦要修繕。」
「同樣,某治下各重地城池同樣需要修繕一番。」
「如此」
「某意讓這些流民修築某治下道路、城牆以及河道。」
「同樣,今後的降卒亦要讓他們做這些事。」
眾人聞言,頓時眼冒精光。
「主公英明,授以為以工代賑乃絕妙之計。」
沮授當即起身附和。
反正主公數年內不缺糧。
而冀州糧草養十萬大軍絕對還有數百萬石剩餘。
十萬大軍,一年兩百萬石糧草。
而主公的冀州一年甚至能有四百萬石糧草的稅收。
去歲冀州養二十萬關東聯軍。
而如今這情況,算下來主公在冀州養的兵馬還沒有十萬。
糧草絕對足夠。
畢竟主公的十萬大軍是長安董卓存的糧草養的。
冀州的糧草完全足夠養二十萬大軍。
不過估計來年主公會繼續招兵買馬。
畢竟主公麾下戰將已經多了起來。
糧草足夠,自然要多養些兵馬。
雖然說兵在精不在多,但兵多了精兵自然也會多。
眾人也是微微點頭。
以工代賑還行。
隻要不是給那些流民白吃白喝就行。
要是給他們白吃白喝,那所有人都願意當流民了。
這可不是治理和處理之道。
「以工代賑,豐以為可。」
「進以為可!」
「好!」
曹性笑道:「便以工代賑!」
他又看向眾人:「至於具體怎麼做,諸位可酌情處理。」
沮授當即附和道:「漳水河道年久失修,冀州各地不少河道同樣需要修繕,如此方便灌溉。」
「魏郡通往钜鹿的官道,崎嶇難行,商旅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