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276章 裡應外合
卻沒有趙雲的一合之敵。
嚴綱見狀,無奈停下迎上趙雲。
他的親衛在他一旁護衛。
「當!」
兩人瞬間交戰。
隻是馬兒才錯開,後方的華雄就已經大笑著迎上。
嚴綱再次迎上華雄。
「當當!」
武器碰撞間,他們再次錯開。
趙雲已經圍在另一側。
而這時許褚也已經殺到。
嚴綱強忍疲憊迎上許褚。
許褚眼中露出一絲喜色。
他高高揚起手中大刀。
「當!」
巨響傳出,嚴綱長槍直接被一擊擊飛。
許褚反手揮舞大刀來到嚴綱脖頸處。
卻也停在了嚴綱脖頸處。
嚴綱看著麵前的大刀,眼中閃過一絲苦澀。
緊跟著許褚用刀背將他拍落下馬。
旁邊的士卒趕忙將嚴綱捆了起來。
許褚滿意地點點頭,他笑著看向趙雲和華雄,道:
「生擒敵將,乃你我三人之功。」
此刻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嚴綱的戰馬沒有趙子龍的照夜玉獅子快,然後又被華雄追上,想必是跑不了的。
他來了就是搶功了。
趙雲不以為意的笑了笑,華雄也沒說什麼。
畢竟他知道本來是趙雲的功勞,他相當於也是分功勞的。
趙雲笑著看了看許褚和華雄,點頭道:「甚好!」
許褚見趙雲如此大度,頓時對趙雲心生好感。
這趙子龍長得如此俊朗,武藝也如此強,能力也不錯,為人還如此坦率,不錯。
自己或許可以好好和這個趙子龍結交一番。
想到這,許褚笑著對趙雲點點頭。
趙雲同樣笑著對許褚點點頭。
華雄看著兩人的模樣,無語地率先離開。
隨後趙雲和許褚雙馬並行朝著戰場而去。
他們來到戰場,戰場上的士卒已經在打掃戰場。
而自家主公正和一眾文武在不遠處等待。
他們趕忙朝著曹性等人而去。
來到曹性麵前,他們翻身下馬。
抱拳拜道:「拜見主公!」
「哈哈哈,仲康子龍免禮!」
曹性滿意地看著麵前自家的兩個英武大將。
這次大勝公孫瓚,他很是高興。
而自家的大將大多都表現良好。
特彆是生擒嚴綱,這也是大功。
嚴綱是公孫瓚麾下的大將,有勇有謀,帶騎兵也有一套。
要是招降此人,也是多了一員大將,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謝主公!」
兩人恭敬地站在一旁。
曹性繼續開口:「此戰爾等皆有大功,功勞賦已登記在冊,他日論功行賞。」
「謝主公!」
兩人笑容滿麵。
沮授笑著說道:「主公,此戰我軍的降卒恐有一萬餘人,其中戰馬恐有兩千匹。」
「不錯!」
郭嘉興奮道:「主公本有三千騎兵,蘇雙張世平又買到兩千戰馬,想來年底還有些許戰馬。加上這兩千戰馬,主公可組建近萬鐵騎。」
眾人聽到這話也是笑著點點頭。
其實嚴格來說主公是有四千騎兵的,但是每個將領麾下分走五十左右的親衛騎兵,差不多也分走了一千匹戰馬。
要是每個將領麾下的親衛騎兵也算上,主公目目前是相當於有了四千騎兵。
現在鄴城有兩千餘匹戰馬,這裡也有兩千餘匹戰馬,又可以組建四千騎兵。
可以說主公是越來越好了。
等主公占據幽州,養兵三十萬沒有問題,大軍速取青並兩州,數十萬大軍直接殺入中原,中原可定。
然後西涼也不難取。
益州的漢中也被奪下。
平定天下可謂是越來越近了。
當然,想法是美好的。
畢竟現在連幽州都還沒奪取。
當天晚上,薊縣。
閻柔和鮮於銀兩人帶著兩萬大軍圍在城外。
薊縣鄒丹不過四千餘人,麵對兩萬多大軍,鄒丹隻敢守城。
但此刻的閻柔已經穿好盔甲,領著一萬人馬在在北門嚴陣以待。
西門的鮮於銀同樣如此。
他們在薊縣日久,自然有內應。
也是打算來個裡應外合。
守城將士最怕裡應外合。
公孫瓚雖然兵強馬壯,但他匆忙麵對曹性,絕對防不了他們在薊縣的裡應外合。
他們從探馬口中得知曹性和公孫瓚對峙,如今這情況公孫瓚已經被曹性十萬大軍拖住。
他們知道,如果他們能大破薊縣,公孫瓚大後方遭遇破城,絕對是將無戰心士無戰意。
到時候公孫瓚或許被曹性大敗。
如此他們也算為自家故主報仇。
此刻無論是閻柔還是鮮於銀,都安靜地在營中等候。
時間流逝。
寅時,城中忽起大火。
隨之而起的是城中的喊殺聲和交戰聲。
看著城中火光衝天,城外的閻柔和鮮於輔滿臉興奮。
他們知道,大事可成。
「殺!」
「殺啊!」
北門閻柔營寨,火把照亮了整個營寨,他高聲呼喊,他身後的將士也跟著呼喊。
那些將士在閻柔的命令下扛著雲梯就朝著城下而去。
而西門的鮮於銀則是安靜等待。
寅時二刻,城門傳來聲音。
緊跟著城門口出現縫隙,隨著縫隙越來越大,鮮於銀興奮地帶著士卒朝著城門口衝去。
「殺!」
鮮於銀騎在馬上,一馬當先,身後親衛和大量士卒緊隨其後。
他們一窩蜂的朝著門口而去。
鮮於銀剛好到門口,門口也已經開啟。
他直接帶兵衝了進去。
他見人就砍,大軍很快殺入城中。
鄒丹得知有敵軍內應,帶著兵馬護送著公孫瓚的家眷就朝著東門離開。
半路遇到伏擊,他親自斷後。
隻帶著數百人和公孫續等公孫瓚家眷逃了出來。
鄒丹不敢停留,直接帶著人馬朝著涿郡而去。
畢竟他的主公說過,如果幽州要防守,那薊縣和右北平都不如易京。
畢竟易京城高牆深,周圍還有河流。
翌日早上,曹性直接率領大軍朝著涿郡進發。
大軍浩浩蕩蕩。
而公孫瓚已經來到涿郡陽鄉北十裡外的樹林旁。
此刻他們正在休整,士卒和馬兒都在旁邊飲水。
眾人都是滿臉汙漬。
公孫瓚正和田楷等人在河邊用冷水洗臉。
收攏兵馬發現步卒少的可憐,隻有兩千餘步卒。
而騎兵倒是還好,除了四百白馬義從,還有兩千三百餘騎兵。
當然,公孫瓚則是滿臉頹廢。
三萬大軍,一戰之後隻有三四千兵馬。
可以說是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