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287章 懦弱之舉,我絕不姑息
「同樣,有過,某必罰之。」
「田監軍,告訴將士們,聞鼓不進者。」
「如何處置?」
田豐點點頭,一臉嚴肅地看向眾人,高聲回道:
「我軍軍令,聞鼓不進者,斬!」
曹性看向跪在地上的眾士卒,冷聲道:
「我軍戰死者,其家眷有撫恤。」
「而他們!」
曹性指著跪著的那群人,繼續開口:
「戰場上卻聞鼓不進,更是擾亂軍心。」
「軍令如山!」
「若我軍軍心一散,敵軍掩殺,我軍大敗下必然死傷無數。」
「爾等或被殃及!」
「他們,是罪人,是全軍的罪人。」
「懦弱之舉,我絕不姑息。」
「甲士安在?」
曹性看向一旁。
左右兩旁督戰隊的數百人立即站了出來。
他們齊聲回應:「在!」
曹性冷聲道:「將他們斬了!」
「是!」
他們齊聲回應。
「主公饒命!」
「主公饒命,我們不敢了,我們不敢了啊!」
「主公饒命!」
跪在地上的不少士卒眼中流淚。
不少人更是一臉驚恐。
「斬!」
曹性聲音冰涼。
許褚直接親自上前指揮。
他更是親自舉起大刀斬殺那些士卒。
那些被捆綁的不少人嚇的跪趴在台上。
曹性看著那些士卒一個個人頭落地,眼中閃過一絲沉重。
他其實也不想殺他自己的兵,但這情況危害太大,必須嚴肅處理。
至於在全軍將士麵前處理,那是做殺雞儆猴。
等回鄴城,他還要舉行隆重的犒賞表彰大會。
一來是為了大勝的慶祝,二來則是做給全軍將士看。
他曹性的兵,說賞罰分明,那就賞罰分明。
曹性目光掃視那些將士,見不少人麵色嚴肅,他暗自點點頭。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殺人,不僅僅是為了告知全軍軍法嚴明,也是立威。
隻有殺伐果斷的主公,纔是彆人認可的主公,也是彆人敬畏的主公。
「主公,眼下主公雖為兗州牧,但兗州還有兩支兵馬隻是屬於表麵臣服啊!」
兗州山陽郡昌邑縣州牧府後堂,許攸笑著開口。
眼中卻是閃過一絲冷笑。
袁紹目光移向許攸,對上許攸的眼睛,低聲道:「子遠是說張邈與鮑信?」
「然也!」
許攸笑著點點頭。
袁紹淡淡地開口:「子遠以為何如?」
許攸輕笑道:「鮑信此人,倒是個實誠之人。」
「主公可邀其宴飲,試探其口風。」
「若是其願拜主公為主,願將手中兵馬交出,可留於帳下聽用。」
「其也算有勇有謀,不失為一員大將。」
「至於張邈,哼!」
「此人以利益為先,兗州之主是誰他都不管。」
「但若是他日主公犯其利益,其定不容主公。」
「攸以為,此人可除之後快。」
「如此,兗州後方安穩,我軍出兵在外亦可安心。」
袁紹眼中寒芒一閃,微微點頭。
他做兗州牧,兗州自然容不得其他政權。
想到這,袁紹看著許攸,壓低著聲音開口詢問:「如何除之?」
許攸沉吟道:「我有上中下三計,或可除之。」
「哦?」
袁紹眼中一亮,追問道:「子遠試言之?」
「嗬~」
許攸輕笑一聲,點點頭,不緊不慢道:
「上策,主公同時邀鮑信與張邈來宴飲。」
「刀斧手埋伏!」
「若張邈不從,直接將其砍成肉醬。」
「中策,主公言出兵攻曹,借道陳留。」
「假道伐虢!」
「下策!」
「主公可使其為兗州其他地方的太守,若其聽令,可分化而謀。」
「反之,以不聽州牧府令而出兵剿滅。」
袁紹眼睛一眯:「子遠說說三計的利弊?」
「嗯!」
許攸點點頭,開口分析道:
「上策,若是謀劃得當,可輕易謀劃鮑信張邈。」
「隻是恐張邈推脫宴席。」
「中策,假道伐虢,張邈不借道於理不合。」
「如此可暗中將陳留各地占據,將張邈困死。」
「下策,主公直接以叛逆攻張邈。」
「但下策畢竟是下策,若如此,實有不妥。」
「畢竟其迎主公入兗,若如此,恐遭他人非議主公忘恩。」
許攸說完,袁紹開始低頭沉思。
對於許攸的計謀,他倒是認可上策,隻是他怕他擺宴的話張邈不來。
畢竟算是鴻門宴。
但估計隻能用這個中策假道伐虢了。
謀奪陳留,暗中處理張邈,這樣彆人不會說閒話。
下策他直接都不考慮。
要是以張邈為其他郡的郡守,張邈大概率不同意。
到時候打草驚蛇不說,攻打張邈的話也可能被彆人稱為白眼狼。
畢竟他成為兗州之主都是張邈和鮑信等人將他迎來的。
「主公!」
荀諶輕笑道:「諶願說張邈獻出陳留。」
「哦?」
袁紹眼睛再次放光。
對於荀諶的口才,他自然是認可。
許攸笑著看向荀諶,道:「友若想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張邈獻出陳留?」
「然也!」
荀諶一臉自信地笑著點點頭,他想了想,繼續開口:
「張邈與我等亦為熟友,若諶對其言其厲害,其或獻出陳留。」
「不過諶做說客時還望主公揮兵陳留邊境。」
袁紹笑道:「好!」
「有友若前往陳留,陳留可定也!」
次日一大早,昌邑州牧府大堂。
袁紹高坐主位,麾下文武立於左右。
袁紹一襲玄色華服,一臉威嚴地看著眾人。
他目光閃爍,一臉凝重地開口:
「曹性大破公孫瓚,眼下更是追殺公孫瓚至右北平。」
「什麼?」
「這?」
「公孫瓚敗那麼快?這怎麼可能?」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是啊!這怎麼可能?」
許攸沉聲道:「曹性領兵到了文安,公孫瓚大破劉虞後直接揮兵文安。」
「曹性以陷陣營先登營以及大戟士還有眾多弓弩手擋公孫瓚騎兵,更是以三千鐵騎繞於公孫瓚大後方。」
「曹性先是拖延時間,消耗公孫瓚的士氣,更是於戰前以大將殺公孫瓚部將。」
「加之安排三千鐵騎繞於公孫瓚大後方,故公孫瓚大敗也!」
郭圖一臉凝重,緩緩道:「曹性謀劃竟如此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