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 第52章 詡有上中下三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謀劃董卓遺產後,稱霸北方 第52章 詡有上中下三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七月二十五日。

天氣很是炎熱,曹性一大早就領著大軍出發。

帶領兩萬五千大軍朝著河東而去。

隨後直接屯兵在河東郡大陽縣。

大陽縣在河東郡正南麵最下方位置,它的正北方向就是河東安邑縣。

不過兩地距離還是有些遠。

晚上。

此時曹性正坐在後堂的主位上,看了看坐在旁邊的幾人,微微點頭。

決定還是問問他們的看法。

雖然心中有了想法,但自己可不能自以為是。

彆到時候被人打敗了可就尷尬了。

同樣影響也大。

自己如今的水平,或許可以算紙上談兵。

還是要眾人決定好才能出兵。

於是好奇地問道:「諸位,此次討伐這些白波,不知諸位有何教我?」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的。

張遼和徐榮在賈詡身上看了看,見賈詡皺眉沉思。

於是兩人看向秦宜祿,見秦宜祿低著頭,兩人對視一眼,相互點了點頭。

徐榮抱拳道:「將軍,某以為可示敵以弱,然後引誘敵軍至我軍埋伏點。如此或可滅敵。」

「不錯!」

曹性滿意地點點頭,讚道:「所謂驕兵必敗,白波初敗牛輔三萬大軍,眼下正是士氣正濃時。」

「若我等示弱,確實有機會大敗他們。」

張遼和賈詡也是頗為讚賞地看了徐榮一眼。

心中暗讚徐榮果然是大將,可惜不得重用。

「文遠可有妙計?」

曹性看向張遼。

張遼沉吟道:「白波人多而缺糧,我軍或可以糧草誘敵。或可敗之。」

「妙!」

曹性點點頭,笑著讚道:「以糧草誘敵,倒也不失為好辦法。」

他想到了把糧草輜重丟在地上讓敵軍去撿的辦法。

不過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然後曹性目光停留在賈詡身上。

麵帶笑意道:「文和可有妙計?」

賈詡聞言,假裝思索。

他倒是知道曹性對他多有考校之意。

並且和曹性相處下來,曹性對自己也算尊敬。

眼下曹性心中肯定也有計較,隻是想聽自己的看法。

正好,自己出幾個計謀看看曹性怎麼考慮的。

並且這曹性好像知道自己有謀略一般。

不說說肯定也說不過去。

曹性是自己的直接上司,拿捏自己倒是容易。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很明顯曹性惦記自己。

想到這,賈詡幽幽開口:「詡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將軍思考。」

「上中下三策?」

張遼和徐榮眉頭一挑。

這個低調的文士竟然願意說計策?還是三個?

曹性更是眼中冒光,高興地追問道:「願聞其詳!」

自己看的電視劇什麼的,那些文士總喜歡說上中下三策。

賈詡看了看幾人,點點頭,不緊不慢地說道:

「上策,邀賊交戰,而後假意敗退。」

「將其引誘至埋伏好的山穀或河邊,以石擊之,以木投之,以箭射之,以火攻之,以水淹之。」

「中策,離間分化,白波內部並不和諧,韓暹楊奉不服郭太久矣!」

「且還有南匈奴等異族,異族與白波更不是一條心。」

「待其內部生亂,我軍漁翁得利。」

「下策,直麵交戰,多設伏兵。」

「不過這下策要想取勝,不但要於首先交戰時不落下風。」

「後麵來援的兵馬更是要及時從左右兩翼殺入,此必需良將方可。」

「並且,下策除了險外,麾下士卒傷亡也更慘重。」

「但也不一定,畢竟有的將領帶數千兵馬直麵數萬大軍同樣一戰而勝。」

「而白波多是些無甲冑無兵器的烏合之眾,真正勇猛可戰之士不過萬。」

「雖說將軍麾下也是些不帶甲冑之卒,但比那些烏合之眾強多了,要敗之不難。」

「唯一可怕的是於夫羅麾下的匈奴騎兵,騎兵的可怕之處,想必將軍不是不知。」

「擒賊先擒王,下策若是能直接斬殺敵軍主將,可一戰而勝。」

「此三策,望將軍思之慎之。」

「當然,徐將軍的示敵以弱不錯,張將軍的糧草誘之亦可。」

「兩位將軍的計謀,皆符合上策。」

賈詡說完,靜靜地看著曹性。

他想知道曹性怎麼抉擇。

現在具體怎麼打,還是要看這位將軍的。

「中策?」曹性心中暗忖。

很多人都喜歡中策,主要是穩。

上策是險,但贏的快。

賈詡的上策中策確實符合險和穩。

不過中策太耗時間。

上策又需要好好謀劃。

上策先交戰,然後引誘敵人到埋伏點。

就像交戰那裡就需要很多佈置。

保證敗,但不能大敗。

這需要良將來把握時機。

至於下策,還是不要想。

自己麾下大多都是新兵,還沒經過訓練,可戰的不過是那一萬老兵和徐榮麾下的五千兵馬。

那些新兵上戰場,看見血恐怕就已經膽寒。

到時候一逃跑就容易帶動其他人逃跑。

戰場上有人帶隊逃跑,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還是無力迴天那種。

所以隻能用計謀。

自己本來就是打算把敵人引到埋伏點殺。

賈詡說山穀還說火攻,要是把諸葛亮的上方穀計謀用出來,敵人絕對是插翅難飛。

雖然說找不到那種葫蘆穀,但隻要是好埋伏的穀就行。

到時候隻要把穀兩邊用大石堵住或者派兵在兩邊攔截埋伏就行。

想到這,曹性緩緩開口:「白波匈奴勢大,若得知我等前來挑戰,其必交戰。」

「某意,引軍交戰,而後詐敗。」

「將其大軍引入我等找好的穀中。」

「敵軍缺糧,便透露訊息我軍在外無法將糧存於縣城,而穀中便是我軍存糧之地。」

「如此,其必中計!」

「在一邊穀口築木柵挖壕溝,再堆積乾柴等易燃物,多帶引火物及火油。」

「山穀兩策設伏兵,弓箭手埋伏兩策,再堆積滾木大石。」

「待敵軍入穀後,以大石封其後路。」

「如此,敵軍必敗。」

幾人聞言,滿臉喜色。

相互對視後又點頭表示認可。

賈詡眼中同樣閃過一道精光,他有些詫異地看著曹性。

本以為曹性這個武夫會自詡武藝高強,打算用下策來個擒賊先擒王,沒想到竟然是有如此高深的計謀。

要知道,這計謀本身就很高明。

但這曹效能如此清晰地分析說出來,確實是不錯了。

現在很多武將甚至根本不會考慮計謀,隻想著兩軍曠野上交戰,正兵破敵。

就像那個牛輔,竟然和白波匈奴正麵交戰。

最後人家南匈奴從後方殺出,牛輔直接大敗。

看來不能小看這個曹性啊!

這曹性拜師蔡邕,娶蔡邕長女蔡琰。

絕對是個聰明人。

要是不聰明,蔡邕不可能把他長女嫁給一個武夫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