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在蜀漢講解三分歸晉 第49章 算盤,我稱之為高效!
-
陸雲看著眾人被震撼到失語的模樣,非但冇有擔憂,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大家也不必如此。”
他擺了擺手,示意眾人放輕鬆。
“我大漢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輸入羅馬的是什麼?是絲綢、瓷器、漆器。這些都是我大漢獨步天下的技藝。”
“而羅馬反饋給我們的,不過是些琉璃、皮毛、香料罷了。”
“他們所謂的‘琉璃’,不過是鉛鋇玻璃,做些耳飾珠子罷了。無論是價值還是技術,都與我們的絲綢瓷器,有雲泥之彆。”
他伸出手指,一一點過。
“從技術發明上看,我大漢有造紙術,有鑄鐵技術,有船尾舵”
“再到社會文化製度,我們有成熟的郡縣製,有選拔人才的察舉製,有儒法相濟的治國思想。放眼天下,誰能與我們相比?”
“如果以我大漢,我華夏文明所在的高度,說一句四海皆蠻夷,也冇什麼。”
眾人聽到這裡,心中那份被巨大世界衝擊的失落感,頓時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但是!”陸雲話鋒一轉,表情變得無比嚴肅。
“這話,是對外說的。在我們自己心裡,大家永遠要記得一句話。”
“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
“我華夏篳路藍縷,從蠻荒中走來,一路行至文明頂峰,靠的不是故步自封,靠的是海納百川,靠的是永遠向前的進取之心!”
陸雲看著眼前的少年們,看著這些未來的棟梁,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輩要做的是,睜開眼睛看清楚這個世界,然後永遠保持謙遜,永遠保持學習,永遠走在所有人的前麵。
要讓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永遠是這顆球上,最耀眼、最強大的存在!”
“傲慢……”
諸葛亮緩緩吐出這兩個字,他看著沙盤上那廣闊的世界,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明悟。
他鄭重地長揖及地:“先生一言,勝讀十年書。”
黃月英的美目之中,也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她冇有看那些遙遠的國度,而是看著陸雲,輕聲說道:“永遠保持學習,永遠走在前麵……月英,明白了。”
“哼!說得好!”
孫尚香抱著手臂,。
她指著沙盤上的羅馬帝國。
“天下第一,不是說出來的,是打出來的!我倒想看看,這個什麼羅馬,比起我大漢兒郎,究竟如何!”
隻有張苞,他撓了撓頭,還是冇想明白那麼多大道理。
但他聽懂了最後一句話。
他一拍胸脯,大聲嚷嚷道:“先生放心!管他什麼羅馬還是破馬,我漢家天下在,誰不服,打到他服為止!”
陸雲看著這群戰意盎然的少年,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心裡卻也明白。
這怪不得他們。
從漢武帝北擊匈奴,封狼居胥,到如今三國鼎立,大漢雖然內亂,但對外卻從未輸過。
無論是烏桓、鮮卑,還是南方的蠻族,在大漢的鐵蹄之下,都隻有俯首稱臣的份。
甚至陸雲最看不上的司馬懿,在對外作戰上,也是戰績輝煌,殺得外族膽寒。
這個時代的人,骨子裡就有一種天朝上國的驕傲。
這種深入骨髓的民族自信,甚至比他這個後來者還要強烈得多。
他想教的是“謙遜”和“進取”,結果這幫小子直接理解成了“知己知彼,然後打過去”。
“好了,世界有多大,我們看過了。但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們今日,繼續上課。”
他轉身,從清妍手中接過一塊半人高的木板,立在了沙盤旁邊。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天地運行的道理。但這還不夠。想要真正地改造世界,我們還需要一種工具。一種能精確描述萬事萬物的工具。”
“工具?”黃皓好奇地問道,“先生是說,文字嗎?”
“不全是。”陸雲搖了搖頭,他拿起一根炭筆,在木板上寫下幾個大字。
“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
他又問道:“這是什麼?”
“先生,這是大寫數目字,用於契約賬簿,以防篡改。”關興立刻回答道。
“不錯。”陸雲點點頭,又在旁邊寫下一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這個呢?”
“這是尋常計數用的。”
陸雲看著這兩列繁複的文字,笑了笑。
“現在,我問大家一個問題。”
“興業司新建的糧倉,預計可存糧三萬八千七百五十石。若用載重十二石的牛車轉運,需要多少車次才能運滿?若有八十五名勞工,每人每日可轉運三次,又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工?”
問題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連諸葛亮也皺起了眉頭。
黃皓立刻蹲下身,從懷裡摸出一把算籌,開始在地上飛快地擺弄起來。
“三萬八千七百五十……除以十二……商三,餘二,落七……”
他的額頭很快便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算籌在地上“啪啪”作響,擺出了一片複雜的圖案,可計算依舊緩慢。
諸葛亮則負手而立,雙目微閉,顯然是在心算,但看他緊鎖的眉頭,就知道這並非易事。
“太慢了。”陸雲搖了搖頭。
“用這種方法,一個賬房先生,算上一天也算不完一個縣的稅收。一支大軍的糧草調度,更是要耗費無數人力心神。”
他看著眾人,微微一笑:“今日,我便教給你們一種全新的計數方法,以及一件真正的神器。有了它們,剛纔的問題,一個孩童,一盞茶的功夫就能算出來!”
他對著身後一招手。
“阿柔,把東西拿上來。”
“是,郎君。”
阿柔應了一聲,和清妍、月奴一起,抬過來一個沉重的木箱。
箱子打開,裡麵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幾十個一模一樣的物事。
那是一種長方形的木框,框內穿著一根根細長的木檔,每根木檔上,都穿著七顆可以上下滑動的算珠。
奇怪的是,這些算珠被一根橫梁分成了兩部分,上麵有兩顆,下麵有五顆。
“這是何物?”張苞好奇地拿起一個,撥弄著上麵的珠子,發出一陣“嘩啦啦”的清脆聲響。
“此物,名為算盤。”陸雲朗聲說道:“今日,人手一個。”
他示意三女將算盤分發下去,每個人,包括諸葛亮和關羽,都拿到了一個。
大家學著張苞的樣子,好奇地撥弄著,卻不明白其中奧妙。
“算盤的用法,與我即將教你們的計數之法,道理是相通的。”
陸雲拿起一個算盤,高高舉起。
“我們用來表示萬物的‘數’,其實隻需要十個符號:0,1,2,3,4,5,6,7,8,9。”他在木板上寫下這些符號,然後指著算盤說:
“而這些,便是這些符號在不同‘位’上的具象體現。”
他接著解釋算盤的結構:“這根梁,是為‘基準’。下麵每顆珠子,代表‘一’。上麵每顆珠子,代表‘五’。”
他用手指撥動一顆下珠靠梁,“這是一。”
撥動兩顆,“這是二。”
他將五顆下珠全部撥回,然後將上麵的一顆珠子撥下靠梁。
“這是五。”
“上麵一顆,下麵一顆,合起來,就是六。”
眾人頓時恍然大悟。
“而這每一檔,便是一個‘位’。從右到左,分彆是,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陸雲一邊說,一邊演示。
“譬如,三萬八千七百五十。”
他的手指在算盤上快如閃電般地撥動了幾下。
“啪嗒”幾聲脆響之後,他將算盤展示給眾人。
隻見算盤上,從右到左,萬位檔是三顆下珠,千位檔是一顆上珠和三顆下珠,百位檔是一顆上珠和兩顆下珠,十位檔是一顆上珠。
“看,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我們用它來解決剛纔的問題。”陸雲將問題複述一遍,手指在算盤上快如閃電般地撥動起來,算盤珠子上下翻飛,發出一陣密集而清脆的“劈裡啪啦”聲。
不過短短片刻。
“啪!”
陸雲將最後一顆珠子撥定。
“三千二百二十九車,餘兩石。”
“每日可運二百五十五車,需十二日餘,第十三日運完。”
結果清晰明瞭,速度更是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黃月英一雙美目中異彩連連,她學著陸雲的樣子,飛快地在自己的算盤上嘗試起來,很快就掌握了要領。
張苞和關興則是麵麵相覷,他們雖然冇完全搞懂,但也看明白了,這東西算賬,比什麼都快!
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此刻卻緩緩地抬起了頭。
“子雲。”
“這東西……”
“讓很多人,都學會快速算數,對這天下,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個問題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陸雲放下算盤,迎著諸葛亮的目光說道:
“意味著,一個縣的稅賦賬目,過去需要十個賬房算一個月。現在,隻需要三個小吏,帶著算盤,三天就能算得清清楚楚,還能相互覈對。”
“意味著,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出征,過去糧草調度,耗費無數人力心神,還時常出錯。
現在,隻需要一個書記官,就能在半個時辰內,將所有兵馬糧草、武器輜重,算得明明白白,分毫不差!”
“意味著,我們修水利、建城池、造巨船、製兵器,所有需要複雜計算的工程,效率都會提升十倍,百倍!”
陸雲伸出手,指向那巨大的世界沙盤。
“軍師,這意味著,一種力量!”
“當我們的每一個縣,每一支軍隊,每一個工坊,都擁有了這種力量。那我們整個國家的運轉效率,會提升到何等恐怖的境地?”
“我們能征更多的稅,養更多的兵,造更強的武器,打更遠的仗!”
“這,就是它能帶來的改變!”
“我稱之為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