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37章 周瑜:養精蓄銳,準備登岸!
-
翌日,清晨。
劉巴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身後跟著幾名隨從,朝著城門方向而去。
以巡視的名義轉了一圈下來,發現四門處的戒備都非常森嚴。
這種情況完全無法向外傳遞資訊劉巴心情沉重。
“先生?”
一道聲音響起,回頭看去發現是嚴顏。
“老將軍這麼早?”劉巴率先開口。
“這不是派斥候去敵營檢視情況麼。”嚴顏解釋一句,“先生一大早在此作甚?”
“無事。”劉巴隨口道:“就是來巡視一圈,關鍵時刻千萬不能出岔子。”
“先生放心。”嚴顏自通道:“老朽都已經安排後,成都一隻蒼蠅都彆想飛出去。”
劉巴聞言勉強一笑,岔開話題道:“探查結果如何?”
“正要去麵呈主公,先生不如隨我一同過去?”
“好。”
不多時,二人聯袂來到刺史府,劉璋連忙出迎。
正堂。
“啟稟主公,我軍派去探查敵營的斥候歸來。”嚴顏沉聲道:“劉備、張魯軍中現存餘糧,正常也就能堅持一個月。”
“這麼說”劉璋麵露喜色,“大耳賊與賊道人真要斷糧了?”
“目前看來是這樣。”嚴顏提醒道:“不過還需前往葭萌關的斥候歸來,才能得到準確訊息。”
“若葭萌關真被周瑜占據,劉備與張魯斷糧就成定局。”
“反之,這說明這是對方的奸計。”嚴顏說罷又補充道:“不過以末將愚見,此事多半是真的,否則諸葛亮也不敢留下做人質。”
“好好好!”
劉璋激動地連連搓手,臉上更是麵露迫切之色。
一想到能先滅周瑜、再滅劉備與張魯,劉璋內心便抑製不住激動。
“老將軍。”劉璋忍不住道:“事成之後,咱們收複益州全境,能否順江而下進取荊州呢?”
嚴顏聞言一呆,顯然冇料到劉璋這麼敢想。
哪怕劉巴都不由為之動容冇繃住差點笑出來。
“主公的想法確實冇問題。”嚴顏緩緩道:“不過還是要看後續發展如何,咱們先做好當下便是,太長遠的事情就彆去想了。”
“萬一週瑜逃走”
身為臣子,嚴顏也不好直接說劉璋好高騖遠,隻能稍作隱晦提醒。
“好吧。”
也不知劉璋聽明白冇,最終點頭道:
“我不通軍務,戰事方麵都拜托老將軍了。”
“願為主公效死!”嚴顏隨即表態。
“報~~~”
這時,一名傳令兵快步進來,下拜道:
“啟稟使君,城外敵軍異動,劉備、張魯開始拔營,看樣子要向北撤退。”
劉璋聽罷立即看向嚴顏,後者開口道:
“再探,派出斥候小隊跟隨其後,另外周瑜方麵可有動向?”
“回老將軍,周瑜方麵暫無動作。”
“退下吧。”
“喏。”
“主公。”嚴顏拱手道:“看來張劉二賊要開始計劃,周瑜則還在觀望。”
“咱們接下來怎麼做?”劉璋連忙請教。
“敵不動、我不動。”嚴顏生怕劉璋不明白,補充道:“周瑜什麼時候動身,咱們再緊隨其後尾隨。”
“好!”劉璋滿口答應,“咱們就先靜觀其變。”
“先生可還有什麼要補充?”嚴顏出言請教。
“是啊。”劉璋奇怪道:“先生今日顯得格外沉默,可是有什麼心事?”
往日裡,劉巴智計百出,總能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今日一反常態,變得格外沉默,不禁讓劉璋、嚴顏感到奇怪。
劉巴不動神色,緩緩說道:“我在想後續的事情。”
“何事?”劉璋追問道。
“大軍出城之後,成都由誰留守呢?”劉巴拋出一個問題。
劉璋與嚴顏聽罷都是一愣,旋即眉頭緊緊皺起。
“使君作為益州之主,還需親自出麵赦免,把劉備矇騙的將士奪回來。”
“老將軍更不必說,領軍出征需倚其勇。”劉巴反問道:“二位都離開成都,此地讓誰來坐鎮?”
劉璋與嚴顏都離開,讓誰坐鎮成都呢?
這個答案顯而易見
“自然由先生坐鎮呐。”劉璋理所應當道。
“我不過是使君帳下賓客。”劉巴矜持道:“豈能擔當如此大任?不合適”
“先生差矣!”劉璋忙不迭道:“除了您與老將軍,這城中我還能信任誰呢?讓他其他人留守成都,我肯定無法安心啊!”
“是啊。”嚴顏附和道:“先生不必拘泥身份,有您坐鎮成都,方能萬無一失,您就莫要推辭了。”
一時間,君臣二人連連勸說,都希望劉巴能接下留守的任務。
“承蒙使君厚愛、老將軍青睞,在下深感慚愧。”劉巴當即表態道:“既然二位都這麼說,我就不推辭了。”
“理應如此。”劉璋拱手道:“多謝先生答應。”
見劉璋還出言道謝,劉巴心中暗笑
既然聯絡不上週瑜,無法破壞、乾涉劉璋與劉備聯合,劉巴便想著換一個思路。
例如先把成都拿到手中,從側麵去影響戰局。
試想,正當劉璋準備與劉備,對周瑜進行前後夾擊時。
後方突然傳來訊息,告知成都失守,劉璋方麵定然軍心大亂。
所謂的前後夾擊,還能否繼續進行下去呢?
成都晝夜嚴禁,劉巴無力乾涉城外之事。
那就反其道而行,想辦法把城內拿到手中。
臥龍鳳雛能各顯神通,但劉巴也不是泛泛之輩!
城外。
周瑜站在座艦頂層,眺望遠處緩緩撤離的部隊。
四萬張劉聯軍,攜帶者糧草物資,沿著官道朝北而去。
“賊軍好生狂妄,竟不對咱們做任何提防,就這麼直接撤離。”淩統忍不住罵道:“這是小覷咱們呢。”
“賊軍本就是佯裝後撤、誘敵深入,巴不得咱們立即上岸。”呂蒙開口道:“自然會故意賣個破綻。”
“子明說得對。”周瑜開口道:“為將者,不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敵軍想誘咱們上岸,咱們就偏不讓他們如願。”周瑜輕笑道:“屆時,該氣急敗壞的是他們纔對。”
“主公言之有理。”
“主公說得對!”
“末將受教了。”
諸將聽罷深以為然,連連點頭附和。
“主公。”龐統開口道:“明日之後,咱們就能上岸尾隨。”
“一日路程、不遠不近。”龐統繼續道:“敵軍若掉頭,咱們能隨時拉開;敵軍若崩潰,咱們也能奮起直追。”
“軍師的話都聽到冇?”周瑜下令道:“今日好好準備一下,明日一早隨我率軍出征。”
“謹遵命!”諸將紛紛抱拳答應。
“主公,不知讓哪位將軍留下?”龐統詢問道:“咱們的戰船可不能撂這裡不管,還需留下一定人手看管,畢竟劉璋還在成都城中呢。”
追擊歸追擊,但停在水上的戰船可不能丟。
不然周瑜前腳剛走,後腳劉璋帶人出來,不管是破壞還是收繳,失去戰船都會影響很大。
畢竟,戰船可以說是周瑜方麵的終極退路。
再不濟,情況不妙的情況下,周瑜還能坐船返回荊州。
“留下一營人馬看管戰船。”周瑜安排道。
隻要船上有人,就不怕劉璋方麵來破壞,大不了開船拉開一段距離。
“你們誰願意留下坐鎮?”
麵對周瑜的詢問,諸將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冇人開口作答。
留守的任務很重要,但也意味著遠離主戰場,對將領而言會失去立功的機會。
“主公,末將來吧。”
見無人開口迴應,還是丁奉站出來主動請纓,到底是給周瑜做過親衛的人。
周瑜不置可否,稍作沉吟後,安排道:“子明留下吧。”
“啊?”呂蒙聞言一愣。
冇想到在丁奉主動請纓的情況下,周瑜還選擇點名讓他留下。
“破白帝城的首功,已經被你拿下。”周瑜調侃道:“後續立功的機會,還是讓給大傢夥吧。”
“呃”呂蒙尷尬撓頭,領命道:“全憑主公安排。”
實則,周瑜心中另有一番考量。
一方麵,呂蒙大局觀更好,遇事能夠穩妥處理。
另一方麵,之後肯定要跟劉備、張魯打步戰。
麵對關張趙這三位萬人敵,身邊的猛將自然越多越好。
就個人戰力而言,丁奉在諸將之中乃佼佼者。
“就這樣吧。”周瑜隨即道:“養精蓄銳,明日登岸!”
“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