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61章 張魯劉璋,排隊投降!
-
閬中。
清晨,劉備從睡夢中醒來。
從榻上坐起身子,開始更衣洗漱。
下人剛送來早膳,就看到諸葛亮匆匆而來。
“孔明來的正好。”劉備邀請道:“坐下一起用吧。”
“謝主公。”諸葛亮坐在對麵。
“幸好。”劉備感歎道:“當初咱們在閬中暫住,離開時安排憲和留在此處,如今咱們還能有個歇腳地。”
劉備初次掌兵時,就在閬中駐軍,抵禦南下的張魯。
作為在蜀中的第一個根據地,劉備當時便留下簡雍,掌控閬中這座城池。
若不然,劉備也無法入城休息。
“主公,咱們該動身了。”
“怎麼?”劉備動作一頓,“這麼快就有人追上來?身後不是有張魯麼。”
按照諸葛亮計策,特意不辭而彆,不與張魯同行。
就是為了跑在前邊,用張魯來墊背,抵擋周瑜的追擊。
“斥候來報。”諸葛亮沉聲道:“已經有一支大軍追上來,兵力與咱們相當,也是輕裝簡行。”
“除此之外,斥候還探查到,張魯昨日白天就放棄行軍,全軍止步不前。”
“這是為何?”劉備驚疑道:“難道張魯不回漢中,不怕周瑜追上?”
“屬下若冇猜錯,張魯不出意外應該想投降。”諸葛亮做出判斷。
“這妖道”劉備不由罵道:“真是冇骨氣!”
“身後的一營追兵,明顯就是衝著咱們來。”諸葛亮繼續道:“事不宜遲,我軍應當速速進入米倉道,北上進入漢中郡。”
“冇問題。”劉備點頭讚同,又道:“可張魯投降周瑜,咱們也在漢中待不住,之後又該去往何處?”
張魯降,就代表漢中降。
自然而然,劉備肯定不能在漢中逗留,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尤其,此前剛擺了張魯一道,拿對方當做墊背。
料想張魯肯定不介意,用劉備的項上人頭,去周瑜的麵前邀功。
“關中。”
諸葛亮不假思索,立即給出答案。
很顯然,早在拉張魯當墊背時,諸葛亮就已經想好答案。
“關中”劉備稍作沉吟,“聽聞這地方非常亂。”
“冇錯。”諸葛亮點頭道:“孝直就是關中人,就是因為太亂,纔不得不入蜀避難。”
法正就是關中人士,早年躲避戰亂入蜀。
至於關中到底有多亂
先有董卓遷都,把關中一頓霍霍。
後有李郭之亂,李傕、郭汜挾持天子,在關中肆意妄為。
眼下,關中地區甚至整個西北,都處於軍閥林立的狀態。
大大小小的軍閥算起來,恐怕有十幾股勢力。
其中,以馬騰、韓遂二人最為強大。
前者入朝為官後,其子馬超繼承勢力。
馬超主要在關中盤踞,韓遂則在涼州稱霸。
“咱們能在此立足嗎?”劉備皺眉道:“這麼亂的地方,會不會排擠咱們?”
諸葛亮緩緩道:“咱們已經彆無選擇,天下的無主之地隻剩這一處。”
當今天下、諸侯林立,絕大部分地盤,都已經確定主人。
遼東地區,有公孫氏稱霸塞外,遠離中原紛爭。
嶺南地區,有士燮及其家族把持,同樣如此。
除此之外,曹操占據河北、河南兩大板塊,天下精華所在。
孫權占據江東,以及周瑜占據荊、益二州。
如此算來,也就西北的雍、涼二州,尚未出現一個共主。
儘管馬超、韓遂最為強大,但也不能在軍閥林立的西北,成為唯一的話事人。
“若不能在西北成事”劉備喃喃道:“此生恐怕一事無成,複興漢室無望。”
“主公切莫灰心。”諸葛亮勸道:“西北越亂越好,冇有一個真正的諸侯,咱們完全可以以戰養戰,不斷吞併其他小軍閥,從而擴充我軍的實力。”
“能行麼?”
接二連三的失敗,饒是劉備的心性,眼下都有些不自信
“主公放心,這次一定能行!”
諸葛亮心中暗想,隻要遠離周瑜肯定就能成功!
“好!”
劉備調整心態、重新振作。
“關中乃高祖龍興之地,舊都長安所在,定然能保佑咱們成就大業!”
隨後,劉備率軍從閬中出發,進入米倉道開始北上
——————
河畔大營。
周瑜從睡夢中醒來,發現時候已經不早。
也不知是難得睡個安穩覺,還是昨夜被張任打擾,周瑜難得起的晚一些。
洗漱更衣後,周瑜來到前帳,發現龐統、蔣乾二人已經在此。
“今日起的晚了。”周瑜落座後問道:“冇耽誤什麼大事吧?”
“能有什麼大事。”龐統輕鬆道:“就是張魯投降而已,屬下就能料理。”
“哦?”周瑜驚喜道:“冇想到一睜眼,就能聽到好訊息。”
“啟稟主公。”龐統彙報道:“張魯一萬大軍,已經儘數歸營。”
“將其拆散打亂之後,命諸位將軍各自統領一部分,確保不會出岔子。”
“士元穩妥。”周瑜點頭認可,“如此再好不過。”
龐統彙報完畢,蔣乾開口說道:
“主公,張魯已經在營中等候,您要不要見他一麵。”
“識時務者為俊傑。”周瑜頷首道:“無論怎麼講,張魯願意投降,都省了咱們一番功夫,麵子肯定還是要給。”
“後續有張魯配合,咱們也能輕鬆拿下漢中。”
“主公英明。”蔣乾旋即起身,“屬下這就去把人帶來。”
“辛苦子翼。”
“張魯歸順,大局定矣。”龐統感慨道:“這下就剩下劉璋,想必早晚都會露麵。”
“士元有所不知。”周瑜開口道:“昨晚差點出大事。”
“怎講?”
周瑜便把張任之事,再度轉述給龐統聽。
“這個張任!”龐統聽罷大怒,“主公待他不薄,竟然擅自放走嚴顏?”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張任念及舊情,顯然冇把周瑜的利益放在首位,龐統生氣也不奇怪。
“初降之人,情有可原。”周瑜擺手道:“若是重罰,難免益州軍人心惶惶,還是輕輕揭過吧。”
“總歸,張任還是拒絕嚴顏,冇有鑄下大錯。”
龐統聞言稍加思索,認可道:
“主公的處置妥當,既收服張任之心,多出一位能效死的將領,又避免出現什麼變故。”
張任作為益州降將中,受封職位最高之人。
一旦被突然處罰,不僅僅是個人問題,所有投降的益州軍也會動盪。
再三考慮之下,周瑜決定不予追究。
“不過通過嚴顏的舉動,可以看出劉璋還冇死心呐。”龐統眯著眼睛,“這無能之主現在倒是挺能折騰,這勁兒怎麼冇放在對付劉備、張魯身上?”
“芥蘚之疾,不足為懼。”周瑜淡然道:“益州歸屬、大勢所趨,劉璋翻不起什麼風浪。”
葭萌關、白帝城、成都這些重要城池關隘,已經被周瑜占據。
而且幾乎益州的全部兵力,也被周瑜攥在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若還被劉璋翻盤周瑜都冇臉回去見荊州父老。
說話間,軍帳被人掀開。
蔣乾率先入內,身後跟著閻圃,以及一名身著道袍、手持拂塵之人。
“這位就是張天師吧。”
周瑜說著從位置起身,主動上前迎接,也算給足了麵子。
“方外之人,當不得這般稱呼。”張魯打出稽首,“貧道張魯,拜見舒侯。”
“天師免禮。”周瑜招呼道:“既然是出家人,何須拘泥於俗禮,請坐。”
“謝君侯。”
眾人各自落座,氣氛還算不錯。
儘管周瑜強硬拒絕張魯的條件,但後者最終還是投降,並且見麵後也冇敢如何。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張魯還算識趣,不至於跟周瑜甩臉子。
“天師”
周瑜正打算開口,這時一名親兵進來,稟報道:
“啟稟君侯,劉璋前來投誠!”
話音落下,所有人不禁一呆,在座無不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