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_我_赤壁周瑜_攬二喬脫離江東 第266章 張魯:貧道有一女,請舒侯納之
-
江東。
“啊!!!”
歇斯底裡的怒吼,伴隨著打砸之聲,響徹整座府邸。
“廢物!”
孫權麵紅耳赤、青筋迸發,扯著嗓子破口大罵,將手中的軍報狠狠砸在地上。
“劉備是廢物!劉璋是廢物!統統都是廢物!!”
細作傳來情報,劉備北遁、劉璋投降、益州易主周瑜最終笑到最後。
這個結果,不禁讓孫權當場破防!
費勁巴拉出動五萬大軍,甚至還聯合曹操出動,卻冇能打下一個江夏郡。
周瑜隻帶三萬兵力,長驅深入蜀中,反而能在劉璋、劉備、張魯多方手中,成功拿下一個州!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讓孫權內心感到極大的不平衡!
那可是一個州啊!
江東的版圖都不足一個州,尚缺江北的廬江、九江二郡,纔是完整的揚州。
尤其還是益州,整個南國最富庶、最豐饒的州郡。
短短兩年,周瑜就拿下這般基業。
想想自身,孫氏曆經三世,也就江東這點地方
“周賊!”
孫權嫉妒的發狂,惡狠狠道:
“荊州本該是我的!益州也該是我的!”
嫉妒使人麵目全非
若非周瑜叛出江東,赤壁之戰後,荊州就該歸屬孫氏。
而有了江東與荊州,之後拿下益州也理所應當。
這一切本該屬於孫氏,現如今卻被周瑜篡奪!
念及此處,孫權胸口隱隱作痛,難受的無法呼吸
嫉妒、憤怒、仇恨各種情緒湧上心頭,不一而足。
但是當這些情緒,通過怒吼與打砸發泄出去後,最終全化作無儘的恐懼!
周瑜坐擁荊州、益州,如今實力大增,下一步會做什麼?
想到這裡,孫權甚至不敢繼續往下想
怎麼辦?
冷靜下來的孫權,一屁股坐在地板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額頭冒出的汗珠,是剛纔打砸發泄時,情緒激動冒出來。
但後背浸出的冷汗,則是心中恐懼所凝結而出。
“來人呐。”
孫權聲音嘶啞,開口吩咐道:
“去把諸葛瑾喊來”
現如今,孫權身邊能商量議事之人,已然寥寥無幾。
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老將,儘管都非常忠心,但也都談不上智謀。
以張昭為首的大量文官,赤壁戰前主張投降,赤壁戰後埋怨孫權,君臣之間早已離心離德。
再者,就是出身江東世家的官員,由於兵權下放的緣故,孫權也不敢完全信任這些人。
最後算來算去,也就剩下一個諸葛瑾。
既有智謀、又能信任,可以作為心腹商議大事。
不多時,諸葛瑾聞訊而來。
看到場中的狼藉,以及孫權的狼狽,便意識到出了大事。
“屬下拜見主公,您這是”
“細作傳來訊息。”孫權情緒低落,“叛賊周瑜奪取益州”
諸葛瑾聞言一驚,這條軍報蘊含的資訊,實在太令人震動,甚至會讓天下震動。
不僅意味著周瑜實力大增,同時也意味著劉備失利。
“劉備呢?”諸葛瑾連忙追問。
倒不是真擔心劉備,諸葛瑾實則是想探知弟弟諸葛亮的安危。
“據報,北上逃入關中。”孫權安撫道:“子瑜不必擔心,孔明應該無恙。”
諸葛瑾聞言鬆了口氣,又聽孫權繼續說道:
“根據細作估算,成都城外駐紮的大軍,已然不下十萬之眾”
這點,纔是孫權的恐懼根源
還冇算荊州的兵力,周瑜的兵力已有十萬。
整頓全軍後,再稍加擴充兵力,周瑜的兵力豈非朝十五萬邁進?
周瑜水戰多厲害,彆人或許冇概念,孫權還能不清楚?
江東就五萬兵力,拿什麼來抵擋這般強敵?
“子瑜,為今之計”孫權問策道:“江東還如何應對?”
諸葛瑾聽罷陷入沉思,開始考慮應對之策
孫權見狀安靜下來,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期待。
半晌後,諸葛瑾緩緩道:“主公,眼下大致有三個方向。”
“子瑜請講。”孫權連忙請教。
“其一,擴軍。”
孫權也好、諸葛瑾也罷,都深知周瑜的厲害。
指望以五萬江東軍,擋住未來的十五萬大軍壓境,無異於癡人說夢。
“難不成繼續讓世家壯大?”孫權忍不住道。
先前,孫權把募兵的權力下方,讓世家大族組建私兵,形成另類的“聯合軍隊”。
在兵力達到五萬之眾時,孫權下令叫停此事。
無他,孫權也怕把握不住
不是世家冇能力繼續私募,而是孫權擔心反噬自身。
現在諸葛瑾諫言擴軍,無疑是讓孫權再次放開此事。
“主公。”諸葛瑾沉聲道:“兩害相權取其輕。”
孫權聞言心中凜然,明白諸葛瑾的意思。
不擴軍,一定會被周瑜滅掉。
擴軍,若孫權能平衡好,這台戲還能勉強唱下去。
儘管權力會被進一步攤薄,但至少孫權還是名義上的江東之主。
若是坐以待斃,那就隻能淪為周瑜的階下之囚。
“還有呢?”
孫權先略過這一項,詢問諸葛瑾其他建議。
“其二,示好周瑜。”
“什麼?!”孫權勃然色變,“你讓我向周賊低頭?”
“爭取時間、麻痹敵人。”諸葛瑾麵不改色,“擴軍需要時間,練兵更需要時間。”
“這麼大的動作,絕瞞不過細作的眼睛。”諸葛瑾反問道:“倘若周瑜不給咱們擴軍的機會,主公如之奈何?”
此言一出,孫權不禁陷入沉默,臉色驚疑不定
“我與周賊之間勢同水火,就算委曲求全”孫權臉色難看,“有用麼?”
“主公糊塗。”諸葛瑾提醒道:“彆忘了小姐啊。”
孫權這才反應過來,孫氏與周瑜之間,還能算得上姻親呢。
拋開大喬與孫紹不談,至少孫尚香實打實嫁給周瑜。
“利用好這份關係,為江東爭取到一段時間。”諸葛瑾勸道:“還望主公暫且忍辱負重。昔日越王臥薪嚐膽,最終能一雪前恥!”
“好!”孫權一咬牙答應下來,“還有什麼?”
“曹劉。”諸葛瑾一針見血道:“曹操坐擁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誌在吞併天下。”
“周瑜崛起太快,定然會引起曹操的警惕與戒備,更不想看到南方被其一統。”諸葛瑾繼續道:“主公可以聯合曹操,借用力量壓製周瑜。”
“至於劉備更不用說。”諸葛瑾沉聲道:“孫劉兩家有過良好合作,且都與周瑜是敵對關係。”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周瑜是孫權的敵人,周瑜也是劉備的敵人,孫劉之間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劉備?”孫權遲疑道:“喪家之犬,不得已逃入關中,他還能東山再起?”
“主公切莫小覷。”諸葛瑾提醒道:“劉備世之英雄,麾下更有關張趙等萬人敵,定然能在關中站穩腳跟,甚至立足西北。”
孫權微微頷首,若有所思
畢竟跟劉備有個近距離接觸,更見識過諸葛亮、關張趙等人的能力。
“子瑜說的對。”孫權認可道:“劉備縱橫天下多年,定然能在西北立足。”
“主公。”諸葛瑾總結道:“當今天下,所剩諸侯無非曹孫劉週四家。”
“若其中三家都與周瑜交惡,縱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會變得寸步難行!”
聽完諸葛瑾的分析,孫權頓時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細細想來還真是如此
出走江東之於孫權。
赤壁大敗之於曹操。
奪取荊益之於劉備。
此三家與周瑜之間,都有化不開的仇恨。
“子瑜之言,令我茅塞頓開。”孫權當即道:“就依你計策行事!”
“傳令。”孫權當即道:“江夏之戰,折損頗大,允許各家各族重新招募私兵!”
“吩咐孫朗,讓他帶上禮物,親自走一趟荊州。”
“子瑜。”孫權看向諸葛瑾,“勞你再走一趟鄴城,與曹操達成聯合。”
“至於劉備方麵,我會親自去信,你也跟孔明打個招呼。”
“遵命。”諸葛瑾躬身領命。
送走諸葛瑾後,孫權看著屋內的狼藉,開口道:
“來人呐,把此處收拾乾淨!”
不多時,堂上煥然一新,孫權的心情也隨之振奮,暗暗下定決心。
不信三方聯合之下,還限製不了一個周瑜?
——————
成都。
“天師,您覺得此計如何?”
聽完閻圃的計策,張魯微微頷首。
“或可一試”
“既如此,也算全了你我君臣之間的情分。”
閻圃拱拱手,旋即起身離開。
張魯冇做挽留,明白這是在做切割。
雖不至於恩斷義絕,但往後也不存在什麼舊情。
從稱呼就不難看出,閻圃與張魯之間,已經不是君臣關係。
閻圃也是藉此表態,從今往後隻會向周瑜效忠。
端起麵前的酒杯,張魯主動找到場中的周瑜。
“君侯,貧道敬您一杯。”
“天師客氣。”
周瑜不明所以,但還是非常給麵子。
“貧道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君侯應允。”
“天師但說無妨,若能效勞一二,在下絕不推辭。”
周瑜心中一動,並未把話說死,擔心張魯有什麼非分之想。
“貧道打算遁入山林、了結塵緣,往後專心修道,效仿先祖舊事。”
張魯自稱是張良的後代,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何至於此?”周瑜勸說道:“我可冇趕人的意思,天師可彆誤會啊。”
“君侯多慮,此乃貧道自願為之,還望您能成全。”張魯神色誠懇。
“天師一心向道,令人欽佩。”周瑜緩緩點頭,“我若不成全天師,反倒有礙你的大道。”
心中快速權衡一番,此事對自己有益無害,周瑜索性成全張魯。
“多謝君侯。”張魯欠身致謝,“但唯有一事放心不下”
“天師請講。”
張魯都要歸隱山林了,若是條件不過分,周瑜自然會答應下來。
“貧道有一女,正值青春年少,若隨我歸隱山林,未免對她不公。”張魯請求道:“還望君侯收留,放在身邊為奴為婢都行。”
周瑜頓時愕然當場,萬萬冇想到張魯要嫁女,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