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無冕之相 第196章 張遼VS關羽,頂級拉扯;周瑜:這航母艦隊是作弊吧(上)
建安九年,七月,江淮之地。
烈日灼烤著乾涸的平原,風捲起黃土,打在士卒的衣甲上,沙沙作響。張遼立馬於一處矮坡之上,眺望著遠方那道依著緩坡、倉促立起的營壘防線。
他身後,是李典、張合二將,以及如同沉默礁石般肅立的溫恢。更後方,是黑壓壓一片的曹軍步騎,兵甲鮮明,殺氣內斂,如同蓄勢待發的洪流。
“雲長……”張遼低聲自語,丹鳳眼中掠過一絲複雜的追憶。腦海中瞬間閃過河北鄴城之下,他與徐晃合力斬殺文醜後追擊過深,身陷重圍,正是關羽受郭嘉之命,率一支輕騎如天降神兵,撕開袁軍陣線,與他二人彙合,三人並肩,一路血戰竟直突袁紹中軍旗幡之下……那是何等的酣暢淋漓,何等的生死相托!
如今卻要各為其主,在這江淮之地兵戎相見。他深吸一口氣,將那點不合時宜的感慨壓下,眼神重新變得銳利如鷹隼。軍令如山,他的任務是撕開這道防線,直插丹陽腹地,攪他個天翻地覆。
對麵營壘中,關羽撫髯立於望樓之上,綠袍金甲,在烈日下依舊奪目。隻是他眉宇間凝著一股化不開的沉重。他麾下士卒,多為新附之兵,雖經徐庶連日整頓,紀律稍好,但戰意、韌性遠非北軍百戰老卒可比。更要命的是,能獨當一麵的大將,此刻僅有他一人。
張飛受傷且需在南岸整頓敗兵,新收黃忠,魏延等人協助穩定荊南,無法分身。他的目光穿透戰場塵囂,與遠處坡上那道熟悉的身影遙遙一觸,心中亦是一歎。
文遠……
徐庶站在關羽身側,布衣綸巾,臉色因連日籌劃而顯得有些蒼白,但眼神依舊沉靜如深潭。他指著曹軍陣型,對關羽道:“雲長,文遠用兵,向來講究正合奇勝。其主力必從正麵強攻,然亦需嚴防李典、張合率精騎從兩翼迂迴,直撲我營寨側後。我已於營前掘壕三道,內建鹿角鐵蒺藜,或可延緩其步卒。
然……若久守,必失。故,我設下三重佈置:其一,明示窪地柴草,誘其疑心火攻,拖延其先鋒;
其二,於兩側林地伏下弓手,待其騎兵繞過火場,必經林側小道時,以亂箭阻擊,挫其銳氣;
其三,若前兩計皆被識破,我軍後撤途中,已埋設少量鐵蒺藜與陷馬坑,雖不能阻大軍,亦可擾其追擊節奏,為我軍主力撤往下一道水網防線贏得時間。”
他語速平穩,將一環扣一環的阻滯策略清晰道出,顯是深思熟慮。
關羽微微頷首,鳳目開闔間寒光流轉:“元直費心了。關某在此,縱是千軍萬馬,也休想輕易踏過!”他話語鏗鏘,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卻也掩不住一絲獨木難支的孤寂。
戰鼓擂響,聲震四野。
張遼沒有多餘的試探,手中長刀前指,下達了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命令:“進攻!”
黑色的潮水開始湧動。前排重甲步兵手持大盾,邁著整齊而沉重的步伐,如同移動的城牆,緩緩壓向漢軍營壘。箭矢從營中射出,叮叮當當地落在盾牌上,效果寥寥。
“弓弩手,覆蓋射擊!”張遼再次下令。
霎時間,曹軍陣後騰起一片烏雲般的箭矢,帶著淒厲的呼嘯,越過前排步卒,精準地落入漢軍營中。慘叫聲頓時響起,營壘上空彌漫開血腥氣。新附的士卒何曾見過如此密集精準的箭雨?
陣型開始出現騷動。
“穩住!刀盾手舉盾!長槍手向前!”關羽聲如洪鐘,在紛亂的戰場上清晰地傳入每個士卒耳中。他親自持刀立於陣前,那巍然不動的身影,如同一根定海神針,勉強鎮住了即將崩潰的防線。
然而,實力的差距並非個人勇武所能完全彌補。曹軍步卒頂著箭雨,悍然衝至壕溝前,開始填埋溝壑,清除障礙。與此同時,左右兩翼煙塵大起,李典、張合各率一支精銳騎兵,如同兩把鋒利的彎刀,繞過正麵戰場,試圖穿插漢軍側翼!
“來了!”徐庶眼神一凜,“雲長,按計行事!”
關羽毫不戀戰,立刻下令:“前軍變後軍,交替掩護,向第二道防線撤退!弓弩手全力阻滯兩翼敵騎!”
漢軍開始有序後撤,雖顯慌亂,但並未潰散。
曹軍主力順勢突破第一道營壘,繼續向前壓迫。
張遼揮軍猛進,眼看便要衝入漢軍預設的第二道防線——一片看似空曠、實則堆滿乾燥柴草的窪地。
一旦敵軍大部進入,火箭齊發,便是火燒連營之局!
就在前鋒即將踏入窪地之際,一直沉默觀察的溫恢突然策馬衝到張遼身側,急聲道:“將軍!且慢!前方地勢低窪,草木乾燥異常,恐是徐元直誘我疑兵之計!其真正殺招,或在我軍為避火而轉向的兩翼!”
張遼猛地勒住戰馬,銳利的目光迅速掃過前方地形,又看向兩側看似平靜、實則林木蔭翳的路徑,心中一凜:“曼機(溫恢)所言不差!傳令!前鋒止步,以泥沙覆蓋部分柴草,開辟通路!兩翼騎兵放緩速度,先以箭雨覆蓋兩側林地,再行通過!”
命令下達,曹軍前鋒堪堪在窪地邊緣停住,一部分士卒迅速取土覆蓋易燃物。同時,兩翼騎兵並未直接衝入林道,而是先是一波箭雨傾瀉入林中,果然引得林中伏兵一陣騷動,未能形成有效阻擊。
徐庶的第一、第二重佈置,竟被溫恢一眼看穿大半!
正埋伏在側翼準備發動阻擊的漢軍弓手,見狀無不駭然。徐庶在後方望樓上看到此景,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凝重:“溫曼機……果然名不虛傳,竟連破我兩計!”
他立刻下令伏兵後撤,避免無謂損失。
張遼部隊雖被稍稍拖延,但主力未損,兵鋒依舊銳利,迅速清理出道路,繞過被部分破壞的火場,繼續追擊。
關羽率軍且戰且退,依靠徐庶預先設下的鐵蒺藜與陷馬坑稍阻敵鋒,但自身損失更為慘重,隻能眼睜睜看著張遼、李典、張合如同三把鐵犁,將他倉促構建的防線犁得支離破碎,向著丹陽腹地的方向,撕開了一道越來越寬的口子。
縱有關羽之勇,在絕對的實力差距和已被看破的謀略麵前,亦顯得迴天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