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荊襄 第126章
帳中諸將聞言,先前高漲的士氣亦隨之收斂。一偏將上前拱手道:“敵方騎兵來勢洶洶,不如暫避鋒芒,安營再議?”
劉備未置可否,目光轉向了一旁的秦牧。
秦牧撣了撣袖口塵灰,淡然一笑:“幽燕鐵騎再強,難道強得過昔日的白馬義從?袁本初能破公孫瓚,我們今日為何破不得袁家?”
此言一出,趙雲眼神陡然一凜。
劉備眸中精光閃動,急問道:“軍師可是已有破敵之策?”
秦牧並未直接回答,反而看向趙雲:“子龍曾親曆界橋之戰,不知可否為我等解惑——當年袁紹究竟如何擊潰白馬義從?”
眾將聞言皆怔,目光齊刷刷投向趙雲。
趙雲沉默片刻,往事如潮水般湧來。
“界橋之敗,伯珪將軍本不至如此……”他聲音低沉,指節微微泛白,“白馬義從橫掃漠北,令胡人聞風喪膽。正因如此,伯珪將軍過於輕敵,未探虛實便率全軍突擊。”
“殊不知袁紹早佈下殺招——鞠義麾下數千弩兵暗伏陣前,專候義從入彀。”
(後接
一百零八回
白馬義從本是輕騎兵,突然遭遇敵方
**
陣,轉眼間便被射得潰不成軍。曾幾何時威震塞北的白馬義從,就這樣在界橋之戰中全軍覆沒。
趙雲詳細講述了這場戰役的經過。他原本也是白馬義從的一員,幸虧戰前被公孫瓚調離部隊,才逃過一劫。提起昔日戰友的覆滅,他臉上不禁浮現出感傷之色。
秦牧並未多言,隻是意味深長地看向劉備。這位主公立刻會意:軍師之意,是要我效仿袁紹破白馬義從的戰術,用
**
來對付袁譚的幽燕騎兵?
秦牧含笑頷首,龐統也恍然大悟:當年公孫瓚威震邊陲,與今日袁家父子何其相似。其輕敵之態,與如今袁譚的狂妄自大如出一轍。連番敗績又折損呂布,還敢主動出戰,足見其驕橫。
依我之見,袁譚必會效仿公孫瓚,一開戰就動用全部幽燕鐵騎。屆時我們便可施展軍師之計,以
**
奇襲破敵。龐統不愧是鳳雛,經秦牧稍加提點,不僅參透破敵之策,連具體戰術都已推演妥當。
劉備當即拍板:事不宜遲,立即調集全軍
**
就此定計破敵!眾將聞言士氣大振。
這時趙雲卻拱手道:主公,末將有一拙見,不知當講不當講。劉備爽快回應:子龍但說無妨。
劉備輕輕抬手。
袁譚當年親曆界橋之戰,自然明白弩兵對騎兵的克製。
公孫瓚之所以慘敗,正是因他無視袁紹佈下的弩陣,執意驅策白馬義從衝鋒。
如今袁譚既有教訓在先,若見我軍突現數千弩兵,恐怕會立即收兵避戰。
到那時,我們的弩陣豈非無用武之地?
趙雲直言心中憂慮。
歸根結底,他斷定袁譚雖自負卻不愚蠢。若見弩陣在前,絕不會重蹈公孫瓚覆轍。
劉備眼中銳意稍斂,拂須頷首:子龍所言極是。袁譚沙場宿將,見此陣仗必會撤兵。如此......倒難辦了。
帳中諸將相視無言,原本激昂的氣氛為之一滯。
破幽燕鐵騎,何須數千弩兵?
五百足矣。
秦牧漫不經心一語,如石破天驚。
眾將皆驚,目光齊彙於他。
五百弩機就想抗衡五千鐵騎?簡直是天方夜譚。
即便不通騎戰的黃忠也深知:弩箭裝填緩慢,麵對衝鋒至多兩輪齊射。五百弩兵不過千支箭矢,如何抵擋五千鐵騎的洪流?待第三輪箭未上弦,敵騎早已碾碎軍陣。
軍師,五百之數......是否過於冒險?劉備遲疑道。
秦牧淡然一笑:實不相瞞,拙荊黃月英精於機巧,平定江東後研製出新式弩機。
------------------
此新型弩機
**
力驚人,五百具即可擊潰五千騎兵。
秦牧悄然調配工匠,秘密為劉備趕製這種武器。
隻是鍛造工藝極其複雜,耗費數月僅完成五百具。
好在袁譚的幽州騎兵不過五千之數,這批弩機足以應對。
秦牧從容道出關鍵。
劉備瞳孔驟縮。
帳中諸將皆露訝色。
黃氏身為女子竟精通兵器鑄造已令人稱奇。
更令人震驚的是她竟研製出如此強大的弩機?
五百具對抗五千鐵騎?
何等神器?
軍師,尊夫人真能造出這般利器?
趙雲難掩疑慮。
秦牧含笑拱手:
拙荊確有這般才能。
五百弩機已秘密運抵軍中,必可擊潰袁譚鐵騎!
劉備難以想象五百弩機如何抵擋五千騎兵,但對秦牧深信不疑。
既軍師作保,必無虛言。
便依軍師之策,以黃夫人所造弩機迎戰袁家鐵騎!
就此定策。
大軍繼續沿泗水北上。
......
血色殘陽中。
泗水東岸兩軍對峙。
十五萬將士列陣如鐵壁。
旌旗蔽空,遮天蔽日,鬼神皆驚。
一場驚天大戰,即將爆發。
袁氏中軍大帳前。
袁譚端坐戰馬之上,目光如刃,冷冷掃視著對麵劉軍陣型。
隻見敵軍陣列分明,前後呼應,暗合兵法精要。
“公子且看。”
“劉備以盾兵列前,長戟居次,
**
手鎮守中軍,遊騎策應兩翼。”
“這陣法倒也嚴謹。”
“可惜他那點騎兵不足三千,多是烏合之眾,怎比我幽州鐵騎精銳?”
“公子不妨遣五百輕騎佯攻其東,誘敵來援。”
“待其騎兵調動,高將軍便可率主力繞襲西翼。”
“隻要擊潰西側守軍,便能撕裂敵陣。屆時七萬步卒壓上,劉備插翅難逃!”
荀諶指點軍陣,獻上破敵良策。
袁譚胸有成竹,猛然揮鞭喝令:
“焦觸!率五百騎多樹旌旗,佯攻東翼!”
“高覽!領五千幽州鐵騎迂迴敵西!”
“諸將聽令!見敵陣潰亂,即刻全軍衝鋒!”
“此戰,定要全殲劉備主力!”
眾將轟然應諾。
咚!咚!咚!
戰鼓震裂蒼穹。
焦觸率疑兵呼嘯而出,高覽鐵騎緊隨其後迂迴包抄。
袁軍攻勢,驟然而起。
劉軍中軍大旗下。
劉備望見敵軍動向,嘴角泛起冷笑。
“果然不出子璟所料。”
“東麵佯攻誘敵,西麵暗藏殺機。”
他側首看向身旁的秦牧,眼中寒芒閃動。
(
秦牧嘴角微揚,馬鞭輕揮:
既如此,我們便順水推舟,讓文遠率狼騎列陣迎敵,假裝中計,誘使高覽率主力鐵騎自投羅網。
劉備聞言振奮,當即揮鞭傳令。
東側戰場。
張遼領命,立刻率領三千精銳狼騎疾馳而出,直撲焦觸的誘敵騎兵。
西翼陣地。
蔣欽接到軍令,立即喝令五百弩手布陣待敵。
身為這支弩兵統帥,蔣欽心中也存疑慮:這些新式弩機,真能抵擋五千鐵騎的衝鋒嗎?
然箭在弦上。
他隻得凝神屏息,緊盯逼近的敵軍鐵騎。
戰場西側。
高覽見劉軍狼騎出擊,唇邊泛起譏諷的弧度。
果然上當,所有騎兵都被焦觸引出來了。
劉備,看你還能用什麼抵擋我幽州鐵騎!
他收起冷笑,長槍高舉,厲聲喝道:
幽州鐵騎聽令,全力衝鋒,擊破敵陣!
號角聲響徹雲霄。
五千鐵騎調轉方向,捲起漫天煙塵,如驚濤般衝向劉軍西翼。
劉備緊握馬鞭。
黃忠等將領皆屏息凝神。
且看軍師研製的新式弩機,是否真能以五百之數破五千鐵騎...
這個念頭在眾人心中同時浮現。
七十步!
在十餘萬雙眼睛注視下,高覽率領的幽州鐵騎已突進至七十步距離。
進入射程。
蔣欽深吸一口氣,高聲喝令:
刀盾手,變陣!
軍令下達。
前排五千刀盾手立即向兩側分開。
一道裂痕,驟然顯現。
五百名弩箭手迅速列陣,頂至最前沿。
新型弩機齊齊抬起,瞄準了衝鋒而來的敵方騎兵。
此刻。
高覽正率領幽燕鐵騎疾馳向前。
他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八萬劉軍被他鐵騎衝得潰散的場景。
我的才能不輸顏良文醜,主上卻始終更倚重他們,還將我調離官渡主戰場。
今日我就要用這場大勝,證明我纔是袁家第一騎將!
高覽眼中閃過淩厲之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就在他舉起長槍準備下令加速衝鋒時,
劉軍陣型突然變化。
原本的盾牆分開,五百弩手突前列陣。
高覽臉色大變,渾身一顫。
劉備竟暗藏弩兵?
不妙,他要效仿界橋之戰!
久經沙場的高覽立即明白了劉備的用意。
一陣寒意湧上心頭。
界橋之戰中,袁紹正是用弩兵擊潰了威名遠揚的白馬義從。
若劉備複製此計,自己豈非要重蹈公孫瓚覆轍?
他舉起長槍就要下令撤退。
但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
因為他發現劉軍弩兵數量太少,僅有五百餘人。
這個距離最多兩輪齊射。
區區千箭怎能阻擋我五千鐵騎?
高覽懸著的心頓時放下,臉上浮現輕蔑之色。
再無顧慮。
他揮槍大喝:
敵軍弩兵不過五百,不足為懼!
鐵蹄撼地,五千幽州悍卒喉間滾出獸吼,鎧甲反射著冷光。
“五十步位置!”斥候的嘶喊刺破煙塵。
蔣欽的指令比刀鋒更利:“放弦!”
五百具連弩同時發出機括咬合的脆響——這不是箭雨,而是整片烏雲壓了過來!高覽的瞳孔裡,那堵由五千支
**
箭鏃組成的死亡鐵壁正在急速放大。
“荒唐!這...”他的咆哮被金屬風暴撕碎。
戰馬的前胸突然爆開血花,騎兵的鎖甲像宣紙般被洞穿,整整三排衝鋒陣列同時塌陷。有人被釘死在馬鞍上,更多人和坐騎滾作血葫蘆,鐵蹄下不斷傳來骨骼斷裂的悶響。
蔣欽的指甲掐進掌心裡——軍師設計的這批連弩上弦裝置頗為精巧,但誰能想到十矢齊發的效果竟如同天罰?濺起的血漿已經糊住了最前排弩兵的皮甲。
五百具強弩輕易擊潰五千精銳幽燕騎兵!
軍師研製的究竟是何等...神奇弩機?蔣欽盯著掌中器具,驚駭得幾乎失聲。
弩手們紛紛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八萬劉軍將士目睹這場不可思議的對決,個個瞠目結舌。七萬袁軍更是集體陷入呆滯。
袁譚麵上傲色驟然扭曲成驚懼:大耳賊用的是何等妖弩?區區數百弩機竟能頃刻間發射數千箭矢?這不可能!定是我眼花了!
中軍旗下,袁譚語不成調。身旁謀士荀諶、郭圖皆麵如土色,恍若失魂。袁軍士氣瞬間渙散。
反觀劉軍,短暫驚愕後爆發出震天歡呼,鬥誌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