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荊襄 > 第137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荊襄 第137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太史慈之言,印證了他最壞的猜想——

劉備早洞悉其謀,將計就計令太史慈跨海奇襲,斷臧霸歸路。

若非三公子抽走精兵萬騎,爾等豈能得手!

此乃天亡非戰之罪!

郭圖目眥儘裂,嘶聲咆哮。

天亡?

太史慈縱聲長笑,笑聲裡儘是譏誚。

郭圖瞠目怒視,滿麵茫然。

當真以為公孫度要攻高密?

此乃我軍師妙計,令東萊流言四起,使我等偽作遼東軍跨海來擊。

此番袁尚所獲密信,亦是我家軍師設下離間之計,意在使其兄弟相疑。袁尚誤以為其兄袁熙暗通我主,故急率兵馬北上問罪。

郭圖,莫非你真以為今日戰局皆因僥幸?

自始至終皆在秦軍師謀算之中。

無論汝等如何掙紮,終究不過是棋盤上任人擺布的棋子罷了!

太史慈冷笑間,將秦牧籌謀儘數道破。

郭圖聞之色變。

但見其身形劇震,僵立當場,麵如死灰。

那驚恐之狀,似是窺見了世間至怖之事。

怎會如此...

這一切竟都是那秦牧設計的圈套?

吾輩皆被其玩弄於鼓掌之間?

天下怎會有如此可怕的謀士?

此人究竟是何方妖孽——

郭圖狀若瘋癲,口中囈語不斷。

前番下邳之戰,容你逃得性命。

今日便送你去九泉之下,與袁譚再續君臣之誼。

太史慈手中血戟寒光迸射,殺意凜然。

郭圖猛然驚醒,駭然發覺死亡臨頭。

太史將軍!某願歸順劉皇叔!

某深知袁氏內情,願獻機密求生——

郭圖跪地哀嚎,搖尾乞憐。

此刻。

什麼名士風骨,什麼君臣大義,儘數拋諸腦後。

唯剩一個念頭:

但求活命!

太史慈漠然睥睨,冰冷吐出一言。

以下為

血色長戟破空劃過,地麵滾落一顆怒目圓睜的頭顱。太史慈抬腳將那首級踢開,戟尖遙指南麵:傳令全軍備戰!臧霸的泰山寇很快會來送死,正好為主公斬草除根!

(章節標題:崎嶇山穀中,萬餘伏兵屏息潛伏。臧霸突然皺眉——穀外已安靜了整整一天。當孫觀第三次前來稟報時,這個泰山悍匪終於察覺異樣:劉備軍既不紮營也不戒備,彷彿在等待什麼。

繼續埋伏!臧霸握緊刀柄低喝。話音未落,尹禮的快馬已卷著煙塵衝上山坡:大哥!莒縣出事了!



【簡體

尹禮跌跌撞撞衝下馬背,嘶聲喊道:“郭圖急報!莒縣東門外突現五千劉軍,城中守軍不足千人,求大當家立刻回援!”

臧霸猛然僵住,麵色煞白。孫觀如遭雷擊,嗓音陡然拔高:“劉備怎會打到莒縣?他的主力明明還在穀外!”

“是海路!”臧霸拳頭砸進掌心,“這大耳賊派奇兵從北岸登陸,專挑我們傾巢出伏時偷襲!他早算準了郭圖的誘敵之計!”

孫觀牙齒咯咯作響:“郭圖這蠢貨獻的什麼毒計!若莒城丟了……”

“從一開始就錯了。”臧霸狠狠踹斷腳邊枯枝,“能破郭圖之策的,必是秦牧!我竟信了那庸才的鬼話!”

孫觀突然猙笑著抽出佩刀:“不如先回城斬了郭圖祭旗?”

臧霸反手扣住刀鞘,眼底血絲暴起:“找死也得帶著他!”

此刻責怪郭圖已無意義,下令全

**

速撤離崢嶸穀,前往莒縣救援!

孫觀猛地抬頭,急切勸阻:

若此時撤軍,劉備大軍必將長驅直入,直抵莒縣城下。

到那時,我們如何抵禦?

臧霸怒目而視,厲聲喝道:

眼下形勢危急,哪還顧得上這些!

先保住莒縣要緊!若莒縣失守,我等皆死無葬身之所!

孫觀渾身一顫,頓時醒悟。

他不再猶豫,翻身上馬,催促士兵撤退。

埋伏多時的泰山軍,隻得倉皇撤離山穀,朝十裡外的莒縣匆忙趕去。

……

山穀外。

九萬大軍圍坐篝火,飲酒談笑,氣氛輕鬆。

彷彿此行並非征戰,而是遊山玩水。

此刻子義應當已登陸了。

不知他此次奇襲可否順利。

劉備嚼著肉乾,麵露憂色。

秦牧悠閒飲酒,淡淡道:

子義是否成功,隻需留意臧霸動向。

若臧霸撤兵回救莒縣,便知子義已得手。

劉備頷首,望向北方。

恰在此時——

一騎斥候飛馳而至,滾

**

下:

稟主公,泰山軍已全數撤出山穀!

穀中已無伏兵!

眾將聞訊,霍然起身。

劉備手中肉乾掉落,猛然站起,望向崢嶸穀方向。

隻見原本寂靜的山穀上空,驟然驚起群鳥盤旋——

這昭示著穀中正有大軍疾行。

“軍師妙計,跨海突襲莒縣已成!”

“臧霸果真撤軍了!”

劉備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轉頭望向秦牧。

秦牧隨手將酒囊拋給周倉,從容道:

“臧霸此番必會全力奪回莒縣。”

“主公,我們速速北上穿越崢嶸穀,追擊臧霸。”

“此戰誓要全殲泰山賊寇,徹底拔除徐州這顆毒瘤!”

劉備聞言戰意勃發,眼中殺氣凜然。

他縱身上馬,高聲道:

“傳我軍令,全軍立即出發,全速通過崢嶸穀!”

“務必要讓臧霸插翅難逃!”

軍令既下。

九萬養精蓄銳的劉備軍將士,個個摩拳擦掌。

大軍如洪流般向北進發。

果然。

穀中已不見泰山軍蹤影,隻餘下成堆的火攻物資。

大軍順利穿越山穀,朝著莒縣方向疾馳。

莒縣城外十裡。

臧霸率軍趕回時,猛然勒住韁繩。

他抬頭望向城牆,臉色驟變。

還是遲了一步。

城頭已高高飄揚著字大旗。

莒縣,已然落入太史慈之手。

“兄長,如何是好?”

“莒縣已破,我們終究晚了一步。”

孫觀嗓音嘶啞地問道。

臧霸深吸一口氣,厲聲道:

“太史慈剛破城不久,我們趁其立足未穩,全力奪回城池!”

孫觀大驚失色:

“兄長三思!劉備大軍隨時可能追來,若攻城不下,恐遭內外夾擊。”

“不如放棄莒縣,退守青州為妙。”

臧霸怒目圓睜,厲聲嗬斥:



——

莒縣是咱們打拚多年的根基之地,若棄城逃往青州,弟兄們就成了斷了根的浮萍!

袁氏父子素來輕視寒門子弟,怎會真心接納我們這些草莽出身之人!

誓死守住莒縣,我絕不離琅邪半步!

孫觀猛然驚醒,握刀的手微微發抖。

咬牙跺腳間,他霍然抽刀振臂高呼:

兒郎們!莒縣就是咱們的命根子!

亮出真本事的時候到了,給我殺回莒城!

話音未落,孫觀已率先衝向城牆。

萬名泰山士卒頓時血氣上湧,咆哮著席捲城關。

攻城戰驟然打響。

為奪回老巢,這些亡命之徒個個狀若癲狂,攻勢如潮。

奈何——

守城將領太史慈豈是等閒之輩。

五千劉軍精銳據守城頭,任敵軍兩倍於己,雉堞之下始終寸步不讓。

血戰半日,泰山軍折損千餘,屍骸在城下堆積成丘。

竟無一人能攀上城頭。

兄長,久攻不利,士氣快要耗儘了。

這般硬拚絕非良策。

不如......暫退?

尹禮聲音發顫,近乎哀求道。

臧霸緊鎖的眉頭漸漸鬆開,眼中熾焰化作灰燼,終是長歎一聲:

傳令——

嗚——

蒼涼號角突然刺破天際。

臧霸渾身劇震,回望時麵色驟變——

劉備追兵已至!

數千鐵騎掀起滾滾煙塵。

當先五百白馬義從如銀電破空,在趙雲率領下呼嘯而來。

“主公,前方劉備軍已逼近,我們突圍無望!”

尹禮嘶啞著嗓子喊道。

突然——

身後喊殺聲驟起。

臧霸等人猛然回首,頓時麵露駭然。

莒縣南門洞開。

太史慈見劉備主力殺至,當即率軍出城反擊。

本已力竭的泰山軍,瞬間潰不成軍,四散奔逃。

“蒼

**

我臧霸,滅我泰山軍嗎?”

臧霸仰天長嘯,聲如泣血。

兩路大軍如潮水般合圍,萬餘泰山

**

瞬被吞沒。

血戰拉開序幕。

從日暮鏖戰至夜幕低垂,莒縣城南屍骸遍野,血染黃土。

直到星鬥滿天,震天的喊殺聲才漸漸平息。

劉備在將士的簇擁下,踏著凱歌登上莒縣城頭。

臧霸、孫觀等敗將皆被捆縛跪地,等候發落。

“臧宣高!”

“你還有何話說?”

劉備目光如刃,俯視著這個昔日叛將——當年正是此人倒戈,助呂布奪取徐州。

“明...明公......”

臧霸顫抖抬頭,眼底儘是惶愧。

老劉的忍耐到了極限,對臧霸反而更加優待,以州牧職權任命臧霸為東海太守,孫觀為琅邪相,讓他們名正言順地掌控兩郡。

老劉原以為這份寬容能打動臧霸。

誰知呂布偷襲下邳時,臧霸不僅未加阻攔,反而派兵助呂布將他擊敗。

這份背信棄義,老劉始終銘記於心。

如今呂布已誅,臧霸被俘,豈能饒恕?

玄德公!

霸知罪了,願率泰山眾將重新歸順,助玄德公討伐袁曹,成就大業!

臧霸似乎察覺到殺機,立即叩首請降。

劉備正要下令處決,被這突如其來的請降打斷,眼中殺氣稍減。

主公,此賊與泰山寇盤踞琅邪東海十餘年,在兩郡根基深厚。

更可慮者,這夥人反複無常,一有機會就會擁兵自立。

若不徹底鏟除泰山寇,徐州永無寧日,必成大患。

屬下認為,對臧霸

**

絕不能姑息。

請主公為徐州安定計,誅殺泰山諸寇!

秦牧洞悉臧霸本性,力勸劉備除之。

曆史早有先例:曹操顧忌泰山勢力,不得不倚重臧霸等人控製徐州。

名義上歸屬曹操,實際上卻在臧霸掌控下。

這種局麵持續到曹操去世,曹丕稱帝北方大定時,曹家才真正掌控徐州。

青徐二州是老劉經略中原的根基,豈容隱患存在?

秦牧決不允許臧霸這樣的禍患留存。

劉備聞言殺意更濃。

劉備猛然揮手,厲聲下令:將臧霸、孫觀、尹禮等泰山賊寇押下去,立即處決!

親兵們聞令而動。臧霸驚愕抬頭,難以置信地望向劉備——這位素以仁義著稱的劉玄德,竟拒絕他的歸降?

被拖下城樓時,臧霸終於明白:眼前的劉備已非當年那個優柔寡斷的劉皇叔。這位新興霸主既保有仁德之心,更具備了殺伐決斷的雄主氣魄。

劉備!可笑我竟沒看出你的蛻變!臧霸嘶吼著,早知今日,當年就該全力助呂布將你徹底鏟除!

淒厲的悲鳴聲中,數顆頭顱已高懸城頭。劉備憑欄遠眺,眼中映照出整座琅琊國都。隨著莒縣陷落,徐州境內最後一支反抗力量就此覆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