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荊襄 > 第13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荊襄 第13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備眼中燃起戰意:軍師有何高見?

秦牧命人展開地圖,手指重重劃過豫州:我軍東線逼近黃河,中線卻卡在壽春,西線滯留南陽。這個巨大的缺口,隨時可能被曹操攔腰斬斷我們的南北聯係。

必須拿下豫州補齊這個缺口!同時在南線發起攻勢,既能牽製曹軍北上,又能為渡河爭取時間。

劉備凝視著地圖,眼中精光暴漲。

秦牧獻策道:“可命關羽將軍率襄陽之兵北上,以魯肅為軍師輔佐,佯攻許都,誘使南部曹軍向許都回防。”

“實則令雲長將軍揮師東進,奪取汝南、陳國等地。”

“壽春方向,主公可派張飛為主帥,諸葛亮為參軍,出兵攻占沛國、梁國諸郡。”

“彭城戰線,則委任黃忠為將,龐統為謀士,率軍北進,奪取魯國、泰山、任城等地。”

“三路並進,首要之務是收複豫州,進而奪取兗州部分郡國。”

“如此既可彌補我軍防禦漏洞,又能牽製曹操奪取冀州及河北,同時拓展中原疆域。”

“此乃一箭三雕之策。”

“屆時,縱使曹操勉強拿下河北,亦將喪失半壁中原。”

“兩相比較,此番聯合滅袁之戰,主公所得必多於曹操。”

秦牧從容陳述,獻上此計。

劉備凝視地圖,反複思量,眼中漸現喜色。

“好個一箭三雕之計!”

“軍師此策,正合我心!”

“我即刻下令,命雲長、翼德、漢升出兵攻曹!”

劉備欣然採納。

秦牧含笑,手指再度移向青州,點向臨淄。

“黎陽已失,袁紹自顧不暇,無力再援袁尚。”

“其可用之兵不足兩萬。”

“主公,當趁勢進軍青州,攻破臨淄,剿滅袁紹殘餘,直抵黃河!”

劉備鬥誌勃發,豪情萬丈。

“傳令!”

“全軍開拔,進軍青州,直取臨淄!”

眾將熱血激蕩,士氣高漲。

九萬大軍遂自莒縣北上,浩浩蕩蕩殺入青州。

初春時節,青州東部各郡國已無駐軍,袁尚將所有兵力儘數集結於臨淄。

劉氏大軍長驅直入,兵不刃血便收複了北海、樂安、齊國等東部諸郡。

九萬雄師進逼淄水。

臨淄城內人心惶惶,將士皆懼。

郡守府大堂中,袁尚端坐上首,左手扶額,右手緊握袁紹回信。黎陽陷落、曹軍渡河、並州告急、幽州叛亂,河北局勢已然糜爛。

袁紹自顧不暇,無力馳援。信中嚴厲斥責袁尚,令他務必死守臨淄,保住青州基業,否則父子恩斷。

不想河北竟惡化至此!袁尚捏著信箋恨聲道,劉備與曹操這是要置我袁氏於死地!

袁熙躊躇再三,低聲道:三弟,我軍僅剩兩萬,如何抵擋劉備九萬大軍?父親這般要求實在強人所難。不如趁敵未至,北渡黃河據險而守。

袁尚默然,麵露猶疑。

審配聞言急道:二公子謬矣!青州若失,區區黃河豈能阻敵?屆時曹劉聯軍深入河北,袁氏基業必將毀於一旦!他極力陳說利害。

袁尚神色變幻,再度陷入躊躇。

審長史此言差矣......

袁尚與袁熙立於淄水之畔,眉頭緊鎖。

九萬大軍壓境,區區淄水,當真攔得住劉備麼?袁熙的聲音低沉,透著憂慮。

袁尚聞言,指尖不自覺地摩挲著劍柄,喉結滾動:若守不住,不如儲存實力,為父親留下火種……

此時,審配的目光卻死死釘在地圖上,沉默如鐵。

忽然,他猛然抬頭,眸中寒光乍現:三公子,有一計可敗劉備!

何計?快說!袁尚急不可耐地傾身。

審配附耳低語,寥寥數語間,袁尚臉上的陰霾驟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癲狂的喜色。

妙!絕妙!袁尚拍案而起,眼中燃起熊熊戰意,縱使張良韓信在世,也難及先生此計!

審配輕捋胡須,嘴角微揚,攥緊的指節卻泄露了那一絲緊繃的殺意。



袁尚輕撫長須,眼中閃過讚許:三弟,審長史此計堪稱算無遺策。

河風捲起戰袍下擺,袁熙卻麵露憂色:隻是這渡河為餌之計,若劉備不上鉤......

審配五指收攏成拳,甲冑鏗鏘作響:二公子多慮了。若非以全軍為餌,豈能引出劉備這條大魚?突然壓低聲音:請三公子傳令,由二公子領軍渡河。

袁熙霎時麵色煞白,指節捏得發青。他緊盯審配看似恭敬的低垂頭顱,暗恨這老狐狸竟要推他入死局。

顯甫......袁熙喉結滾動,話未出口便被袁尚揚手打斷。年輕主將的赤色披風獵獵作響:此戰要害,在於誘敵渡河。本公子當親往!

審配猛然抬頭,卻見袁尚眼角餘光掃向神色變幻的袁熙,頓時恍然——若將兩萬精兵交予二公子,無異於予人刀柄。

三弟英明!袁熙如釋重負,趁機進言:隻要您坐鎮前陣,那織席販履之徒必入彀中!

袁尚指節重重叩在輿圖上淄水上遊:傳令蔣奇,子時率三千輕騎繞襲敵後!

三天過去。

淄水東岸。

九萬劉家軍浩浩蕩蕩向西推進,逼近袁軍在青州的最後防線。

袁尚隻剩兩萬殘兵,隻能死守淄水西岸,想靠這條河擋住我們。

可這淄水根本不算什麼大河,好些地方水深不過腰,能渡河的地方多得很。

袁尚區區兩萬人馬,想處處設防簡直是癡人說夢。

等咱們渡過河去,拿下臨淄城,全殲袁軍易如反掌。

陳登指著前方河流,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

劉備點頭讚同,大笑著揚起馬鞭,正要下令分兵三路渡河,讓袁尚防不勝防。

命令剛傳下去。

一騎探馬飛馳而來。

稟主公!

袁尚帶著兩萬袁軍離開臨淄城,渡過淄水在東岸背水列陣,要與我軍決戰!

此言一出。

劉備和陳登都露出詫異神色。

袁尚區區兩萬兵馬,不守西岸反而渡河背水布陣?

他哪來的膽子,莫非瘋了不成?

劉備臉上寫滿難以置信。

難道袁尚知道擋不住我軍渡河,所以想效仿當年韓信的背水一戰?

陳登眼珠一轉,猜到了袁尚的用意。

劉備恍然大悟。

當年韓信與楚軍對戰,為激勵士兵,就讓他們背水布陣。

因為沒有退路,漢軍士兵爆發出數倍戰力。

最終以少勝多,大敗楚軍。

如今袁軍勢弱己方勢強,又有淄水天險,倒與當年戰局相似。

袁尚孤注一擲,妄想複製韓信背水一戰的奇跡,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劉備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朗聲道:

袁尚竟有如此膽魄,敢作背水一戰!我若畏縮不前,豈不令他輕視?

傳我軍令,全軍進抵淄水東岸,與袁軍決一死戰!

三軍士氣高漲,皆欲藉此役殲滅袁軍主力。

唯秦牧神色沉靜,眉間隱現疑慮。

劉備察覺異狀,問道:子璟可是看出什麼端倪?

秦牧凝視遠方,緩緩道:

昔日韓信背水列陣,是因漢軍連戰告捷,士氣如虹。如今袁軍連番敗退,軍心渙散,豈能效仿古人?

劉備聞言恍然:確是如此。那依軍師之見,袁尚此舉有何用意?

秦牧沉吟道:眼下尚難斷言,不如先觀敵陣再作定奪。

日過正午,九萬大軍抵達淄水。

隻見兩萬袁軍背水列陣,擺出決戰之勢。諸將摩拳擦掌,隻待一舉殲滅敵軍。

劉備見秦牧沉默不語,遂令各軍嚴陣以待。

秦牧目光越過軍陣,落在波光粼粼的淄水之上。

子義可熟悉此間水文?他向太史慈問道。

“稟告軍師,末將曾多次往返淄水,對此河頗為熟悉。”

秦牧略一頷首,隨即問道:

“既如此,依你之見,現今淄水水位是否正常?”

劉備等人皆露疑惑之色,不解秦牧為何突然提及淄水水位。

太史慈略作思索,答道:

“此時正值初春,冰雪消融,春雨漸增,淄水水位理應上漲。”

“往年這個時節,水深應當過肩,而如今卻僅及膝,顯然較往年更低。”

趙雲亦上前說道:

“主公,昔日北海解圍之時,亦曾途經淄水,此時水位確實不該如此之淺。”

聞言,劉備凝目遠眺淄水,果見袁軍士卒涉水而過,水深不過膝蓋。

“淄水水位確實比往年低……”劉備沉吟片刻,仍不解道,“可這又與袁尚有何關聯?”

秦牧眼中閃過一絲瞭然之色,隨即拱手道:

“主公,容屬下鬥膽代主公下令,不知可否?”

劉備毫不遲疑道:“軍師之令即我之令,但下無妨!”

秦牧當即指向淄水上遊,肅然下令:

“趙子龍聽令,速率輕騎秘密繞行上遊!”

“我料袁尚必已派人築壩截流,你擊潰袁軍後,立即點燃狼煙為號。”

“待此處狼煙升起,即刻掘開堤壩,不得延誤!”

袁軍陣前,秦牧語出驚人。

淄水岸邊,眾人神色皆變。

趙雲眉頭微皺,手中長槍不自覺握緊三分。劉備與陳登對視一眼,俱看出彼此眼中的驚詫。太史慈更是按捺不住,脫口問道:軍師怎知袁尚在上遊做了手腳?

馬蹄踏碎浮土,秦牧遙指河麵:諸位且看,這水流緩得反常。他指尖劃過空中,似在勾勒沙壩輪廓,袁尚號稱小韓信,卻無韓信聚兵死戰之能。此番背水列陣,必是審配在幕後操盤。

河風捲起戰袍下擺,秦牧冷笑道:待我軍追至河心,上遊沙壩一潰......話音未落,劉備已駭然變色:九萬將士便要餵了魚蝦!

陳登後頸滲出冷汗,鐵骨扇地合攏:好毒的決水之計!太史慈方天畫戟重重頓地,夯出三尺淺坑。河灘碎石隨震動簌簌滾落,恰似眾人此刻翻騰的心緒。

不是袁尚的手筆。秦牧忽然搖頭,眼中精光乍現,審正南此人,最擅借天地之勢。他忽然抬腳碾碎一塊龜裂的河泥,就像這乾涸的河床,早把計謀寫在咱們眼前了。

對岸袁字大旗忽喇喇作響,像是在回應這番剖析。劉備撫劍長歎:河北謀士,當真不可小覷。話音淹沒在驟然加強的河風中,帶著幾分忌憚,幾分慶幸。

可惜。

他們時運不濟,偏偏碰上了智謀超群的秦牧。

再巧妙的計策,在秦牧麵前都無所遁形。

趙雲猛然醒悟,喜形於色,急忙詢問:

軍師既已看穿袁尚之計,可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讓他自嘗苦果?

秦牧淺笑不語......

劉備眼中精光閃動,擊掌讚歎:

妙哉!好一個反客為主!

子龍,你速按軍師安排行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