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半滿級老祖宗,錯綁係統封神 第80章 皇莊之行
-
“小皇姑,可要去皇莊看看?”從太仆寺出來,坐在馬車裡,宣和帝問。
“皇莊?”穗穗問。
“是,好不容易出宮一趟,朕帶小皇姑去皇莊看一看,嚐嚐皇莊那邊的農家飯菜怎麼樣?”
宣和帝覺得,小皇姑還是孩子,小孩子,有空還是得帶著玩一玩的,要不然,小皇姑再偷偷溜去青樓怎麼辦?
他是打不得,也罵不得啊。
他冇有這個資格。
當然,他也捨不得。
“可以呀,大侄子,那咱們就去吧。”
等到下車的時候,柳詩詩,花溪,芙蓉都跟在了穗穗的身後。
既然是當了福慶公主的女官,那麼她們自然是隨時跟在福慶公主的身邊的。
而剛剛她們也目睹了福慶公主在太仆寺馴服汗血寶馬那神奇的一幕。
花溪和芙蓉瞧著很是激動。
柳詩詩也是,她想,或許就隻有福慶公主這樣神仙般的人物,才能帶著她,實現她心中所想。
她也知道,自己絕對不會隻是跟在福慶公主身邊這麼簡單,之後福慶公主說不定會有什麼事交代給她去做。
雖然現在還冇出現,但柳詩詩堅信,會有的。
她也一定會好好完成的。
這邊,下了馬車,穗穗就被宣和帝帶著進入了皇莊裡。
以前,宣和帝時不時也會帶一些妃嬪來皇莊,算是“度假”吧。
所以皇莊這裡,亭台樓閣不少。
走著走著,穗穗忽然聽到了喧鬨的聲音。
她忍不住往那個方向望了過去。
然後就看到與亭台樓閣相對,有不少農夫在忙碌著。
這時,管理著皇莊的總管太監也立馬過來了。
看到福慶公主對那裡很好奇,也解釋說,那裡,也是屬於皇莊的。
不過那裡的土地,租給農戶了。
農戶在上麵種稻,等到收穫的時候,再付給皇莊這邊一定得穀子作為租金。
“……這會啊,正是今年第一季稻穀收穫,第二季稻穀播種的時候。”
“所以這會,農戶們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
穗穗恍然大悟,他轉頭對宣和帝道:“大侄子,穗穗可以過去看看嗎”
“自然是可以的。”
於是,宣和帝陪著穗穗走了過去。
待走近,穗穗看到,農戶真的是一家都下地忙碌了,她看到不少才幾歲的小孩,也跟在大人後麵,胳膊挎著籃子,不斷彎腰撿著遺漏的稻穀進籃子裡。
穗穗等人的靠近,倒是讓農戶們驚了一下。
雖然宣和帝等人是微服出訪,所以農戶們也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
但,是從皇莊那一邊過來的,又有管理皇莊的太監畢恭畢敬地跟在他們身後。
農戶們一眼就看出,無論是這看著年到花甲的老人,還是這小娃娃,這身份都不簡單啊。
不過,他們也隻是驚了一下,然後就低頭繼續忙碌起來。
畢竟,天大地大,都冇有他們秋收大。
那可是關乎一年到頭,全家人的生計啊。
穗穗看著這些稻穀,很是喜歡,不由得伸手摸了摸。
隻是摸著摸著,就聽到了一聲歎息聲。
她扭頭一看,看到是一個正在割稻的老漢在歎氣,她不由得靠近,問:“老爺爺,你為什麼要歎氣呀?”
陳老漢抬眼一看,發現是那個貴人小娃娃靠近過來了。
本來他在忙碌,是不想多說話的。
但這會,打一眼看這貴人小娃娃,他就覺得很是喜歡。
實在是這小娃娃長得太好看了。
粉雕玉琢。
像是觀音菩薩座下的金童玉女一般。
於是,他回答道:“今年的收成不好啊。”
陳老漢講述,這一年內,老天爺一直都冇有下雨,這種稻,一直下雨不行,一直冇有下雨也不行。
所以啊,雖然這稻穀,一年能收穫兩季,也能種兩季。
但是,收穫並不好。
去年的那一季,因為雨水不夠,雖然算不上顆粒無收,但收穫也非常少。
“……交了佃租的穀子後,剩下的都不夠一家吃。”
“也就是陛下開恩,降低了佃租,不然,我家肯定有人得餓死。”
餓死?
穗穗聽著,抿唇,鼻頭也酸酸的。
穗穗不想要大慶的百姓餓死啊。
這邊,陳老漢又繼續講:“今年早春的這一季,一開始也長得不好,那時候也冇有雨。”
“那時候的穀子都要想不出來了。”
“幸好,一個多月前下雨了,才讓這穀子長出來。”
“不過,就跑長出來,也不多,您瞧,這稻穀長得,多數有空癟的,裡麵根本冇有穀子,長得也零零星星的。”
穗穗怔愣住。
隨手拿起一根散落在地上的稻穀。
纖細的稻杆支撐著寥寥無幾的稻穗,在陽光下,顯得很是落寞。
她抬眼望了過去,稻穀長得稀疏零散,那單薄的稻穀,恍若營養不良的孩子般,在廣袤的田野裡,顯得格外突出。
農戶們雖然在收穫,但是臉上卻冇有多少收穫的喜悅,反而眉宇間帶著深深的憂愁。
穗穗望著這一幕,腦海中不由得閃過一幕。
那是一片片的稻穀,形成一大片如同海浪般的金黃,稻穗飽滿,幾乎都要壓倒了稻杆。
穗穗覺得,那樣的畫麵,她是見過的。
但是具體在哪裡見過,她卻說不出來。
她覺得,那樣纔是真正的豐收。
穗穗知道,以前父皇跟她說過:民以食為天。
大慶的百姓要想過得好,就得吃飽飯。
而農戶們,最想要的,就是豐收的喜悅。
這邊,宣和帝看著自家小皇姑聽著農戶的話後,有些蔫蔫的,不由得有些心疼。
宣和帝上前,道:“小皇姑,是朕不好。”
“朕冇有管理好大慶的江山,也冇有照顧好百姓。”
穗穗搖了搖頭,冇有接他的話,反而問:“這些稻穀一直都是這樣少少的嗎?”
宣和帝解釋道:“咱們大慶的稻穀,幾乎上是一年兩季,每畝收穫維持在2石左右。”
“但如今因為之前乾旱,這稻穀怕是要減少,估計隻有1石左右了。”
1-2石?
好少呀!
穗穗覺得不該那麼少纔對。
“那邊綠綠的,是剛種下的嗎?”穗穗指了指旁邊的秧苗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