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星堆之緣 > 第 23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星堆之緣 第 23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古寺探秘推開雲隱寺那扇斑駁的木門,一股混雜著檀香、黴味與銀杏果清香的氣息撲麵而來,像是穿越了千年時光。

院內靜得能聽見銀杏葉飄落的

“簌簌”

聲,三棵合抱粗的古銀杏樹矗立在庭院中央,枝椏虯曲如青銅神樹的枝乾,金黃的葉子鋪滿了青石板路,踩上去發出

“沙沙”

的輕響,像是古蜀先民在耳邊低語。

“這樹怕有上千年了吧?”

燕承風抬手撫過一棵銀杏的樹乾,樹皮粗糙堅硬,佈滿了深淺不一的裂紋,像是刻滿了歲月的密碼,“你看這紋路,倒有些像三星堆玉琮上的弦紋。

”蘇瑤彎腰撿起一片銀杏葉,葉片金黃透亮,邊緣帶著細微的鋸齒,葉脈清晰如網:“川西的古寺多植銀杏,說是能鎮宅祈福,冇想到這雲隱寺的銀杏長得這麼旺。



她抬頭望向寺廟深處,紅牆斑駁,露出裡麵的青磚,牆角爬滿了墨綠色的爬山虎,幾間廂房的門窗朽壞不堪,唯有正前方的藏經閣還算完好,木質的閣樓帶著飛簷翹角,透著古樸莊嚴的氣息。

兩人順著青石板路往裡走,腳步放得極輕,生怕打破這千年古寺的靜謐。

庭院的牆角立著幾尊殘破的石佛,佛像的麵部已經模糊,卻依舊能看出悲憫的神態,佛衣的褶皺處刻著細密的花紋,竟與三星堆青銅人像的衣紋有幾分相似。

“你看這石佛的衣紋。



蘇瑤停下腳步,指著一尊石佛的袖口,“這種捲曲的紋路,和青銅人像長袍上的雲雷紋太像了,會不會這寺廟與古蜀文明有淵源?”燕承風湊近細看,果然如蘇瑤所說,石佛衣紋的線條流暢,捲曲的弧度與古蜀青銅器上的紋樣一脈相承:“說不定這寺廟就是古蜀人後裔所建,用來守護與古蜀相關的秘密。

穆然說的手抄本,十有**就在藏經閣裡。

”藏經閣的木門是深褐色的,上麵刻著繁複的纏枝蓮紋,門板已經乾裂,縫隙裡塞滿了灰塵。

燕承風輕輕推了推,木門

“吱呀”

一聲發出沉悶的聲響,像是不堪重負。

閣樓內光線昏暗,隻有幾縷陽光透過窗欞的縫隙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黴味和紙張的氣息。

閣樓裡擺滿了高大的木質書架,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古籍,大多都用藍布或黃布包裹著,布麵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

書架上的木頭髮黑腐朽,有些書架已經傾斜,上麵的古籍搖搖欲墜。

“小心點,莫碰倒了書架。



燕承風叮囑道,伸手拂去一個書架上的灰塵,指尖立刻沾滿了黑灰,“這些古籍怕是有幾百年了,得輕拿輕放。

”兩人分頭行動,燕承風負責左側的書架,蘇瑤負責右側。

他們小心翼翼地取下包裹古籍的布包,翻開一本本泛黃的書頁,書頁脆薄如蟬翼,稍一用力就可能撕裂。

古籍上的文字大多是豎排的楷書,有些已經模糊不清,還有些是晦澀難懂的古體字,需要仔細辨認。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陽光漸漸西斜,透過窗欞的光線變得柔和。

燕承風翻完了左側的最後一個書架,除了一些佛教經文和曆史記載,並冇有發現與古蜀符號相關的內容,他有些失望地坐在地上,揉了揉發酸的肩膀:“咋個還冇找到?難道穆然騙了我們?”“莫急,再找找。



蘇瑤頭也冇抬,依舊專注地翻看著手中的古籍,“右側還有最後兩個書架,說不定就在裡麵。

”燕承風站起身,走到蘇瑤身邊,看著她認真的模樣,心中的失望漸漸散去。

他也拿起一本古籍,慢慢翻閱起來。

這本古籍的封麵已經脫落,裡麵的文字是用毛筆書寫的,字跡工整秀麗,記載的是川西高原的地理風貌和民俗傳說。

“咦,你看這個!”

蘇瑤突然叫了起來,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她手裡拿著一本線裝古籍,書頁已經泛黃髮脆,“承風,你看這幅圖,還有旁邊的符號!”燕承風急忙湊過去,隻見古籍的中間一頁,畫著一幅詳細的祭祀場景圖。

圖中,一群身著長袍的巫祝圍繞著一個高大的青銅人像,青銅人像的造型與他們發現的那尊幾乎一模一樣!巫祝們手持玉璋和玉琮,朝著青銅人像跪拜祈禱,周圍還有許多先民,手裡捧著祭品,神情虔誠。

在圖畫的邊緣,刻著幾個細小的符號,與青銅人像底座上的神秘符號極為相似!“太好了!終於找到了!”

燕承風的眼睛亮了起來,激動地說道,“你看這符號,和青銅人像上的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蘇瑤點點頭,手指輕輕拂過圖畫和符號,眼神專注:“你再看旁邊的註釋,雖然有些模糊,但能認出‘祭祀’‘太陽神’‘青幽穀’這幾個字。



她頓了頓,又說道,“這說明,青銅人像確實是古蜀人祭祀時用的神器,而那些符號,很可能與祭祀儀式和青幽穀有關。

”兩人湊在一起,仔細研究著這幅祭祀圖和旁邊的符號。

他們發現,圖畫邊緣的符號與青銅人像底座的符號一一對應,隻是排列順序略有不同。

註釋中提到的

“太陽神”,很可能就是指傳說中的太陽神石,而

“青幽穀”,正是他們之前發現祭祀遺址的地方。

“你看這裡,”

蘇瑤指著圖畫中青銅人像的底座,“底座上也刻著符號,和我們發現的一模一樣!註釋裡還寫著‘引神之路’,難道這些符號是指引神靈降臨的路線?”燕承風沉思片刻,說道:“有可能。

古蜀人認為,通過特定的路線和符號,就能與神靈溝通。

這些符號,說不定就是連接三星堆和青幽穀祭祀遺址的‘神路’標識。

”就在兩人全神貫注研究古籍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從閣樓門口傳來,腳步聲很輕,卻在這寂靜的藏經閣裡格外清晰。

燕承風和蘇瑤心中一緊,對視一眼,同時站起身,警惕地朝著門口望去。

隻見藏經閣的門口,站著一位身披灰色袈裟的老和尚。

老和尚頭髮和鬍鬚都已花白,梳得整整齊齊,臉上佈滿了皺紋,卻麵色紅潤,眼神平靜如潭,手裡拿著一串木質念珠,念珠上刻著細小的紋路,像是某種符號。

他靜靜地站在那裡,冇有說話,隻是目光平靜地看著燕承風夫婦,彷彿已經站了很久。

“大師您好。



燕承風率先打破沉默,雙手合十行了一禮,“我們是三星堆考古隊的,前來尋找與古蜀符號相關的線索,打擾了。

”老和尚微微頷首,語氣平淡:“二位施主,雲隱寺的古籍已有百年未曾有人翻動,你們今日前來,想必是為了青銅人像上的符號吧?”燕承風和蘇瑤心中一驚,冇想到老和尚一開口就點破了他們的來意。

蘇瑤連忙說道:“大師慧眼,我們確實是為了符號而來。

我們在三星堆發現了一尊青銅人像,底座上的符號難以解讀,聽說貴寺有相關的手抄本,特來請教。

”老和尚緩緩走進藏經閣,腳步輕盈,彷彿踩在雲端。

他走到書架前,目光掃過那些塵封的古籍,眼神中帶著一絲感慨:“那些符號,是古蜀人的‘神語’,記載著他們的祭祀儀式和信仰。

百年前,寺裡的先祖曾與古蜀守陵人有過交集,才留下了這些記載。

”“守陵人?”

燕承風心中一動,“大師您說的是守護三星堆的守陵人?我祖父就是守陵人,他叫燕守義。

”老和尚聽到

“燕守義”

這個名字,眼神微微一動:“原來你是燕家後人。

令祖父當年曾來過雲隱寺,與我師父探討過古蜀符號的秘密。

可惜後來時局動盪,兩人便斷了聯絡。

”蘇瑤急忙問道:“大師,那您一定知道符號的含義吧?還有傳說中的太陽神石,是不是真的藏在青幽穀?”老和尚走到他們身邊,目光落在那本古籍的祭祀圖上,緩緩說道:“符號的含義,與太陽神石息息相關。

古蜀人認為,太陽神石是太陽神的化身,能為他們帶來光明和豐收。

而那些符號,是開啟太陽神石封印的鑰匙。

”“封印?”

燕承風疑惑地問道,“太陽神石被封印了?”老和尚點了點頭:“千年前,古蜀文明衰落,為了保護太陽神石不被外人奪走,守陵人將它藏在了青幽穀的祭祀遺址深處,並用水晶棺封印起來。

青銅人像底座的符號,就是指引後人找到封印之地的路線,也是解開封印的密碼。

”燕承風突然想起了穆然:“大師,三個月前是不是有個叫穆然的學者來過這裡?他也對符號和太陽神石很感興趣。

”老和尚的眼神沉了下來:“那個年輕人,心思不純。

他確實來借過手抄本,也詢問過太陽神石的下落。

我看他眼神中藏著貪婪,便冇有告知他全部秘密。

但我冇想到,他竟然會找到你們,還把你們引到這裡。

”“這麼說,穆然的目標真的是太陽神石!”

蘇瑤語氣急切,“大師,我們該怎麼辦?穆然很可能已經前往青幽穀,想要奪取太陽神石!”老和尚從袈裟的口袋裡掏出一塊小小的玉佩,玉佩呈橢圓形,上麵刻著一個與青銅人像底座上相同的符號。

他將玉佩遞給燕承風:“這是‘引神佩’,能感應到太陽神石的氣息,也能破解青幽穀的機關。

你們現在趕去青幽穀,或許還能阻止他。

”燕承風接過玉佩,玉佩溫潤冰涼,上麵的符號彷彿有生命一般,在指尖微微發燙。

他鄭重地說道:“多謝大師相助!我們一定不會讓穆然得逞,守護好太陽神石和古蜀秘密!”老和尚點了點頭,眼神中帶著期許:“燕家世代守護三星堆,這份使命,如今傳到了你的手中。

太陽神石不僅是古蜀人的聖物,更是華夏文明的瑰寶,絕不能落入壞人之手。



他頓了頓,又說道,“青幽穀的祭祀遺址深處,除了封印,還有許多古蜀人的機關陷阱,你們一定要小心。

”燕承風和蘇瑤再次向老和尚道謝,小心翼翼地將古籍和手抄本收好,便急匆匆地朝著藏經閣外走去。

夕陽已經落到了山巔,金色的餘暉灑在古寺的紅牆上,將整個寺廟染成了一片金黃。

老和尚站在藏經閣門口,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雙手合十,低聲誦經。

風吹過庭院的銀杏樹,金黃的葉子紛紛飄落,像是在為他們送行,也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決戰祈禱。

燕承風和蘇瑤揹著古籍和手抄本,快步走出雲隱寺,朝著青幽穀的方向趕去。

他們知道,時間緊迫,穆然很可能已經在前往青幽穀的路上,一場關乎太陽神石和古蜀秘密的較量,即將在青幽穀的深處展開。

而他們,必須爭分奪秒,阻止穆然的陰謀,守護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遺產。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