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來了我庫庫作死,還死不掉 第10章 緊急囤貨
緊急囤貨
林希揉了揉脹疼的腦袋,緩過神來,眼前是繡著蒲公英的暖黃色的牆布。
——這一次重生竟然不在工位上,而是在自己的床上。
林希連忙掏出手機,螢幕上的時間顯示著2025年5月19日上午10點。
也就是喪屍爆發的前一天,竟然提前了一整天!
每次死亡之後重生時間比上一次更提前一些,彷彿知道她來不及逃生要給她更多時間應對危機似的。
林希還沒來得及好好感懷人生,就聽到手機震動的聲音,是他們財務部的組長周玲。
接通電話,那邊清冷的女聲傳來:“林希,你沒有請假無故遲到2小時,已經可以按曠工半天處理了。曠工是要扣工資和全勤的。”
聽到工資林希反應過來——
錢!
上一世她成功躲回家裡避難,但因生存問題出門領取物資死於喪屍暴亂。這一世要處理的主要bug就是生存物資問題。
她開啟手機銀行app登陸查詢餘額,還有八萬多。
林希今年25歲,工作三年,一個人生活自給自足,這一小筆存款加上父母留下存摺裡的十萬,一共十八萬。
回顧前世,暴亂當天物價就暴漲了,三萬都隻能買到幾樣零食。而現在,喪屍爆發的前一天,所有物價都是正常的。
計算著餘額,林希已經腦補出自己美滋滋地居家宅起來養老的生活。
時不等人,林希快速起床,草草洗漱後也不去趕地鐵,而是從抽屜裡拿出那輛爸媽從前開的車鑰匙。
她上班的地方遠且堵,平時都是地鐵出行,幾乎不用那輛舊車。
車舊歸舊,基本的代步功能還能用,林希駕車去了最近的生活超市。
等紅綠燈的間隙,林希草草計算了一下這些錢的花費方式,十八萬大半都要用在囤吃食上,隻要能解決生存問題她就不會離開家,也就不會出門了。
也就不會碰到那個死神了。
嗯,對。
死神,陸未一出現就催命。
超市裡,林希瘋狂瘋狂采買。
米,先上他個50袋。
由於不知道要在家裡窩多久,鍋碗瓢盆會不會壞,林希又分彆備買了兩套廚具,蔬菜沒法儲存不能買太多,林希決定回家先把部分煮熟冰凍起來,再囤些速凍餛飩和餃子……
她忽然想到家裡那個老冰箱不大,放不了多少食物,當機立斷買了兩台隨時能上門安裝的大雙開冰箱。
回家監工安裝冰箱時林希順路把第一批物資搬回了家,要把30袋米從沒有電梯的老舊居民樓送上三樓,把她一個小白領累得夠嗆。
冰箱安裝完後林希馬不停蹄地再一次去采購,肉類,蔬菜,速食食品,塞到冰箱幾乎關不上為止。
前幾世她都隻活了一週左右,不知道按正常發展暴亂什麼時候停止。
出了家門要麼被喪屍吞吃入腹,要麼遇到陸未還是個死。這一世她堅決宅在家裡不出門,所以要儘可能地囤夠糧食。
物價正常情況下一萬都能買很多生活必需品,林希的生活物資預算時十萬,還有八萬則換成黃金和少量現金。
她看過一些電影,亂世流通的貨幣都是現金和黃金,而黃金的流通性更強一些,且這樣做還能預防暴亂後通貨膨脹的問題。
搬了一下午物資,林希累癱了,開啟兩台冰箱看著裡麵塞滿的食物,心底升起一種安全感。
既然讓她重生了那麼多次,一定是為了讓她找到活下去的方法。
死是死不成了,隻能茍在家裡等喪屍暴亂結束。
林希再次揣上手機進行采購,米和水囤的很夠了,菜不能保鮮即便有冰箱也吃不了多久,因此準備些下飯的東西:
各種榨菜、鹹菜、筍乾、火腿腸、午餐肉、蟹rou棒、魚罐頭、肉罐頭、肉乾、鹵蛋、辣條,林希毫不心疼把貨架上現有的存貨納入囊中。
塞滿兩輛購物車,林希又讓營業員直接搬出成箱的速食麵和壓縮餅乾,預估著那輛小破車塞不下了她才收手暫時回家。
城中村老小區尤其是像林希家這種幾家人合起來建的小樓房是沒有電梯的,所有東西都靠林希手動搬運,這可把人累得夠嗆。
但一想到上輩子因為物資不足離開安全地帶尋找物資才慘死的下場,林希一分也不敢浪費地一次次奔向大超市。
最基本的物資已經解決了,林希推著車查漏補缺——
新鮮的蔬菜水果會在一個月內消耗完,一個月如果喪屍暴亂沒有結束,後麵補充維生素將會成為大問題,林希直奔藥店買了足量的維生素片,營業員見她付錢爽快便滔滔不絕地推薦起其他產品,林希最後捎上了一些蛋白粉和葡萄糖。
林希又買了退燒藥、布洛芬、感冒藥、消炎藥、止瀉藥這些常備藥品,紗布碘伏創可貼這些也必不可少。
如果可以,她還想買個見效快痛苦少的毒藥以防不測。但在南華這種毒藥包括安眠藥都不允許流通,隻能作罷。
剛才一股腦解決飽腹問題,買了那麼多東西卡裡還有五萬多的餘額,林希選擇儘量把它們花掉。
浪費小事兒,保命要緊。
她自知膽小體力又差反應能力也不強,暴亂結束之前出門就是死路一條,她寧可不冒這個險縮在家裡等待。
上了超市二樓,林希在生活區大買特買:
衛生紙、衛生巾、紙巾、濕巾、毛巾、拖鞋、洗發露、護發素、沐浴露、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牙膏、牙刷、洗臉巾、洗麵奶統統買了五年量,這些東西不怕浪費,哪怕囤在那兒以後也是要用的。
此外還有一些可能會用到的小工具:手電筒、電池、袖珍刀,路過體育器材貨架時林希還揣上了兩根棒球棍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林希還考慮到一個可能性就是喪屍沒法一下子清除,有關部門可能會大規模組織武裝部門保護市民遷移到安全地帶。
這種情況需要謹慎決定,一定要等到有關部門有足夠把握遷移居民的時候才能出門,否則就會重蹈覆轍。
既然考慮到未來可能會離家,林希做兩手準備。
她買了兩個質量極好的行李箱和一個大登山包,衝鋒衣和野外涉水鞋也準備了兩套。她不怎麼進行戶外活動,在營業員的介紹下又買了防毒口罩、保溫杯、便攜救生衣、緊急保溫衣、便攜醫療包。
這些專業裝備不像食物比較平價,花了小一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