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謀我偏謀你 西風未渡
西風未渡
蘇清如拉開他的手,含笑道:“《管子》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夫倉廩衣食,乃生人之剛需。若連飽暖二事尚不能足,殿下縱有翻雲覆雨之雄圖,又何從施展?”
“丹邾之地,天闊地迥。”他拖長了調子,“聞其地羊肉雖膻,卻足可飽腹,勝在此處四方宮牆之內,終日看人臉色強。”
蘇清如忽而擡眼望定他:“丹邾縱是天闊地迥,殿下可知其地秋霜早降,牧草經霜即枯?牧民歲歲為冬儲奔走,稍有不慎便是人畜凍斃於雪原。殿下說此處是四方牢籠,可丹邾貴族為奪草場拔刀相向,更有部族首領把親弟弟的頭骨鑲在馬鞍上。”
“丹邾之困,非獨衣食匱乏。其地無郡縣誌書,無庠序教化,孩童以獵狼為勇,長老以殺擄為功——此等蠻夷之地,縱有羊肉管飽,不過是讓筋骨長於蠻勇,而非讓心智明於治世。”
“殿下覺此處是牢籠,可這宮牆之內,至少有太學講經聲可聞,有《禮記》《春秋》可閱,至少寒門士子能憑一卷策論登堂,邊地流民能借常平倉度荒。”
“殿下若隻看見羊肉管飽,便與丹邾牧民無異。須知真正的倉廩,不止裝粟米,更裝著‘禮義廉恥’四維;真正的衣食,不止蔽體果腹,更要讓黔首知君臣之禮、長幼之序。”
“王妃說得是,走吧,”高長澤帶著點輕佻的笑意,“該去皇祖母那了。”
慈寧宮的氣息沉鬱,壓得人喘不過氣。
薛太後端坐鳳榻,高長澤與蘇清如並肩行禮。
“孫兒(孫媳)長澤(清如),給皇祖母請安。”
“起來吧。”薛太後的聲音帶著久居上位的穿透力。她的目光先是在高長澤臉上逡巡,隨即又轉向一旁的蘇清如。
“西北丹邾……”薛太後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高長澤臉上,“你父皇這道旨意,下得急了些。西北苦寒,風沙如刀,你這身子骨,還有清如這般嬌貴的人兒,哀家想想都心疼。”
高長澤咧嘴一笑,渾不在意:“皇祖母疼我們!不過嘛,”他語調輕鬆,“孫兒命硬!生下來就剋死了娘,宮裡這些年,什麼冷飯餿菜沒吃過?丹邾再苦,還能苦過這吃人的地方?換個地兒自在!清如嘛,”他側頭,對蘇清如勾起曖昧不明的笑,“有本王在,凍不著她!”
薛太後見高長澤油鹽不進,而蘇清如……她自始至終垂眸靜立,眼觀鼻,鼻觀心,彷彿置身事外,又許是洞悉一切。
更深的冷意掠過太後眼底。她需要一把趁手的刀,但眼前這對,一個滑不留手,一個冷硬如鐵。
“你倒是個心寬的。”薛太後最終緩緩道,聲音聽不出喜怒,威壓卻更甚,“隻是這萬裡迢迢,路上不太平。哀家老了,見不得骨肉分離,更見不得白發人送黑發人。”
“哀家今日召你們來,隻想告訴你一句話——哀家能讓你活著走到丹邾。”
這是太後承諾,更是**的威脅,她掌控著生死。
高長澤臉上的笑容僵住片刻後,那笑容又活了過來,甚至帶上諂媚:“哎喲!皇祖母!您這話可折煞孫兒了!有您金口玉言護著,孫兒就是爬,也一定全須全尾爬到丹邾!”
薛太後看著他浮誇的姿態,又瞥了一眼依舊沉靜如水的蘇清如,揮了揮手,語氣疏離:“行了,哀家乏了。去罷。好自為之。”
“孫兒(孫媳)告退。”
兩人剛走出慈寧宮範圍,繞過一處假山,高長天帶著她的貼身侍衛臨川走了過來。
“五弟!清如!”高長天瞧見他們,笑臉明媚,腳步輕快地迎上。她目光掃過高長澤,最後落在蘇清如身上,“可叫我好找!”
高長澤懶洋洋拱手:“喲,長姐,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蘇清如依禮屈膝:“清如見過長公主殿下。”
“免禮免禮!”高長天虛扶一把,目光轉向高長澤時,臉上堆滿化不開的擔憂,那雙漂亮的眼眸裡氤氳出水汽,“我剛聽說了旨意……父皇他……怎麼能讓你去丹邾那種地方?苦寒之地,聽說風沙能吹裂石頭,冬天能凍掉人的手指頭。”她說著,聲音哽咽起來,“五弟此去,姐姐我這心……都要碎了!”
她身後的侍衛臨川捧上一個華美錦盒。高長天親手開啟,裡麵是件毛色油光水滑的極品雪狐裘。
“清如妹妹,”高長天轉向蘇清如,語氣關切,“西北嚴寒,女兒家身子嬌弱,這件雪狐裘是我去年生辰父皇賞的,最是暖和擋風。你們帶上它,好歹……能護住些身子。算長姐我……一點心意。”她雙手將錦盒遞向蘇清如。
蘇清如剛要擡手去接,一隻骨節分明的手卻更快地伸了過來。
“哎呀呀!這可真是……太貴重了!”高長澤一把將錦盒搶抱在懷裡,動作甚至顯得有些粗魯,“長姐待我們這份心,五弟和清如都記下了!暖!肯定暖和!清如你說是不是?”他側頭看向蘇清如。
蘇清如對上他的目光,又看向高長天殷切的臉龐,平靜地頷首,“謝長公主殿下厚賜。”
高長天看著高長澤欣喜若狂的樣子和蘇清如的平靜,依舊是擔憂:“你們喜歡就好。路上……千萬珍重。五弟,照顧好清如妹妹。”
“放心放心!”高長澤抱著錦盒,“有姐姐這份心意在,保管凍不著我們!”
辭彆高長天,回到翰王府,他徑直走向後院那處僻靜的偏院,炭盆散發著紅光和煙氣。
高長澤麵無表情地開啟錦盒,看也沒看,拎起那件價值千金的雪狐裘。
蘇清如站在他身後幾步遠的地方看著他。
他手臂一揚,雪白蓬鬆的狐裘落入暗紅的炭火之中。
“嗤啦——”
輕響伴隨著奇異的焦糊香味升騰而起,火光跳躍在高長澤的側臉上,明明滅滅。
“殿下演得辛苦。”
蘇清如的聲音自身後響起,她不明白他此舉的意圖,卻隱約看出些什麼。
高長澤沒有回頭,目光膠著在最後一點跳躍的火星上,嘴角習慣性地勾起那抹玩味的弧度。
他轉過身。
蘇清如站在廊簷陰影下,她看著他,彷彿方纔所經曆的一切……都隻是她審視下的一出戲。
高長澤低笑出聲,他朝她走近一步,身上還帶著炭火的焦糊味。“比起王妃冷眼旁觀、心如止水,本王這點逢場作戲,算得了什麼?”他微歪頭,目光細細描摹她眉眼。
蘇清如迎著他的目光,“殿下所求,非我所願。我所求,亦非殿下所圖。”
他一把扣住了蘇清如欲要轉身離開的手腕,“你究竟所求何物?!”
觸手冰涼。纖細的手腕,隔著薄薄的衣料,冷得像一塊寒玉。
“無可奉告。”蘇清如眸子裡終於掠過不悅和戒備,下意識就要抽回。
“彆動。”高長澤非但不鬆,反而攥得更緊,拇指指腹帶著滾燙的溫度,在她手腕內側肌膚上重重摩挲了一下。
他拉近距離,溫熱的呼吸拂過她的額角,目光沉沉鎖住她終於有情緒波動的眼睛,“王妃的手……好涼啊。”
她猛地用力一抽,未再看高長澤一眼,決然轉身,徑直消失在垂花門後。
高長澤站在原地,擡起右手,無意識地撚了撚指尖殘留的冰涼觸感。他低頭看著空落落的掌心,又擡眼望向她消失的方向。
翌日清晨,
管家恭敬地通傳:“殿下,王妃,尚書大人到訪。”
蘇鎮步履沉穩地走了進來,一身深紫色錦袍襯出幾分儒雅官威。
“下官見過翰王殿下,王妃。”蘇鎮拱手行禮,目光在高長澤和蘇清如臉上掃過。
“嶽父大人不必多禮。”高長澤笑的親切熱絡,“快快請坐。清如,給父親上茶。”
蘇清如依言起身,親自執壺,為父親斟了一杯熱茶,“父親請用茶。”
“好,好。”蘇鎮接過茶盞,卻並未立刻飲用。他放下茶盞,歎息一聲:“唉!昨日宮中的旨意……為父聽聞後,真是一夜難眠!丹邾……那等苦寒不毛之地,風沙肆虐,民風彪悍,殿下金枝玉葉,清如她……她自小身子骨也不算頂頂強健,這……這可如何是好!”
高長澤端起自己麵前的茶盞,慢悠悠地吹著,“勞嶽父大人掛心了。父皇旨意已下,為人臣子,為人子女,唯有領命前行。丹邾雖苦,也未必不是一番曆練。”
“殿下心胸開闊,下官佩服!”蘇鎮立刻順著話頭,臉上憂色稍減,又壓低聲音,誠懇道:“不過殿下與王妃放心!老夫在朝中經營多年,總還有些故舊門生。西北軍中也並非鐵板一塊,有幾位將領,早年曾受過老夫些許恩惠……”
蘇清如安靜地聽著,端起自己的茶盞,輕輕啜了一口。她父親的話,看似雪中送炭,實則更像是投石問路。蘇鎮在評估高長澤是否還有值得他蘇家押注的價值,以及……他女兒在這位高長澤心中的分量。
高長澤放下茶盞,笑容更加燦爛,奉承著:“有嶽父大人這句話,我和清如心裡真是踏實多了!嶽父大人果然深謀遠慮,在朝中人脈深厚,是我的擎天保駕啊!”
蘇鎮捋了捋胡須,又轉向蘇清如,語氣更加溫和慈愛:“清如啊,此去路途遙遠,你要好生照顧自己,更要照顧好殿下。若有什麼難處,或是在那邊缺了什麼,定要及早寫信告知為父,為父無論如何也會設法給你們送去。”
她清楚蘇鎮的盤算,並且,她有她的安排,未必需要他的照拂。
蘇清如放下茶盞,擡起眼,直視蘇鎮:“父親放心,殿下自有安排,女兒也會……顧全大局。”
蘇鎮乾笑兩聲,連忙端起茶盞掩飾:“那就好,那就好。清如一向懂事,為父甚是欣慰。”
高長澤將這父女倆的對話儘收眼底,他忽然傾身,拿起蘇清如麵前那隻茶盞,茶水已經有些溫涼。
“王妃的茶涼了,本王給你換杯熱的。”
說著,高長澤竟將自己那杯滾燙的新茶,直接倒入了蘇清如的杯中,滾燙的茶水濺起,有幾滴甚至飛濺到了蘇清如放在桌上的手背上。
蘇鎮端著茶盞的手僵在半空。
蘇清如的手背被燙得一縮,白皙的麵板立刻泛起一小片紅痕。
蘇清如沒有看自己被燙紅的手背,隻覺得他幼稚的行為有些好笑,她站起身,靠近高長澤,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問道:“殿下此舉何意?以為我會怕了?”
高長澤喉頭發緊,一時失語。
蘇清如轉向一臉驚疑不定的蘇鎮,又恢複了那副溫婉,“父親,時辰不早,您還要上值。女兒送您出去。”
“啊?哦……好,好。”蘇鎮被這氣氛弄得有些懵,下意識地應道,起身告辭。
蘇清如送走蘇鎮,轉身回屋時,高長澤還站在原地。
“方纔嶽父大人的茶,可是涼透了。”他聲音漫不經心,“倒是王妃手背上的紅痕,看著還熱乎。”
蘇清如未理會他的調侃,徑直走到桌旁。餘光裡,高長澤已緩步靠近,他忽然執起她的手腕,指腹輕輕擦過那片淡粉色的燙痕,動作意外輕柔。
“疼麼?”他垂眸,長睫在眼瞼下投出陰影,“本王方纔失手,倒像是……給王妃蓋了個印子。”
她想抽手,卻被他握得更緊。他的掌心帶著暖意,透過單薄的衣袖滲進來,她擡眼,語氣淡漠,“殿下此舉,是把我當成了牲口?”
高長澤低笑一聲,將她的手翻轉過來,拇指摩挲著她掌心的軟肉,“說起來今日早朝,倒見著沈將軍往肩甲裡塞布條
,滿京城裡誰還能讓沈大將軍掛了彩卻連聲兒都不吭?”
“牧民烙印為辨歸屬,”他傾身靠近,聲音低沉,“王妃這傷,是本王親手燙的。往後走到哪,都得帶著這點疼,記著是誰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