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的六零快樂生活 29 VIP - 13
-
29
-
13
◎平平的腔調就像是進城的鬼子一樣。◎
宋天蒙在屋子裡把宋老太和知青們以及後來來的劉二環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
聽完之後,
宋天蒙就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天蒙山下的老百姓的日子已經過得這麼艱難了麼?
是隻有天蒙山下的百姓日子過得艱難,還是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日子都過得艱難?
宋天蒙閉上眼睛,神念以天蒙山為中心,
一寸一寸地鋪展開去。
大概過了半刻鐘的時間,宋天蒙纔將鋪陳出去的神念悉數收回,
她冇想到情況竟然已經發展到了這般境地。
看得出來,所有人都在朝著美好生活努力奮進,
可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結果。
甚至可能,
努力過後得到的,是苦果。
宋天蒙一個晃神,靈魂就上了天蒙山,
出現在了那處石壁前。
來這處石壁前供奉的人有不少了,
拿的東西都是些麪食做成的替代物,
並不是傳統中那些三牲貢品。
不過宋天蒙從來都不注重貢品是什麼。
在她眼中,
比貢品更重要的,是誠心與香火。
在壁畫上輕輕點了一下那捧著鬆果兒的紅鬆鼠,
一道紅光就嗖得一下從遠處竄來,險些直接撞倒在宋天蒙身上。
“神女,
您召我!”
宋天蒙微微點頭,看向紅鬆鼠,
問,
“小紅,
你們鬆鼠一族,現如今有多少能幻化成人形?”
小紅掰著手指頭數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最終才清點出一個數來,
“現如今有四十七個了,
不過平時都不幻化人形,
麻煩得很,還得添衣服穿,衣服哪有自己這一身皮毛穿著舒服?”
“四十七啊……也夠用了。”宋天蒙感慨一句,眼前的小紅是天蒙山上第一個被點化了靈慧的鬆鼠,幾百年過去,鬆鼠一族也在天蒙山上形成了氣候。
按照鬆鼠一族那愛囤積物資的天性,想來要不了多久,鬆鼠一族的倉廩就會多到讓人眼紅。
宋天蒙同小紅商量說,“現如今山下的百姓度日艱難,最是缺少各種糧油食物。我打算,讓你那些能幻化成人形的子子孫孫下山去,化作走街串巷的貨郎,拿你們這麼些年囤積下來的物資去同老百姓換些東西,好幫助天蒙山下的百姓度過這段艱苦的日子。”
小紅當場便答應了下來,“不用換,直接給他們家家戶戶送些糧食不就夠了?老兔子都把她的子子孫孫送下去了,我送點糧食又算得了什麼?”
宋天蒙一看小紅是真打算這麼做,立馬製止,“切莫如此,萬萬不能開這無功受祿的先河。如若幫他們養成事事都不靠自己的性子,以後他們家裡發生丁點兒問題都要求上來燒香禱告,我們真就要事事都順遂了他們?”
“山下的百姓現如今正處於傾儘資財也換不到糧食的困境,你拿出鬆鼠一族積攢這麼多年的糧食來去同他們換,已經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若是讓他們不勞而獲,以後恐會滋生一些歪風邪氣,不利於人道傳承。”
小紅乖乖俯身拱手,“小紅受教了。”
宋天蒙含笑頷首,“且去做吧,就天蒙山周遭這些村子即可,出了天蒙山地界之外的地方,就莫要去了。人心難測,我是天蒙山的山神,隻需要庇佑天蒙山一帶的百姓即可。”
——————
這一天,林場村就來了一個身形佝僂,頭上還頂著一個帽簷寬大的大草帽的瘦小老頭子,說話像是抽了幾十年老煙一樣沙啞,腔調雖然是天蒙山這一帶的方言,可聽著十分彆扭。
但是冇有村民在意這瘦小老頭子的方言彆不彆扭。
大家的眼神都快粘在那貨郎身上挑著的扁擔裡了。
李坷垃他婆娘是第一個撞見這貨郎的,她趁貨郎不注意,輕手輕腳地掀開那貨郎用來蓋住籮筐的布瞄了一眼,當場就倒吸了一口涼氣,渾身都激動得打擺子。
“嘶——”
她看到了什麼?
黃澄澄的小米!
全都是黃澄澄的小米!
小米那麼金貴,全家老小一年到頭都捨不得喝幾次小米粥,秋收之後生產隊裡分到家家戶戶的小米不過兩三斤,正月裡喝幾回就冇了,一年到頭隻能不斷地回味那小米熬成米油的美味。
現如今這貨郎竟然挑了這麼多的小米來賣了!
李坷垃她婆娘一把就把貨郎拽進了家裡,還順手把院門給關上了。
她一臉警惕地問,“這位老叔,這小米怎麼來?”
瘦小的貨郎就是小紅派出來的一隻鬆鼠幻化來的,它們下山之前,自家老祖宗已經去城裡的糧店和廢品收購站探過路了,查到了小米的價錢和各種廢品的價格。
貨郎當場就彙報了出來,“小米的價格和城裡糧店的價格一樣,六毛錢一斤,不過城裡糧店的價格要糧票,我不要糧票,給錢就行。要是錢不夠的話,可以用家裡的一些廢品換,鍋碗瓢盆這些都行,隻要是廢品收購站收的,我們都收。”
李坷垃他婆娘是個回過日子的,家裡哪能攢的下破爛?稍微攢個一小堆,她就會迫不及待地拿去廢品收購站換成錢。
這會兒讓她在家裡找點廢品出來,那還真不容易。
不過她手頭的錢可不少。
又掀開貨郎蓋著籮筐的布看了一眼,李坷垃他老婆下定了決心。
家裡正是缺衣少糧的時候,眼看著臘月和正月都冇法兒頓頓吃乾飯了,可不得趕緊買點糧食?
得再添三十斤小米!
有了這三十斤小米,全家老小就能過個舒坦年了。
李坷垃她老婆回屋數了十八塊錢出來,遞給貨郎的時候,她的心都在滴血……攢這十八塊錢可不容易啊!
天知道她需要賣多少廢品才能換來這麼點兒錢!
可是想想要是不買糧食,一家老小過年的時候都彆想褲子裡寬裕些,就隻能忍著心頭滴血的痛把錢給遞出去,“老叔,我買三十斤的。”
貨郎從腰間拿下一桿秤來,稱了三十斤的米,連米袋子都冇拿,直接給倒進了米缸裡。
李坷垃他老婆看著這可遇而不可求的貨郎要走,心裡實在捨不得,“老李!愛華!你們出來一下!”
李坷垃和他兒子李愛華已經就著花生米喝上酒了,父子倆都好這一口。
花生米是給謝春耕夫妻倆辦喪事之後,老謝家給李坷垃回的禮,回了好大一包的花生米,就是為了回報李坷垃幫著張羅謝春耕夫妻倆這喪事的情分,酒是隔壁鎮上酒坊裡買的,雖然酒味兒不算大,但便宜得很,村裡人都愛喝一口這個。
聽到自家婆娘在院子裡喊人,李坷垃趕緊跳下地,掀開門簾伸出一個頭去,先是打量了一下出現在自家院子裡的陌生老男人,然後才問他媳婦,“啥事兒?”
他媳婦兒使了個眼色說,“來了賣小米的貨郎了,米都是好米,要的價格還不貴,和城裡的米價一樣但不要糧票,我覺得挺合適的。”
“你快去問問你大哥大姐還有三個兄弟家,要不要米,要的話就拿著米袋子和錢過來,六毛錢一斤,想買多少就帶夠多少的錢。過了這個村可就冇這個店了,過了這陣子,誰知道啥時候才能再遇到這貨郎?”
“愛華,你回屋去穿個襖子,然後跑一趟你姥姥家和你大姨、三姨家,問問要不要,要的話你就找他們拿了錢,媽給他們把米先留下來,等回頭貨郎走了,村裡冇什麼人關注這事兒了,媽再把米給他們送過去。”
李坷垃他老婆安排得明明白白。
與李坷垃不一樣,李坷垃在林場村村長這個位置上乾了這麼多年,思維早就培養好了,遇到點事兒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村子裡的集體利益。
李坷垃聽說能便宜從這個貨郎手中買到米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想到家裡,而是替那些住在山神廟裡的知青們高興。
李坷垃想著,那些知青們都是城裡來的。他們下鄉之前,城裡的父母肯定不會不給錢,說不定人家那幾個知青身上的錢加起來,比整個林場村所有老百姓口袋裡的錢加起來還要多。
要是那些知青們能從這貨郎手裡買到糧食,知青們這個冬天應該就難過不到哪兒去了。
可是聽著自家婆娘已經把親戚們都考慮了一遍,不管是他這邊的還是他丈母孃那邊的,都在他婆孃的考慮範圍之內,李坷垃到嘴邊的‘大局為重’就又默默嚥了回去。
他不是聖人。
遇到這種好事,他冇辦法不帶家裡人占便宜。更何況這主意又不是他出的,是他婆娘出的,冇有大局觀的是他婆娘,關他什麼事?
李坷垃想通這些之後,冇有絲毫心理負擔地出門去通知他這邊的親戚去了,一輩兒的兄弟姐妹太多,都得通知一聲。
不然要是通知了這家不通知那家,肯定會和冇被通知到的人結仇。
都是自家兄弟姐妹,李坷垃不想結仇。
通知完親兄弟姐妹後,還有那些關係處得好的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隻要是住得近的,李坷垃都挨門挨戶地通知了。
一群盼糧食盼得眼睛都快綠了的人聽說村裡來了賣糧食的貨郎,當下就二話不說往外走,都冇跟著李坷垃去通知其他人家,而是揣著錢和米袋子直奔李坷垃家,生怕去得晚了就買不到這樣的便宜米了。
李坷垃的親戚多數都在林場村這邊住著,而他婆孃的孃家卻在六裡地之外的郝家村。
等李愛華趕去郝家村把自家姨舅們都通知到時,李坷垃勸來的親戚已經把貨郎肩膀上挑的那兩個籮筐裡的糧食買乾淨了,差點把貨郎挑來的籮筐都給扯了。
都這樣了,李坷垃通知來的親戚也隻有三分之一賣到了糧食,其餘三分之二的親戚要麼是家裡住得稍微遠一些,要麼是猶豫了一下要不要來買點便宜糧食……
結果隻是這麼一懷疑,等他們趕來時,貨郎挑來的單子都早就空了!
李坷垃家院子裡,貨郎的籮筐早就空了,這會兒隻剩下貨郎一個人像是羊入狼群一樣,麵對一大群人的盤問,瑟瑟發抖地站在原地。
而貨郎那本來就聽著有些彆扭的口音,這會兒越發彆扭了,平平的腔調就像是進城的鬼子一樣。
【作者有話說】
抱歉,我成了鴿鴿了,明天爭取3-4更,相信我,fg先立在這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