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時通古今 第196章 知音的煩惱與林薇的筆記
與林薇的攤牌,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一塊巨石,漣漪久久未能平息。對薑小勺而言,卸下了部分隱瞞的重擔,卻背負上了更沉重的保密責任和對林薇反應的擔憂。對林薇而言,那一晚的見聞徹底顛覆了她的世界觀,興奮、震撼、難以置信,還有一種觸碰禁忌秘密的戰栗感,在她心中交織。
次日,時味居照常營業。林薇早早便來了,選了個角落的位置。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暗中觀察,而是帶著一種全新的、混合著敬畏與探究的目光,重新審視這家小店。她看著薑小勺忙碌的身影,看著牆上那幅唐伯虎的《時味居醉吟圖》,看著那些看似普通卻可能來自不同時代的器皿裝飾,感覺一切都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暈。
薑小勺給她端來早餐時,兩人目光接觸,都有些微妙的尷尬和不自然。
“早,林記者。”
“早,薑老闆。”
簡單的問候後,便陷入了沉默。最終還是林薇深吸一口氣,低聲道:“昨晚……不是夢,對吧?”
薑小勺苦笑一下,點了點頭。
林薇也笑了笑,那笑容有些複雜:“我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你放心,我說到做到。”
這時,後院傳來一陣略顯焦躁的琴聲,不成曲調,帶著明顯的煩悶。是朱載堉。薑小勺微微蹙眉,朱公平日裡醉心音律,最是沉靜,今日這是怎麼了?
趁著上午客流較少的間隙,薑小勺來到後院。隻見朱載堉對著他那些複雜的律管和算籌圖紙長籲短歎,連最愛的琴也擱在了一邊。
“朱公,何事煩憂?”薑小勺關切地問道。
朱載堉抬起頭,臉上滿是苦惱:“小勺啊,老夫近日演算新律,遇一難關,百思不得其解。這十二平均律雖已初具雛形,然其中細微之處,關乎天地之數,音律之諧,需得知音探討,相互印證。可惜……唉,知音難覓啊!”他一生致力於音律研究,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無人理解他的理論,缺乏同道中人的深入交流。
薑小勺對音律隻是略知皮毛,實在無法在專業領域為朱載堉分憂。他想了想,安慰道:“朱公不必過於焦慮,或許機緣巧合,很快便能遇到能與你探討的知音呢?”這話他自己說得都有些沒底氣。
然而,命運的巧合有時就是如此奇妙。就在這天下午,一位新的時空來客,踏著略顯急促而專注的步伐,從鐵鍋的漣漪中走出。
來人是一位清瘦的老者,身著樸素的儒衫,眼神銳利如鷹,手中緊緊攥著幾卷樂譜和一張畫滿了奇異符號的圖紙。他一出現,目光就立刻被後院一角朱載堉那套獨特的律管和演算工具所吸引,甚至忽略了周圍的環境和迎上來的薑小勺。
“這……這是……十二律管?還有這些演算……莫非是在計算音律比值?”老者喃喃自語,快步走到朱載堉的“工作台”前,眼神熾熱得像發現了稀世珍寶。
朱載堉正埋首苦算,被人打擾,有些不悅地抬起頭,但當他的目光落在老者手中那份畫滿符號的圖紙上時,整個人如同被雷擊中一般,猛地站了起來!
“閣下……閣下這圖紙上所繪,莫非是……振動頻率與弦長關係的演算?!”朱載堉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
那老者也是渾身一震,緊緊盯著朱載堉:“你……你識得此圖?你也研究音律本質?可知‘新法密率’?”
“新法密率?你指的是將八度精確分為十二等份的律製?!”朱載堉一把抓住老者的手,激動得鬍子都在抖動,“老夫窮儘心血,正是在推算此律啊!苦於無人印證,閣下……閣下高姓大名?”
那老者亦是激動不已,反握住朱載堉的手:“老夫朱載堉……呃,不,在下姓徐,名諱上壽下峋(虛構一位與朱載堉同時代或有相似研究的音律大家)!一生亦致力於此!不想在此異鄉之地,得遇知音!”
兩位音律大家,跨越了可能是平行時空或者是不同研究階段的壁壘,在這小小的後院相遇了!他們立刻拋開了所有客套,一頭紮進了那些複雜的符號、資料和律管之中,時而激烈爭論,時而撫掌大笑,時而各自演算,然後又交換成果品評。那些在旁人聽來如同天書的“黃鐘大呂”、“振動頻率”、“開方計算”等詞彙不斷冒出,他們卻樂在其中,渾然忘我。
薑小勺看著這一幕,心中替朱載堉感到由衷的高興。他悄悄退開,不去打擾這難得的“知音盛會”。他回到前廳,臉上還帶著欣慰的笑容。
林薇注意到了他的表情變化,又隱約聽到後院傳來的、不同於往常的激烈討論聲,忍不住好奇地問道:“薑老闆,後院……今天好像很熱鬨?是又來了……新的‘客人’?”
薑小勺心情正好,便點了點頭,低聲道:“是一位在研究音律的先生,正好與朱公(朱載堉)誌同道合,兩人相見恨晚,正在探討學問呢。”
林薇眼睛一亮!新的曆史人物!音律大家!她強壓住拿出記錄裝置的衝動(她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努力用平靜的語氣追問:“音律?是哪位先賢?李龜年?還是……”
薑小勺搖了搖頭:“這位比較特彆,並非以詩文書畫聞名,而是專攻律學,姓徐。”他模糊處理了一下,畢竟直接說出朱載堉和另一位可能曆史記載不多的人物,解釋起來更麻煩。
即使如此,林薇也已經足夠興奮。她立刻在自己的隨身筆記本上(換成了最普通的紙質筆記本和筆,以示尊重和低調)飛快地記錄起來:
“x月x日,晴。時味居後院。觀測到新時空來訪者,特征:老年男性,專注音律研究,與朱載堉先生(確認其曆史身份!)進行高深度學術交流。關鍵詞:新法密率,十二等份律,振動頻率……疑為明代或相關時期律學大家(徐姓?待考)。此為首次觀測到非文藝類、專精自然科學的時空來訪者,意義重大。顯示時味居連線範圍可能超出原有人文領域……”
她寫得飛快,字跡卻依舊工整清晰,顯示出極強的職業素養。寫完後,她看著筆記本上的記錄,又抬頭看了看通往後院的方向,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她知道,自己正在記錄的,可能是人類認知史上從未有過的、關於時空與曆史交彙的寶貴一手資料!
薑小勺看著她專注記錄的樣子,心中感慨。林薇的接受能力和專業態度,超出了他的預期。或許,她的存在,並不完全是壞事?至少,她是以一種嚴謹、尊重且願意守護秘密的態度在對待這一切。
後院,兩位律學大家的討論聲越來越高亢,甚至傳來了試音的琴聲,雖然調子古怪,卻蘊含著某種奇妙的和諧。前廳,林薇在筆記本上沙沙地記錄著,添上了屬於觀察者的一筆。而薑小勺,則站在古今與記錄的交彙點上,繼續扮演著他廚神與守護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