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二十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二十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說有一天,小明這個中醫小弟子,一臉困惑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道:“仙師啊,我這腦袋裡裝滿了問號,就想知道陽明少陽合病該咋整?有啥靈丹妙藥能搞定它嗎?”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鬍子,笑眯眯地說:“喲,小明啊,你這問題問得好!陽明少陽合病,聽起來複雜,其實就像家裡倆兄弟鬨矛盾,一個熱情如火(陽明),一個靈動如風(少陽),結果倆人鬨彆扭,身體就開始出亂子了。這時候啊,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拉肚子,醫學上叫‘下利’。不過呢,咱們得看脈象來判斷這病情是輕是重。”

“脈象如果不互相打架,那就是和平共處,病情還算平穩;要是脈象互相剋製,那就像是家裡倆兄弟動真格了,病情就有點棘手了。這時候啊,如果脈象又滑又快,那就像是肚子裡藏了一堆沒消化的美食,在抗議呢!這時候,咱們就得請出大招——大承氣湯,給它來個腸道大掃除!”

小明一聽,眼睛一亮:“哇塞,大承氣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快說說,這方子怎麼做?藥材都有啥神奇功效?”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彆急,聽我慢慢道來。這大承氣湯啊,四味藥材,個個都是高手!”

“首先是大黃,這可是清腸高手,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哦),還得用酒洗一洗,為啥?酒能活血,讓大黃的藥力更加迅猛,直達病灶。大黃的作用啊,就像是腸道裡的清潔工,能把那些堆積的垃圾、毒素一掃而空,讓腸道恢複暢通無阻。”

“然後是厚樸,半斤(也就是25克),得炙一下,去皮。厚樸這家夥,性格溫和,但力氣大,能行氣消脹。它就像是腸道裡的按摩師,能給腸道做做按摩,舒緩緊張的情緒,讓那些緊繃的肌肉放鬆下來。”

“接下來是枳實,五枚(咱們就估算個大概,一枚算10克,那就是50克),也得炙一下。枳實可是個急性子,它一出手,就能迅速打破腸道裡的氣滯,讓氣流暢通無阻。它就像是腸道裡的交警,指揮著交通,讓那些擁堵的地方瞬間暢通。”

“最後是芒硝,三合(咱們換算一下,大約就是15克)。芒硝這家夥,可是個溶解高手,它能把腸道裡的那些頑固的宿便、毒素都溶解掉,讓它們無處遁形。它就像是腸道裡的化學武器專家,專門對付那些難纏的敵人。”

“製作方法嘛,也不難。先把厚樸、枳實用水一鬥(咱們就理解為十碗水吧)煮,煮到剩下五碗水的時候,把藥渣撈出來。然後加入大黃,再煮,煮到剩下兩碗水。這時候,再把芒硝加進去,稍微加熱一下,讓芒硝溶解,就成了。這湯藥啊,得分成兩次喝,喝一次看看效果,如果拉肚子了,剩下的就不用喝了,免得太過頭。”

小明聽得目瞪口呆,感歎道:“哇塞,這大承氣湯簡直就是腸道裡的超級英雄啊!每個藥材都有自己的超能力,組合起來簡直就是無敵了!”

張仲景仙師點點頭:“沒錯,小明啊,中醫的魅力就在於此。每個藥材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性格和作用。咱們中醫啊,就像是藥材的調配師,根據不同的病情,把不同的藥材組合起來,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不過啊,小明,我得提醒你。這大承氣湯雖然厲害,但也不能濫用哦。它可是個猛藥,隻適合那些腸道裡堆積了太多垃圾、毒素的情況。要是平時腸道挺健康的,那可彆亂用,免得傷了正氣。”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好奇的大眼睛,一臉呆萌地問:“師父,您知道嗎?我有個朋友,他既沒有外感風寒,也沒有內裡不適,但莫名其妙地就發熱了七八天,這該咋整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捋了捋長長的白鬍子,笑眯眯地說:“哦?這事兒有趣,來來來,讓我這老神仙給你說道說道。”

“首先啊,咱們得明白,這病人既沒有表證(比如惡寒、頭痛這些外在症狀),也沒有裡證(比如腹痛、便秘這些內在症狀),但偏偏就發熱,這事兒可不簡單。如果這時候,他的脈象還浮數(就是脈搏跳得快,輕輕一摸就能感覺到),嘿,你可彆急著給他發汗或者溫補,說不定得反其道而行之,給他來點‘下’法呢!”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啊?下法?這不是拉肚子嘛?他又沒便秘,這合適嗎?”

張仲景仙師哈哈大笑:“哈哈,你這小子,學醫可不能這麼死板。這裡的‘下’法,可不是簡單地讓他拉肚子,而是通過藥物的作用,幫助他排出體內可能淤積的邪氣或者瘀血。畢竟,有時候,發熱可能就是身體在告訴我們,哪裡不對勁了。”

“比如說,如果這個病人已經用了下法,但脈數還是不減,反而胃口大開,吃得多,餓得快,到了六七天還不拉大便,嘿,這時候咱們就得警惕了,他可能體內有瘀血啊!這時候,就得用上咱們的‘抵當湯’了。”

小弟子一聽,眼睛更亮了:“抵當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快說說,這湯是怎麼做的?”

張仲景仙師於是慢悠悠地展開了他的“秘方”:

抵當湯製作秘籍

藥材清單:

水蛭:30個(彆害怕,這是水蛭的乾燥體,古代常用來活血化瘀)

虻蟲:30個(去翅足,虻蟲也是一味猛藥,能破血逐瘀)

大黃:15克(酒洗,大黃可是通便瀉火的高手)

桃仁:20個(去皮尖,桃仁能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換算說明:這裡要特彆說明一下,古代的一兩大約相當於現代的5克,所以大黃三兩就是15克啦。

製作步驟:

1.

選材:首先,你得確保你的藥材都是上好的,沒有蟲蛀、發黴啥的。特彆是水蛭和虻蟲,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它們在中醫裡可是寶貝呢!

2.

處理藥材:水蛭和虻蟲就不用多說了,直接拿來用就行。大黃呢,得用酒洗一下,這樣可以增強它的藥效。桃仁呢,得把皮和尖去掉,這樣吃起來口感會更好(當然,這是開玩笑的,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藥效)。

3.

煎煮:把這四味藥材放到一起,加上五升水(大約就是十瓶礦泉水的量),然後開大火煮。煮到水隻剩下三升(大約六瓶礦泉水的量)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4.

去渣:用漏網把藥渣過濾掉,隻留下那黃澄澄、香噴噴的藥液。

5.

服用:把藥液分成三份,每次溫服一份(大約就是一杯的量)。如果效果不明顯,那就再服一份。不過記得哦,這可不是飲料,不能當水喝!

藥材功效大揭秘:

水蛭:這家夥可是個“吸血鬼”的剋星!在中醫裡,它可是活血化瘀的頂級高手。它能深入血脈,把那些頑固的瘀血一一清除,讓血液重新流暢起來。

虻蟲:彆看它長得小,威力可大了!它跟水蛭一樣,也是破血逐瘀的高手。而且它還能通經活絡,幫助氣血更好地執行。

大黃:這家夥可是個多麵手!它既能通便瀉火,又能清熱解毒。在這裡,它主要是用來幫助身體排出那些淤積的邪氣或者瘀血。

桃仁:桃仁不僅好吃(當然,這裡說的是處理過的桃仁),還能活血化瘀、潤腸通便。它跟大黃一起,簡直就是“通便雙雄”,能讓那些頑固的瘀血無處遁形!

小弟子聽完,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哇!原來這抵當湯這麼厲害啊!那要是病人用了之後,還是脈數不解,但拉肚子拉個不停,又該怎麼辦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又笑了起來:“哈哈,你這小子,問題還真多!如果病人用了抵當湯之後,還是脈數不解,而且拉肚子拉個不停,那可能就是另一種情況了——他體內可能有熱毒,跟瘀血攪和在一起了。這時候,他拉的可能是膿血便哦!這時候,咱們就得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藥方了。”

小弟子一聽,嚇得臉色都變了:“膿血便?聽起來好可怕啊!那師父,您快說說,這該怎麼預防呢?”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鬍子,語重心長地說:“預防啊,其實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彆熬夜、彆暴飲暴食、彆吃那些垃圾食品。還有啊,要保持心情愉快,彆老是生悶氣。這樣,身體裡的氣血才能順暢執行,瘀血和邪氣也就沒那麼容易滋生了。”

小弟子聽完,連連點頭:“師父說得對!我以後一定注意!不過師父,您這醫術真是太神奇了!以後我要是能學到您這一半的本事,就心滿意足了!”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大笑:“哈哈,你這小子,誌向還挺遠大呢!不過啊,學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慢慢積累、慢慢領悟。隻要你肯下功夫,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中醫的!”

說到這裡,師徒倆都笑了起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彷彿連空氣都充滿了溫馨和喜悅。

有一天,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一臉求知若渴的樣子,問道:“師父啊,我有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想知道為啥傷寒病發了汗之後,身體和眼睛會變黃呢?這事兒聽起來就挺詭異的,您能給我講講不?”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今兒個是鑽牛角尖鑽到黃泥地裡去了。不過嘛,求知是好事,得鼓勵!於是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說:“這事兒啊,說來話長,但咱得長話短說。傷寒發汗後身體和眼睛變黃,那可不是因為吃了太多橘子或者胡蘿卜哦!”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啊?不是因為吃橘子?那您快說說,到底是因為啥?”

張仲景仙師嘿嘿一笑,賣了個關子:“這事兒,得從寒濕說起。你想啊,傷寒這東西,它就是寒氣和濕氣勾結在一起,在咱們身體裡為非作歹。你一發汗,本想把這倆壞蛋趕出去,結果呢,寒氣是跑了點,濕氣卻賴著不走,還跟身體裡的其他玩意兒攪和在一起,搞出了新花樣——黃疸!”

小弟子一聽,眉頭緊鎖:“黃疸?這名字聽起來就不善啊!那……那為啥濕氣不走呢?它是戀家還是咋的?”

張仲景仙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這問題問得好!濕氣這家夥啊,就像是個超級粘人的小妖精,一旦黏上你,就彆想輕易甩掉。它跟寒氣不一樣,寒氣是外來的賊,一嚇唬就跑;濕氣呢,它是身體裡的叛徒,跟身體裡的其他組織勾結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所以,你一發汗,寒氣跑了,濕氣卻跟身體裡的其他玩意兒抱得更緊了,這樣一來,黃疸就出現了。”

小弟子撓了撓頭:“那……那黃疸有啥症狀啊?是不是就像個黃臉婆一樣,看著就讓人心煩?”

張仲景仙師哈哈大笑:“你這比喻倒是挺形象!黃疸啊,主要就是身體和眼睛發黃,看起來就像是被太陽曬久了的香蕉皮。有的人呢,還會尿黃、便黃,整個人就像是被泡在黃藥水裡了似的。不過啊,彆擔心,咱中醫有辦法對付它!”

小弟子一聽有辦法,眼睛又亮了:“那您說說,咱中醫咋對付這黃疸呢?是不是得開個方子,讓它喝下去,然後濕氣就嚇得屁滾尿流地跑了?”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笑道:“你這想象力倒是挺豐富!不過啊,對付黃疸,咱不能光靠嚇。得根據具體情況來,如果是因為寒濕在裡不解導致的黃疸,那咱們就得在寒濕中求解決之道。比如說,可以用些溫陽化濕、利膽退黃的中藥,像茵陳、茯苓、白術這些,讓它們去跟濕氣搏鬥,把濕氣從身體裡趕出去。”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更大了:“哇!這些中藥聽起來就像是超級英雄啊!那它們跟濕氣搏鬥的時候,是不是得像電影裡的場麵一樣,火花四濺、震耳欲聾啊?”

張仲景仙師被他逗樂了:“你這小子,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中藥跟濕氣搏鬥啊,可沒那麼壯觀。它們就像是慢工出細活的匠人,一點點地滲透進去,把濕氣瓦解掉,然後再通過身體的代謝係統把它排出去。這個過程啊,得慢慢來,急不得。”

小弟子點了點頭:“哦……原來如此啊!那師父啊,我以後是不是得注意點,彆讓寒濕這家夥有機可乘啊?”

張仲景仙師拍了拍他的肩膀:“沒錯!預防總是勝於治療嘛。要想不讓寒濕找上門來,你就得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另外啊,保持心情愉悅也很重要哦!你看你整天愁眉苦臉的,小心寒濕真的找上門來跟你做伴兒!”

小弟子一聽,嚇得連忙做了個鬼臉:“嘿嘿……師父啊,您就彆嚇唬我了!我以後一定注意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悅!對了師父啊,您還有啥要囑咐我的不?”

張仲景仙師想了想,說道:“嗯……還有啊,你得記住一點:中醫看病啊,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因人而異。所以啊,同樣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得用不同的方子來治。你以後學醫啊,可千萬彆死板硬套、照搬照抄哦!”

小弟子一聽這話,連忙點頭如搗蒜:“嗯嗯……師父啊,您放心吧!我一定牢記您的教誨!以後學醫路上啊,還得靠您多多指點迷津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