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五十五)
這天,小弟子耷拉著腦袋,滿臉都是迷茫,像隻迷失在森林裡的小鹿,一路小跑來到張仲景仙師麵前。他可憐巴巴地望著仙師,皺著眉頭說道:“仙師啊,仙師!我最近翻了好多醫書,看了好多病例,可把我給搞糊塗啦!有些病人出現噦逆的症狀,就是不停地打嗝,感覺那氣就不受控製地往上衝。而且呢,我發現這些病人身體還特彆虛,臉色蒼白得像白紙,沒什麼力氣,走路都慢悠悠的。這到底是咋回事呀?有沒有特彆有效的方劑能治好這種情況呢?我想破腦袋都沒想出個所以然來,您快給我指點指點迷津吧,不然我這小腦袋都要被這些問題撐爆啦!”
張仲景仙師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輕輕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笑著說:“小弟子呀,你這問題問得好啊!看來你最近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彆愁眉苦臉啦,聽我給你好好嘮嘮。碰到這種噦逆,其人又虛的情況呢,就用橘皮竹茹湯來對付它。這橘皮竹茹湯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鑰匙,能開啟治療這種病症的大門。”
“咱先來瞧瞧這橘皮。這橘皮啊,彆看它就是吃完橘子剩下的皮,在中醫裡那可厲害著呢!它就像身體裡的‘交通指揮員’,專門負責調理氣機。啥是氣機呢?簡單說就是身體裡氣的執行。有時候咱們身體裡的氣就像一群調皮的小孩子,到處亂跑,該往上走的氣往下跑了,該往下走的氣又往上竄,這就亂套了。這橘皮就厲害啦,它能把這些調皮的氣都整頓得服服帖帖,讓它們乖乖按照正確的路線走。”
“而且啊,橘皮還有化痰的本事。身體裡有時候會產生一些痰液,這些痰液就像身體裡的‘黏糊糊的垃圾’,到處搗亂,讓人呼吸不順暢,還可能引發咳嗽什麼的。橘皮就像一個‘痰液清潔工’,能把這些痰液清理掉,讓呼吸道變得通暢。就好比給屋子打掃衛生,把垃圾都清理出去,屋子就乾淨整潔,我們身體裡也一樣,氣順了,痰沒了,自然就舒服多啦!”
“再說說這竹茹。竹茹可是個很特彆的藥材,它是從竹子裡刮出來的那層東西,就像竹子的‘小棉襖’。這竹茹就像是身體裡的‘小空調’,有清熱的作用。當身體裡有熱的時候,就像夏天天氣特彆炎熱,人會覺得心煩氣躁,各種不舒服。竹茹就能給身體降降溫,讓我們感覺清爽一些。”
“還有哦,竹茹對治療嘔吐特彆有一套,尤其是那種因為有熱引起的嘔吐。你想啊,熱邪跑到胃裡,把胃搞得‘雞飛狗跳’,胃就開始‘抗議’,出現嘔吐的症狀。這時候竹茹就像一個溫柔的‘安撫師’,能安撫胃裡的‘小情緒’,讓胃安靜下來,不再折騰,嘔吐也就止住啦。這對於有噦逆症狀的病人來說,可是非常關鍵的,能緩解他們打嗝的難受勁兒呢。”
“接下來就是人參啦!人參可是中醫裡大名鼎鼎的藥材,就像是藥材界的‘超級英雄’。對於這些身體虛的病人來說,人參能給他們的身體‘加油打氣’,快速補充元氣。元氣就像是我們身體裡的‘能量電池’,如果這個電池電量不足了,人就會變得虛弱無力,精神不振。”
“人參就像一個‘萬能充電器’,把身體裡的元氣充滿,讓病人變得有精神,有力氣。有了充足的元氣,身體的各個臟腑才能正常工作,免疫係統也會變得更強,就像給身體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能更好地抵禦疾病的入侵。所以啊,在橘皮竹茹湯裡,人參可是起到了扶正的重要作用,幫助病人恢複身體的正氣呢。”
“再看看甘草。甘草這味藥材就像是方劑裡的‘和事佬’。你想啊,這方劑裡每味藥材都有自己的脾氣和特長,就像一群性格各異的小夥伴在一起。有時候啊,它們在一起可能會出現點小摩擦,不能好好地發揮作用。甘草這時候就出場啦,它能把這些小夥伴都團結在一起,讓它們互相配合,共同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甘草本身還有一定的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的作用,就像一個多纔多藝的小能手,不僅能調和藥材之間的關係,還能為治療病症出一份力。所以在橘皮竹茹湯裡,甘草可是不可或缺的,少了它,這湯的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咯!”
“還有生薑。生薑就像一個熱情的‘小火爐’,有著很強的溫中散寒作用。對於身體虛又噦逆的病人來說,身體往往比較虛寒,胃也像一個冷冰冰的‘小冰窖’,消化功能都受影響了。生薑就像一把火,能給胃這個‘小冰窖’升溫,讓胃暖和起來,促進消化。”
“生薑還能止嘔呢,和橘皮、竹茹一起‘攜手合作’,共同對付噦逆這個討厭的家夥。就好比幾個好朋友一起合力趕走一個大壞蛋,生薑在這個團隊裡也是功不可沒的。它能讓病人的胃舒服一些,減少嘔吐和打嗝的症狀,讓病人感覺好受多啦。”
“最後說說大棗。大棗在中醫裡可是個寶貝,就像一個個甜蜜的‘小衛士’。它有著健脾和胃的作用,能把脾胃這個身體裡的‘小廚房’照顧得好好的。脾胃好了,消化功能就正常啦,就能把吃進去的食物好好地轉化成營養,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
“大棗還能調節身體的氣血,讓氣血執行得更順暢。對於身體虛弱的病人來說,氣血不足也是個大問題。大棗就像一個小小的‘氣血補給站’,給病人補充氣血,讓他們的臉色慢慢變得紅潤起來,恢複生機與活力。在橘皮竹茹湯裡,大棗也為整個方劑的療效添磚加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呢。”
“這橘皮竹茹湯的製配方法也不難。古代的配方是橘皮二斤,竹茹二升,人參一兩,甘草五兩,生薑半斤,大棗三十枚。咱們把它換算成現代的重量單位,古代一兩換算成現代
5
克,二斤就是
2x16
=
32
兩,那橘皮就是
32x5
=
160
克;人參一兩就是
5
克;甘草五兩就是
5x5
=
25
克;半斤就是
8
兩,生薑就是
8x5
=
40
克
竹茹二升大概相當於現代的
100
克左右,大棗就按照中等大小的,大概三十枚差不多
150
克左右。
”
“製配的時候呢,先把這六味藥材都準備好。然後取一鬥水,一鬥換算成現代的容量單位,差不多就是
2000
毫升左右,把這些藥材一股腦兒地放進水裡。就好比把一群小夥伴都叫到一個‘大遊泳池’裡,讓它們在裡麵‘儘情玩耍’。”
“接著把這鍋水放在火上煮,一直煮到還剩下三升,也就是
3000
毫升左右的水。這個過程就像給藥材們來一場‘熱水聚會’,讓它們的精華都釋放到水裡。最後呢,把煮好的湯裡的渣渣去掉,就像把湯裡的‘雜質小混混’都趕出去,留下純淨的湯汁。這樣,美味又治病的橘皮竹茹湯就煮好啦!”
“喝的時候也有講究哦,要趁熱溫服,一次喝一升,也就是
1000
毫升,一天喝三次。就像按時給身體‘喂藥美食’,讓身體慢慢地吸收這湯裡的神奇力量,趕走噦逆和虛弱這些壞家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