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六十六)
有一天,一個萌萌的小弟子,腦袋上頂著一堆小問號,跑去問大名鼎鼎的張仲景仙師:“仙師呀仙師,我老好奇啦,要是有人得了消渴病,脈搏跳起來浮浮的,身上還有點微微發熱,小便還不利索,這可咋整呀,有沒有啥神奇的方子能對付它?”
張仲景仙師呢,那可是中醫界的超級大神,微微一笑,撚著胡須慢悠悠地說:“小徒弟呀,這你就問對人啦。消渴,脈浮有微熱,小便不利者,就用五苓散主之。”
啥是五苓散呢?這可真是個厲害的寶貝方子。咱們來仔細嘮嘮這五苓散裡都藏著啥神奇玩意兒。
豬苓這味藥,得用十八銖(咱換算一下哈,古代一兩換算成現代
5
克,一銖差不多就是
0.65
克,十八銖大概就是
11.7
克,咱就用12克),還得把皮去掉。這豬苓啊,就像個勤勞的小清潔工,專門負責身體裡水液的代謝工作。中醫講,人體就像一個大工廠,水液在身體裡到處流動,要是流動不暢,就會出問題。豬苓呢,它能深入到身體的水道係統裡,把那些堵塞的、多餘的水液都給清理出去,讓水液代謝重新順暢起來。就好比你家的下水道堵了,豬苓就是那個能把堵塞物通開的神奇工具,讓水“嘩啦啦”地流走,順暢無阻。
澤瀉,這可是方子裡的一員猛將,用量是一兩六銖,換算過來大概是
5.65
克,咱就用6克。澤瀉的本事可大啦,它利水的能力超強,能像大禹治水一樣,引導身體裡多餘的水液往下走,從小便排出去。它不僅能把身體裡那些不該有的積水給排掉,減輕水腫,還能幫助調節身體的水液平衡。想象一下,身體裡有個小湖泊,水太多了,澤瀉就像個超級水泵,“呼呼呼”地把多餘的水抽走,讓湖泊的水位恢複正常,這樣身體就舒服啦。
白術呢,也是十八銖,大約
11.7
克,咱就用12克。這白術就像家裡的貼心管家,專門負責照顧脾胃。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就像一個食物加工廠,負責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變成營養,輸送到身體各個地方。但是呢,如果脾胃被濕氣困住了,這個加工廠就沒辦法好好工作啦。白術一來,就能把脾胃周圍的濕氣都給清理掉,讓脾胃重新振作起來,恢複活力。它還能幫助脾胃更好地運化水液,讓身體裡的水液分配得更合理。就好比給這個食物加工廠做了一次全麵的大掃除,讓它能高效運轉,把營養送到該去的地方。
茯苓同樣是十八銖,約
11.7
克,咱就用12克。茯苓可是個多麵手,既能祛濕,又能安神。它祛濕的原理和前麵幾位不太一樣,它就像一塊超級吸水海綿,能把身體裡多餘的濕氣都吸走,然後通過小便排出去。而且呀,當身體裡濕氣太重的時候,人就容易心煩意亂,睡不好覺。茯苓這時候就能發揮它安神的作用啦,讓你的心安靜下來,就像給你的心蓋上了一層柔軟的毛毯,讓你能安安穩穩地進入夢鄉。它在身體裡默默地工作,祛濕又安神,讓你身體和心情都舒舒服服的。
最後還有桂枝,半兩,也就是
2.5
克。桂枝就像一個溫暖的小太陽,能給身體帶來陽氣。中醫說,陽氣就像我們身體裡的小火爐,能讓身體保持溫暖,推動氣血的執行。當身體裡陽氣不足的時候,水液代謝也會受到影響。桂枝一出現,就像給小火爐添了一把柴,讓陽氣升起來,幫助身體更好地氣化水液。它還能開啟身體的毛孔,微微發汗,把身體裡的邪氣通過汗液排出去。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有個小太陽照著你,不僅身體暖和了,那些藏在身體裡的壞東西也被熱氣給趕出去啦。
這五味藥材湊到一起,那可就成了超級厲害的五苓散。怎麼製作呢?張仲景仙師說得明明白白:把這五味藥材都打成粉末。這粉末得打得細細的,就像你吃的麵粉一樣細膩。打好粉之後,用米湯來調和。為啥用米湯呢?這裡麵可有講究啦!米湯在中醫裡可是個好東西,它就像一個超級運輸大隊長,能帶著這些藥粉在身體裡更好地發揮作用。你想啊,這藥粉要是直接吃,說不定在半道上就“迷路”了,發揮不了最大功效。但是有了米湯這個“熱心腸”帶路,就能順順利利地到達身體各個需要的地方,就像快遞被準確送到收件人手裡一樣。
然後呢,每次吃的時候,就用一個方寸匙舀一勺藥粉,這方寸匙大概就像咱們現在喝咖啡用的那種小勺子差不多大。一天要吃三次哦,可不能偷懶。吃完藥粉之後呢,還要多喝點暖水。這暖水就像給身體裡的藥粉們加油助威,讓它們乾活更帶勁。喝了暖水之後,身體微微出汗,這病啊,就好得差不多啦!你瞧,這製作和服用方法是不是既簡單又神奇?
咱再嘮嘮為啥這五苓散就能治消渴,還能對付脈浮、小便不利這些症狀呢?從中醫理論來講,消渴病啊,雖然表現出來是口渴老想喝水,但其實很多時候和身體裡水液代謝出問題有關。你想啊,身體裡的水液該怎麼迴圈,該怎麼被利用,都是有一套規律的。要是這套規律被打亂了,水液不能正常輸送到該去的地方,人就會覺得口渴,這就好比城市裡的供水係統出故障了,有些地方沒水,大家就都喊著渴。
而五苓散裡的豬苓、澤瀉、茯苓,這三位“利水大俠”聯合起來,就像給身體裡的排水管道來了一次大疏通,把那些多餘的、堵住的水液都排出去,讓水液代謝的通道重新暢通。白術呢,在旁邊幫忙照顧脾胃,脾胃這個“後勤部長”工作得力了,就能更好地把水液轉化成身體能利用的營養物質,給身體提供能量。
再加上桂枝這個“小太陽”,它一發力,身體裡的陽氣就足了。陽氣足了有啥好處呢?陽氣就像身體裡的動力火車頭,能推動水液的氣化。啥叫氣化呢?簡單說就是把水變成氣,然後氣再帶著營養物質在身體裡跑來跑去。這樣一來,身體裡的水液就能正常地被氣化、被利用,口渴的症狀自然就緩解啦。
那脈浮又是咋回事呢?中醫摸脈就像通過脈搏這個“小視窗”看身體裡的情況。脈浮一般說明身體表麵有點小狀況,可能是有點邪氣在身體表麵搗亂。桂枝能開啟毛孔,微微發汗,就把這些在身體表麵搗亂的邪氣給“趕跑”了,脈浮的症狀也就改善了。
至於小便不利,前麵說的豬苓、澤瀉、茯苓這哥仨通力合作,把身體裡多餘的水液都引導到小便這條“高速公路”上,讓小便順暢地排出去,小便不利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你看,這五苓散是不是特彆神奇,小小幾味藥,就把這麼複雜的問題都給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