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 辨霍亂吐利病脈證並治(十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霍亂吐利病脈證並治(十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說在那中醫的神秘江湖裡,有個小弟子,眨巴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滿臉疑惑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小弟子撓撓頭,像個遇到難題的孩子,問道:“仙師呀,我一直琢磨不透,要是人得了霍亂,好了之後呢,又出現頭痛、發熱,渾身還疼得難受,這該用啥藥方子治呀?”

張仲景仙師一聽,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心裡想著這小弟子還挺愛鑽研。他捋了捋那長長的胡須,慢悠悠地說道:“小弟子啊,這情況得分兩種來說。要是發熱比較厲害,還老想喝水的,那就用五苓散來對付;要是怕冷比較嚴重,不想喝水的,就得靠理中丸啦。”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更大了,趕緊追問道:“仙師,這五苓散和理中丸到底是啥寶貝呀?咋個配法,裡麵的藥材都有啥能耐呢?”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說道:“先給你講講這五苓散吧。你聽好咯,五苓散的配方是這樣的:豬苓十八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澤瀉一兩六銖。這裡呢,古代一兩換算成現在就是5克。那半兩就是2.5克啦。銖呢,一兩等於24銖,這麼算下來,豬苓、白術、茯苓各是3.75克,澤瀉是8克。”

小弟子一邊聽,一邊在心裡默默算著,嘴裡還唸叨著:“3.75克,8克……”

張仲景仙師接著說:“這豬苓啊,就像個小小的水利工程師,它擅長利水滲濕。你想啊,人體就像一個大水池子,要是裡麵水濕太多,到處亂流,豬苓就能把這些多餘的水濕引導到該去的地方,排出去。白術呢,可是個健脾祛濕的高手。它就像給脾胃這個小工廠加了把勁,讓脾胃能更好地工作,把身體裡的濕氣運化掉。茯苓也是利水滲濕的一把好手,同時還能健脾寧心。它和豬苓、白術搭配起來,就像三個好兄弟,一起把身體裡多餘的水濕趕跑。”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問:“仙師,那桂枝和澤瀉又有啥用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桂枝啊,它能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就好比給身體裡的陽氣開了條通暢的路,讓陽氣能順利地執行到各個地方。而且呀,它還能幫助身體微微出汗,把邪氣給帶出去。澤瀉呢,它的利水作用可強啦,能把那些多餘的水濕快速地排出去,就像給身體裝了個小水泵,把積水抽走。這五味藥湊到一塊兒,搗成散劑。怎麼吃呢?用米湯送服,一次吃差不多一個小勺子那麼多,一天吃三次。吃完之後呢,要多喝點溫熱的水,讓身體微微出汗,病就好啦。而且啊,要像照顧生病的小寶寶一樣細心護理,這就是服用的方法。”

小弟子恍然大悟,說道:“哇,原來五苓散裡的藥材都這麼厲害呀。那仙師,理中丸又是咋回事呢?”

張仲景仙師清了清嗓子,說道:“這理中丸的配方是人參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白術三兩。換算成現在的重量,人參、乾薑、甘草、白術各是15克。這人參可是個寶貝,它能大補元氣,就像給身體注入一股超強的能量,讓人精神抖擻。而且還能補脾益肺,增強脾胃和肺的功能。乾薑呢,它性熱,能溫中散寒。就好比給脾胃這個小房子裡生了個小火爐,把脾胃裡的寒氣都給趕走。甘草能調和諸藥,它就像個和事佬,讓方子裡的藥材們都能好好配合,發揮最大的作用。白術剛才說過啦,能健脾祛濕,在這裡呢,也是幫助脾胃恢複正常工作。”

小弟子好奇地問:“仙師,這理中丸和五苓散的做法不一樣吧?”

張仲景仙師點點頭,說道:“對呀。這四味藥呢,先搗成粉末,然後用蜂蜜和成藥丸,大小像雞蛋黃那麼大。吃的時候呢,用幾勺開水把一丸藥化開,研碎了溫著喝。白天喝三次,晚上喝兩次。要是吃了之後,肚子裡還沒感覺到暖和,那就可以加到三四丸。”

小弟子又問:“仙師,為啥發熱想喝水就得用五苓散,怕冷不想喝水就得用理中丸呢?這和中醫理論有啥關係呀?”

張仲景仙師耐心地解釋道:“小弟子啊,這就得說到中醫裡的陰陽寒熱理論啦。發熱想喝水,說明身體裡熱比較多,水濕代謝出現了問題。五苓散裡的藥材能利水滲濕,把多餘的水濕排出去,同時桂枝還能助陽化氣,幫助身體恢複正常的水液代謝。就好比身體裡有一團火,還有一灘水,五苓散能把水疏導好,讓火也能正常燃燒。而怕冷不想喝水呢,說明身體裡寒比較重,脾胃虛寒。理中丸裡的乾薑能溫中散寒,人參大補元氣,白術和甘草健脾,一起把脾胃的陽氣補起來,把寒氣趕走。

小弟子撓撓頭,繼續問道:“仙師,您說這霍亂之後出現的這些症狀,為啥會有熱多和寒多的區彆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小弟子啊,這霍亂本就會損耗人體的正氣。邪氣入侵,人體的陰陽平衡就被打破了。要是這人平時陽氣比較足,霍亂過後,陽氣雖然也受損,但恢複得相對快些,就容易出現陽盛則熱的情況,所以熱多,熱邪傷津,就會想喝水。而要是平時陽氣就相對較弱,霍亂損耗之後,陽氣更難恢複,寒邪就容易占據上風,出現寒多的症狀,寒邪沒那麼傷津液,所以就不太想喝水。”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仙師,那在實際用這兩個方子的時候,除了熱多寒多、喝不喝水,還有啥要注意的不?”

張仲景仙師思索片刻,說道:“當然有。首先,用藥劑量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微調。要是病人身體比較強壯,劑量可以稍微偏大一點;要是身體虛弱,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劑量就得酌減。就好比大人和小孩吃飯,飯量肯定不一樣嘛。

“再就是服藥期間的飲食。吃五苓散的時候,因為要多飲暖水助汗出,所以不能吃那些生冷、油膩、不好消化的食物,不然會影響藥效。就像你在跑步,穿個大拖鞋肯定跑不快。理中丸呢,本就是調理脾胃虛寒的,服藥期間更要注意保暖,彆吃寒涼的東西,像冷飲、生魚片啥的,都得離得遠遠的,不然脾胃剛暖和起來,又被寒邪給澆滅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