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小弟子眨巴著他那充滿好奇的大眼睛,滿臉疑惑地問張仲景仙師:“師父呀,我一直琢磨不透,為啥太陽病,又發熱,可脈象卻是沉而細的呢?這到底是咋個道理嘛!”這小弟子,就像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寶寶,對中醫知識那是追著不放。

張仲景仙師一聽,微微一笑,捋了捋他那長長的胡須,不緊不慢地說道:“徒兒啊,你問的這個問題可有講究啦!要是有人得了太陽病,還發著燒,可脈象呢,卻是沉下去,而且細細的,這種情況啊,咱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痙’病。這‘痙’病啊,可不是個好對付的家夥,治療起來難度不小,屬於難治的病症。”

咱先來說說這太陽病是啥玩意兒。在中醫的世界裡,人體就像一個大王國,被分成了不同的區域,這太陽經啊,就好比是王國的邊疆防線,負責抵禦外界的邪氣入侵。當邪氣像一群不速之客,浩浩蕩蕩地朝著咱們身體這個大王國殺過來,首先就會衝擊到太陽經,這時候就會得太陽病。就好像邊疆的士兵發現敵人來犯,開始拉響警報一樣。

太陽病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為啥會發熱呢?這就好比咱身體裡的正氣,也就是那些保衛身體的小衛士,發現有邪氣入侵了,就趕緊集合起來,要跟邪氣乾一架。這正邪一交鋒,就像兩個幫派在火拚,那場麵,熱熱鬨鬨的,身體自然就發熱了。就像你運動完,渾身熱乎乎的,這身體裡正氣和邪氣打仗,也是這個道理。

說完發熱,咱再來講講這奇怪的脈象,沉而細。這脈象啊,就好比是身體給咱們發出的一封秘密信件,通過手指搭在脈搏上,咱們就能讀懂這封信裡的內容。正常的脈象,就像一群歡快的小魚,在河裡自由自在地遊著,力度和節奏都剛剛好。

可要是脈象沉了,這就好比小魚們都嚇得躲到河底去了,為啥會這樣呢?這說明正氣在和邪氣打仗的過程中,有點力不從心,開始往後退了,就像打仗的時候,士兵們往後撤一樣。而脈象細呢,就好像河裡的水少了,小魚遊動的空間變小了,這意味著身體裡的氣血不足了。氣血就像身體裡的糧草,糧草供應不上,正氣這支部隊打仗的時候,自然就沒那麼得力啦。

現在咱們知道了太陽病發熱和脈象沉而細的原因,那為啥這種情況叫做“痙”病,還難治呢?這“痙”病啊,就像是身體裡的一場內亂,正氣和邪氣打得不可開交,正氣又有點節節敗退,身體裡的氣血還供應不足。這時候,身體就像一輛破破爛爛的汽車,零件都在嘎吱嘎吱響,卻又沒辦法好好修理。

您想啊,治療這種病,既要把正氣扶起來,讓它有足夠的力量去和邪氣戰鬥,又得想辦法補充身體裡的氣血,就像既要給士兵們加油打氣,又要給他們送糧草一樣。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就好比你要同時做幾件超級難的事情,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所以說它難治嘛。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咱來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說有個小李,平時身體還不錯,有一天出去淋了雨,回來就開始發熱,以為是普通感冒,沒太在意。過了幾天,不僅燒沒退,還感覺渾身肌肉緊繃,時不時抽一下,就像有人在背後扯他的筋一樣。這時候去看醫生,一摸脈象,沉而細。醫生就說,這可能是“痙”病的一種表現。為啥小李會這樣呢?他淋了雨,寒邪像個小偷一樣溜進了身體,正氣奮起反抗,就發熱了。可小李沒及時處理,正氣慢慢扛不住了,氣血也因為這場“戰爭”損耗不少,就出現了脈象沉細,還引發了“痙”病的症狀。

那中醫遇到這種“痙”病,該咋整呢?首先啊,得想辦法把正氣給提起來,就像給士兵們喊口號,讓他們振作起來。這時候可能會用到一些像黃芪、人參這類的藥,它們就像給正氣部隊發的興奮劑,能讓正氣重新充滿力量。

同時呢,還得補充氣血。這就好比給部隊運送糧草,得趕緊把糧草送到前線。像當歸、熟地這些藥,就可以發揮作用,它們能補充身體裡的氣血,讓正氣部隊有足夠的“彈藥”去和邪氣戰鬥。

但是,這用藥的劑量和搭配可講究了。就像炒菜一樣,鹽放多了太鹹,放少了沒味道,藥劑量大了可能對身體有傷害,小了又起不到作用。而且不同的人,體質不一樣,用藥也得因人而異。比如說,年輕人身體壯實點,劑量可能可以稍微大一點;老年人身體弱,劑量就得小一些。這就需要醫生有豐富的經驗,像個厲害的大廚一樣,精準地把握每一味藥的用量和搭配。

咱再來說說怎麼預防這難纏的“痙”病。平時啊,一定要注意保暖,彆像小李一樣,淋了雨還不當回事。天氣變化的時候,及時添減衣服,就像給身體這座城堡加固城牆,不讓邪氣有機會溜進來。

還有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像給身體裡的正氣部隊放了個假,讓它們好好休息,第二天才能精神飽滿地抵禦邪氣。飲食上也彆太挑食,各種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都吃點,這樣身體裡的氣血才能充足,正氣部隊纔有足夠的糧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