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說在一個陽光還算燦爛的日子裡,醫館裡來了個小弟子,這小弟子腦袋裡整天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像個好奇寶寶似的。這不,今兒個他又湊到張仲景仙師跟前,一臉疑惑地問:“仙師啊,我一直想不明白啥叫‘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呢?您快給我講講唄,我這腦袋都快想破啦!”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摸了摸自己長長的胡須,慢悠悠地說:“孩子啊,彆急,聽我慢慢給你講。咱先來說說這‘太陽病’,這在中醫裡呢,就好比人體的邊防部隊出問題了。太陽經是人體最外麵的一道防線,就像咱國家的邊疆,要是邊疆被敵人(邪氣)入侵了,那就叫太陽病。這邪氣一來啊,人就開始不舒服啦。”

小弟子撓撓頭,問:“仙師,那這無汗又是咋回事兒呢?”

仙師說:“你想啊,人體就像一個大工廠,麵板呢,就是工廠的排氣孔。正常情況下,這個排氣孔時不時地會排出點汗液,就像工廠排廢氣一樣,這是身體在正常工作。可要是邪氣把這個排氣孔給堵住了,汗液就排不出來啦,這就是無汗。就好比工廠的排氣管道被堵住了,廢氣排不出去,那工廠裡不得憋得慌嘛。”

小弟子又問:“那小便反少又是咋回事兒呢?按說沒出汗,小便應該多呀。”

仙師哈哈一笑,說:“這你就不懂了吧。人體裡的水液代謝就像一個複雜的水利工程。正常情況下,水液一部分通過汗液排出去,一部分通過小便排出去。現在汗液排不出來了,按道理小便應該多,可為啥反而少了呢?這是因為邪氣搗亂,把水液代謝的路線給弄亂了,水液沒辦法正常走到小便那兒去,都在身體裡瞎轉悠,所以小便就少啦。就好比本來有條好好的水渠,結果被壞人挖斷了,水流不到該去的地方,隻能在附近打轉。”

小弟子恍然大悟,接著問:“那氣上衝胸又是啥感覺呀?”

仙師解釋道:“人體裡的氣呢,就像一群勤勞的小螞蟻,它們本來都老老實實按照自己的路線走。但邪氣一搗亂,這些小螞蟻就亂了陣腳,一股腦地往胸口衝。你想想,胸口就那麼大地方,突然來了這麼多氣,人就會感覺胸口堵得慌,好像有什麼東西往上頂,這就是氣上衝胸。”

小弟子又追問:“仙師,那要是出現這些情況,還口噤不得語,想作剛痙,這又是咋回事兒啊?”

仙師說:“這口噤不得語呢,就是牙關緊閉,說不出話來。為啥會這樣呢?因為邪氣太厲害了,它不僅堵了汗孔、亂了水液代謝、擾了氣的執行,還影響到了咱們臉部的肌肉。這些肌肉被邪氣一折騰,就緊張起來,牙關就緊閉了,話也說不出來。而剛痙呢,就是身體像抽筋一樣,硬邦邦的,動都動不了。這就好比身體的零件被邪氣給弄壞了,不受控製啦。”

小弟子著急地問:“仙師,那這麼麻煩的病,該咋治呀?”

仙師笑著說:“彆急,遇到這種情況啊,就用葛根湯主之。咱來看看這葛根湯的配方。”

仙師一邊說,一邊拿起筆開始寫:“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這裡麵啊,古代一兩換算成現代就是5克,那葛根四兩就是20克,麻黃三兩就是15克,桂枝二兩就是10克,甘草二兩(炙過的)也是10克,芍藥二兩10克,生薑三兩切成片就是15克,大棗十二枚劈開。”

小弟子看著這些藥材,好奇地問:“仙師,這些藥材都有啥用呀?”

仙師耐心地說:“先說說這葛根,葛根可是這方子的大功臣。它就像一個開路先鋒,能把被邪氣堵住的經絡給疏通開,讓氣血暢通無阻。它還能把身體裡的津液往上輸送,就好比給乾渴的莊稼澆水,滋潤那些因為邪氣入侵而變得乾燥的地方,像我們的喉嚨啊,肌肉啊。為啥要這麼做呢?因為津液充足了,肌肉就不會那麼緊張,口噤和剛痙的情況就能得到緩解。”

“再說說麻黃,麻黃就像一個勇猛的戰士,專門負責把堵在麵板汗孔的邪氣給趕出去,讓汗液能正常排出來。它能發汗解表,就像給工廠的排氣孔疏通堵塞物,讓廢氣(邪氣)順利排出去。這樣一來,身體裡的邪氣少了,病情就能好轉。”

“桂枝呢,它就像一個後勤部長,能幫助麻黃更好地把邪氣趕出去,還能溫通經絡,讓氣血執行得更順暢。它和麻黃搭配起來,就像兩個好搭檔,一個負責衝鋒陷陣,一個負責支援補給,把邪氣打得落花流水。”

“甘草呢,它可是個和事佬,能調和其他藥材的藥性。你想啊,這麼多藥材一起工作,萬一哪個藥性太猛,傷了身體可不好。甘草就負責協調大家,讓它們和平共處,共同發揮作用。而且甘草本身也有一定的補脾益氣的作用,能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

“芍藥這味藥啊,它就像一個溫柔的護士,能養血斂陰,緩解肌肉的緊張。你看那些口噤、剛痙的人,肌肉都緊繃著,芍藥就能讓這些肌肉放鬆下來,就像給緊張的彈簧鬆鬆勁。”

“生薑呢,它能溫中散寒,還能幫助麻黃和桂枝發散邪氣。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生起一堆火,既能給身體暖和暖和,又能幫著把邪氣給烤跑。”

“最後說說大棗,大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它就像給身體補充能量的小零食,讓身體更有勁兒,還能安撫因為邪氣搗亂而變得不安的心神。”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又問:“仙師,那這藥咋熬製呀?”

仙師說:“這熬藥可有講究啦。首先,找一個大砂鍋,把這七味藥都放進去,然後加上一鬥水。一鬥水換算到現在,差不多就是20升。先把麻黃和葛根放進去煮,煮到水減少二升,也就是煮掉4升水。煮的時候,上麵會浮起一層白沫,把這白沫去掉。為啥要先煮麻黃和葛根呢?因為麻黃和葛根的藥性比較猛,先煮一煮能讓它們的藥性更平和,也能去掉一些不好的成分。”

“去掉白沫後,再把其他幾味藥放進去一起煮,一直煮到剩下三升水,也就是6升。然後把藥渣去掉,這藥汁就熬好啦。喝的時候呢,溫溫地喝一升,也就是2升。喝完以後,蓋上被子,出點微微的汗,就像剛運動完,身上有點潮潮的感覺就行。要是沒出汗,那就再喝一升。一旦出了汗,就彆再喝了,這就是‘覆取微似汗,不汗再進一升,得汗停後服’。”

小弟子又問:“仙師,為啥要出微汗呀?出大汗不行嗎?”

仙師笑著說:“孩子啊,出微汗是剛剛好能把邪氣趕出去,又不會傷到身體裡的正氣。要是出大汗,就好比打仗的時候,雖然把敵人打敗了,但自己也損失慘重。身體裡的正氣都跟著汗水跑掉了,那身體不就虛了嘛。所以呀,微微出汗就好,讓邪氣悄悄地走,不帶走我們的正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