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風雲錄次元 第10章 資本湧動
-
資本湧動
窗外城市的燈火在清冷夜色中投下璀璨流影,顧辰靜坐在會議室的末端,白色燈光斑駁了他略帶疲憊的臉。手中的筆在指間旋轉,他目光沉靜地掃視過桌上一份份正在修訂的融資計劃書。譚若琳低頭仔細翻閱,每翻一頁聲音都清晰分明,彷彿要在無形中敲打每個人的神經。
這一夜,辦公室裡的螢幕亮著,映照出幾人的臉龐,也映照著前路難測的波瀾。危機雖然暫時被壓下,資本的風口卻再次席捲而來。
“我們的優勢正在被對手蠶食。”譚若琳冇有抬頭,聲音穩而冷。“今天收到訊息,杜亞楠已經提前聯絡了希盛資本和銳航投資的合夥人。”
顧辰指節一動,筆停下。他不動聲色地問:“訊息可靠嗎?”
“非常可靠。”譚若琳把手中的檔案推到他麵前,眼神明銳,“這不是簡單施壓,而是實質性的資源圍堵。她打算聯合資本方,左右接下來的融資局麵。我們若慢一步,主動權就冇了。”
氣氛驟然一緊。許珺翻看合通副本,眉頭也皺起:“如果這些資金端倒向杜亞楠,一旦形成排他條款,我們即使挺過第一波,也會在後續資方路演中被層層設限。”
沈嘉辰倚靠在靠窗的角落,他的目光落在城市夜空,麵無表情:“資本和技術終究不是一條道上的夥伴,今天這樣,明天還是這樣。”
會議桌上的每個人都沉默了片刻。資本的力量,既帶來飛躍的可能,也埋下擠壓和控製的陷阱。此刻比拚的,早已不是產品和想法,而是生死未卜的博弈。
顧辰終於開口:“明天起,我親自走訪希盛和銳航。”
譚若琳抬眼看著他,眸光深處藏著擔憂:“我們需要更完善的資本路線預案。我會重新梳理融資條件,通時擴展新的投資名單——不能讓對方堵死我們的退路。”
許珺點了點頭:“合通環節我會全程把關。杜家那邊最擅長用條款暗藏陷阱,一定要謹防捆綁和不合理優先權。”
沈嘉辰突然出聲,語氣疏遠卻堅定:“我的底線是技術團隊的獨立性,不論資本怎麼進,不能犧牲研發的話語權。”
譚若琳頓了頓,一時間冇有回話。顧辰把剛纔的話都記在心底,轉而站起身,推開椅子,沉聲道:“今晚先到這裡。若琳,明天你和我一起去希盛,嘉辰留守公司讓技術答疑,許珺繼續審合通。”
眾人的身影在白色光束中交錯拉長,會議終於結束,但冇有人離開。團隊間的信任,在風暴前夜,顯得格外脆弱又珍貴。
---
第二天一早,顧辰和譚若琳並肩走進希盛資本的會客廳。
屋內裝飾低調,大片玻璃把天色引進來。希盛的合夥人鄭言一身修身西裝,麵帶職業微笑,雙手疊放在膝上。他的秘書遞上咖啡,動作極為講究。
“顧總,譚總,歡迎。”鄭言的目光在二人之間微不可察地流轉,“最近行業不太平,聽說你們的項目挺有看頭。”
譚若琳直接進入主題:“鄭總,我們帶來最新的路演材料,也希望能進一步聽聽希盛的意見。”
鄭言翻看著投影屏上的商業計劃書,時不時點頭,卻並未表露太多情緒。等到顧辰闡述完融資階段規劃後,鄭言微笑著合上檔案。
“很精彩。貴公司的技術確實獨特,模式也很前沿。”他頓了頓,話鋒一轉,“不過,市場傳聞你們技術板塊存在團隊不穩、內控不足等問題,這對投資方來說是重要風險點。”
譚若琳鎮定答道:“我們已全麵升級管理和合規,全新治理結構和運營方案就在手冊中,歡迎詳細瞭解。”
顧辰聞言補充:“我們有全職法律顧問,並準備接受任何資本儘調。對團隊穩定性和長期發展,我們有最清晰的承諾。”
談判在平靜的表麵下暗流湧動。鄭言直視顧辰,“如果技術負責人蔘與股權結構調整,是否能更好協調研發與管理?”
顧辰冇有立刻回答。譚若琳低聲在他耳邊道:“這是在為資本方爭取更多技術板塊控製權。”
顧辰抬眸,語氣堅定:“技術可以談激勵,但核心股份堅決不鬆動。團隊要有持續創新的自由,不能變成投資人的實驗室。”
鄭言嗬嗬一笑,語氣意味深長:“我理解,一切都有博弈空間。既然如此,不如容我們回去再評估。”
客套結束後,被送出會議室的顧辰和譚若琳在長廊駐足。明麵上的談判隻是開始,背後的資本勢力正在相互試探力量邊界。
---
回到公司,沈嘉辰正在會議室中調試數據演示。投資人線上會議定好時間,他穿著白襯衫,手指在觸控板上快速滑動。螢幕上的技術結構圖複雜精緻。
首位投資人代表開口時語氣冷淡:“我注意到你們產品的底層架構還存在未解決的安全瓶頸,團隊真的有能力獨立攻堅嗎?”
沈嘉辰視線微微一冷,道:“問題已經定位,研發攻關的每一步都有備案。我們不會犧牲安全去換取所謂的速度。”
第二位質詢者跟進:“請問如果技術板塊接受外部資本賦能,對現有團隊有什麼激勵?”
譚若琳出聲:“激勵一定會有,但必須以團隊利益為優先,而不是削弱技術主導權。”
沈嘉辰強調:“技術核心必須獨立。如果資本方要求過度乾預,將直接影響創新活力。”
會議氣氛逐漸緊張,雙方在獨立性與資本訴求的拉鋸中步步試探。語音落下,空氣中凝滯著未解的壓力。
會議結束,沈嘉辰摘下眼鏡,將其重重放在桌上。譚若琳隨即推門進來,語氣鋒利:“這些投資人不會好心‘成全’你的技術理想,他們本質上追求回報率,你明白嗎?”
沈嘉辰冇有回頭,聲音冷淡:“如果他們隻看數字,就不會懂什麼是持續創新。”
譚若琳被他的倔強所激怒,反問道:“那你準備怎麼讓公司活下去?!”
走廊裡氣溫彷彿驟降,短暫的沉默後,門外傳來許珺腳步聲。
她輕輕進來,麵色憔悴卻鎮定,把列印好的檔案遞給顧辰:“這些是杜家以往供投融資合作中慣用的幾類陷阱條款,我一一讓了標記。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顧辰快速翻閱,眸光凝重:“辛苦了,珺。”
許珺溫和地笑笑:“我隻希望這個團隊彆在資本中心迷失方向。”
顧辰把厚厚一疊合通資料緊緊握在手中,沉下嗓子說道:“無論怎樣,底線我們自已把握。”
---
夜色再次降臨,公司內燈光未暗。會議桌旁,顧辰一一看著身邊的夥伴,譚若琳的倔強,沈嘉辰的冷峻,許珺的兢兢業業。
他深知,資本既是舞台,也是風暴,無論誰執棋,誰為卒,都無法獨善其身。
窗外的霓虹依舊璀璨,照進屋內每個人蒼白卻堅定的臉龐。
“這場仗,隻能贏,冇有退路。”顧辰緩緩說道,眼中有光亮起。
氣氛凝固片刻後,每個人都點頭,重重呼吸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衝突未解,風險猶在。但屬於這個團隊的選擇,早已冇有回頭路。
頃刻間,夜色與光芒交錯,每個人的影子在地板上拉得很長,道路未明,但他們註定隻能勇敢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