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開局,建立千年世家 第60章 給我來五百罐
李枕聞言,便直接說道:「不瞞孟宰,這不快到了治下百姓繳納貢賦的日子了嘛,我今日來市,主要就是想買些鹽。」
「鹽?」孟塗笑了笑,「若是買鹽,那自然是去塗山鹽肆了,他家的鹽是附近幾個方國中品質最好,也最穩定的,先生請隨我來。」
說著,孟塗便引著李枕向市場內那幾個有固定棚屋的區域走去。
「塗山鹽肆?」李枕麵露好奇之色。
「正是。」孟塗點了點頭,為李枕解釋道,「塗山鹽肆屬於塗山氏國,塗山氏國是淮夷大方國,治下人口約摸著有五萬之眾,他們幾乎掌控著這淮、泗一帶的鹽業貿易。」
「我們六國,乃至周邊許多小邦,所需之鹽,多半都是從他們那裡來的。」
李枕邊聽邊點頭,塗山氏國他還是知道的。
這是一個淮夷古老部族方國,位於塗山一帶,大禹的妻子塗山氏便是出自這個方國。
文獻記載塗山氏國雖然不是產鹽區,卻掌控著江淮鹽業貿易樞紐。
是淮夷中排得上號的強國,實力還在六國之上,屬於上古老牌方國後裔。
大禹當年與塗山氏聯姻,就有獲取江淮鹽業控製權的政治考量。
提起塗山氏,就連李枕這個曆史係博士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念頭,也是塗山氏國的圖騰是九尾狐。
可他也清楚,這是受到了漢代賦予塗山氏祥瑞屬性而新增的文學元素。
塗山氏是上古東夷族群分支,東夷族群的核心圖騰體係是少昊係的『鳥』和太昊係的『蛇』。
塗山氏與太昊伏羲氏族群存在淵源,太昊氏以龍紀。
因此後世推測塗山氏的圖騰,應該是天然承襲的太昊係的『蛇』或『龍』。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比其他棚屋都要寬敞,規整些的鋪子前。
棚屋上方掛著一塊木牌,上麵刻著類似龍纏繞山丘的圖案。
李枕抬頭掃了一眼那塊木牌上的圖案。
看來後世史學界的推測是對的,塗山氏的圖騰是龍蛇,而非九尾狐。
鋪子內外擺放著許多陶罐,裡麵裝著的正是色澤不一的食鹽,從略顯暗淡的粗鹽到相對潔白一些的細鹽都有。
鋪子裡的夥計穿著也明顯比普通商販整齊,見到孟塗這位六國宰輔親至,一名管事模樣的人立刻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管事顯然認得孟塗,連忙躬身行禮,語氣恭敬:「小人見過孟宰,不知孟宰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孟塗隨意地擺了擺手,指著身旁的李枕介紹道:「這位是桐安邑尹,李先生,君上麵前的紅人,今日特來采買些食鹽,你需好生招待。」
管事一聽,心中更是凜然,連忙又向李枕深深一揖:「小人拜見李邑尹,邑尹能光臨小店,真是蓬蓽生輝。」
李枕微微頷首,目光掃過那些陶罐,直接問道:「不知貴肆的鹽,作價幾何?」
管事連忙答道:「回邑尹的話,這要看您要哪種成色了。」
他指著那些色澤暗淡,顆粒不均的粗鹽說道:「此等粗鹽,雜質稍多,2石粟米可換1罐。」
接著,他又指向旁邊那些顏色相對潔白,顆粒也更細膩的鹽。
「這是上等的海鹽,經過初步淘洗晾曬,味道純正,6石粟米可換1罐。」
李枕聞言,走到那擺放著上等海鹽的陶罐前,隨手拿起一個小陶罐在手裡掂了掂,估摸著大概有10斤左右的重量。
李枕心中快速盤算了一下。
這個時代的1石,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50斤。
也就是說,劣質粗鹽的價格是100斤粟米換10斤鹽。
好點的細鹽,價格是300斤粟米換10斤鹽。
靠,鹽還真是暴利的買賣。
李枕心中盤算著鹽與糧食的比價,覺得這鹽價確實高昂。
他對於貝幣的實際購買力還有些模糊,便轉頭看向身旁的孟塗,虛心請教:
「孟宰,我初來乍到,對這貝幣的用度還不甚熟悉。」
「敢問,如今這一朋貝,大概能購得多少粟米?」
孟塗聞言笑了笑,耐心解釋道:「先生有所不知,這貝幣的購買力,也看年景。」
「若是豐年,粟米充盈,一朋貝大概可換得十五到二十石粟米。」
「若是遇到歉收之年,糧價騰貴,可能就隻能換得十石,甚至更少。」
「如今嘛,年景還算平穩,一朋貝換個十七八石粟米,應當是不成問題的。」
李枕心中立刻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按照目前市價,按照粗鹽的價格,兩石粟米換一罐,那麼一罐鹽大約價值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朋貝。
治下兩個村子五百多口人,即便隻是滿足基本需求,每年消耗的鹽也不是個小數目。
作為收取貢賦後作為『回賜』,必然是一次性要買夠百姓們下次交取貢賦前的用度的。
治下五百餘人,即便按最低標準,每人每月消耗半斤鹽來算,一年下來也需要近三千斤鹽。
當然,作為『回賜』發放,不可能一次性給足全年。
可至少也要備個大半年的量吧,怎麼也需要近兩千斤,也就是兩百罐粗鹽。
兩百罐粗鹽,大概需要二十四朋貝。
二十四朋貝,對於個人而言是钜款,但對於擁有五千朋貝賞賜,且作為一邑之主的李枕來說,倒是不算什麼。
想清楚後,李枕對那管事說道:「這粗鹽,給我來五百罐。」
百姓們吃粗鹽沒什麼,可吃慣了後世細鹽的他,卻吃不慣這個時代的粗鹽。
多買些回去,除了『回賜』給百姓的那些外,也可以拿這些粗鹽來練練手。
管事一聽是五百罐的大單,即使隻是粗鹽,也足以讓他喜出望外。
管事搓著手,又是激動又是惶恐地對李枕說道:
「邑邑尹大人,小人這鋪麵隻是麵向庶民和小商販零星售賣。」
「您要的這個量,已非小人能夠做主。」
「邑尹大人可能有所不知,麵向國和邑領主的大宗交易,向來是由我塗山氏駐六邑的鹽務執事親自負責接洽,交割地點也是在城內的官署貨棧。」
他小心翼翼地提議道:「要不要不小人這就為您引路,帶您和孟宰去尋執事大人?」
「官署離此地不遠,就在城東署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