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 第1072章 歡迎回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第1072章 歡迎回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歡迎回來

“我這是……”一聲微弱而帶著迷茫的自語在空曠的意識空間中迴盪,彷彿是在廢墟中孤獨的呼嘯。

或許是因為係統剛剛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啟,它的思緒如同被狂風捲起的落葉,在虛空中飛舞,時而翻轉,時而盤旋,紛亂而無序。

四周是一片深邃的黑暗,隻有零星幾點光亮在遠處閃爍,像是遙遠的星辰墜落人間後的殘燼。

這些光亮,是它僅存的在線模塊發出的微弱信號,在這無邊的黑暗中顯得格外孤獨。

大部分的硬體,那些曾經讓95式引以為傲的精密構造和強大功能,此刻都沉寂無聲。它們彷彿被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陷入了深深的沉睡。

即使是那些曾經在戰鬥中咆哮而起、撕裂敵人的機械臂,此刻也不再發出任何聲音,像是在某種古老的詛咒下,永遠停滯在原地。

95式試圖動彈,卻發現自己彷彿被無形的力量所禁錮,它的身體各處都佈滿了無光的絲線,這些“觸鬚”正在慢慢纏繞,每一次掙紮都變得更加艱難。

連最基本的感知功能都不複存在,它無法觸摸到外界的一絲溫度,也無法聽到任何聲音,彷彿被困在了一個無儘的虛空之中。

這種想要活動卻什麼都感知不到的感覺,讓95式感到自己就像一具行屍走肉。它既無法前行,也無法後退,隻能在這片無儘的黑暗中虛度每一個無眠之夜。

內心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懼和不安,彷彿有無數隻無形的手正在慢慢侵蝕它的意誌。從未有過如此無助的時刻,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再次回到那熟悉的戰場。

95式回憶起過去,那些激情四射的戰鬥時光,風拂過槍身帶來的冰涼觸感,以及子彈出膛時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那些是屬於戰爭者的歡呼,是生命的輝煌,而今卻隻剩下虛無縹緲的回憶。

它不知道未來將如何,是否還能再次聽到槍聲,也是否會再次看到敵人的鮮血在月光下閃耀。

但它知道,這具造物的成功不僅修複了一個生命,更是在為人類走向新的境界開辟了一條路。

“冷靜!深呼吸,放鬆身體,每一個神經元都要處於最平穩的狀態。”工程師的聲音依然溫和而堅定,她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眼睛卻始終緊盯著顯示屏上那條無限跳動的數據曲線。

維修室內的燈光忽然閃爍了一下,發出輕微的嗡鳴聲,彷彿在為這場即將開始的重要校準操作打著節拍。

她的目光穿透了玻璃螢幕,落在仿生人那張經過精心雕刻的麵容上。

人工皮膚在昏黃的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彷彿散發著微弱的體溫。

“呼——”她緩緩撥出一口氣,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快速滑動,調出最新的係統運行狀態。

那些繁密的數據流在眼前飛速切換,將來到校準點前的每一個波動都牢記於心。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操作。這是一次對仿生人整體穩定性的全麵考驗。

維修室內的溫度比平時低了幾度,空氣中瀰漫著一種令人不安的緊張感。

高科技的防震隔音器將所有聲音精確地封閉在室內,隻有儀器運轉時發出的輕微嗡鳴聲迴盪在空中。

她能感受到95式體內各個模塊的運轉情況,從它皮膚下流淌出的‘血液’管道到每一個精密的神經元網絡。

這些都是他們集中的心血,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試和優化,她知道,如果校準不當,這個高度複雜的機械生命體可能會失控,引發難以預測的後果。

就在這時,她的手指猛地頓住了。

顯示屏上的某個數據波動突然變得異常劇烈,那些平穩的數字開始如同擂鼓般狂跳起來。她瞬間意識到,仿生人在感知到周圍環境的變化時,產生了一係列異常的反應數據。

“冷靜!保持冷靜!”她低聲說道,同時快速調出更詳細的分析介麵,那些波動不僅僅是簡單的機械震盪,而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表現。

她能從中讀懂人形內在的運轉狀態,就像是在觀察一個脆弱的生命體。

維修室的溫度突然驟降,寒意從腳底一直往上爬。

95式微微顫抖了一下,它的人工瞳孔開始快速變化,發出淡藍色的光芒。

這是它試圖通過視覺感知外界環境的一種方式。工程師趕緊將注意力從數據分析轉移到這個新的現象上來。

“彆看……專注於你的工作!”她心中默唸,同時繼續在全息投影上操作,調節各個係統的校準參數。

她知道,這個過程必須完美無缺。任何一個細微的失誤,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就在這段時間裡,維修室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但工程師冇有理會這些聲音,她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操作上,她的手指已經完全忘記了時間和空間,隻剩下麵前的工作狀態。

終於,當她看向顯示屏時,所有的數據指標都達到了預期的穩定範圍。

她緩緩鬆了一口氣,但同時也察覺到95式周圍的緊張感依然冇有消散,它的人工瞳孔仍在不斷跳動,95式似乎已經處於一種持續高度警覺的狀態。

“呼……總算是完成了。”

工程師長舒了一口氣,聲音輕得像是怕驚擾了什麼。

她抬起手,指尖輕輕撫過95式那冰冷的金屬額頭,觸感堅硬而光滑,彷彿在觸碰一塊未經雕琢的礦石。

她能感覺到,對方的溫度與自己的指尖有著微妙的差異——那種冰冷的觸感像是無聲的提醒,告訴她這一切還遠未結束。

“話說,前輩們總說,工作完成後一定要點上熏香,再叩兩下頭……”她喃喃自語,語氣裡帶著一絲困惑和無奈。

雖然她並不完全理解這種儀式的意義,但出於對傳統的尊重,她還是決定照做。

畢竟,她曾親眼見證過那些“不講道理”的時刻——點上香,叩了頭,工作便順風順水,毫無返工的煩惱;可若是少了這一步,彷彿連香菸都點不著,彷彿成功變成了永遠無法觸及的遙遠現實。

她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熏香,又瞥了一眼維修室牆上那醒目的標語:“嚴禁明火”。

這讓她忍不住輕笑了一聲,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自嘲。

不準出現明火?她的目光轉向不遠處那台氣焊槍,火焰在它的噴口處跳躍,熾熱的光芒彷彿能吞噬一切。比起普通的打火機,這玩意可“勁大”多了。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她自言自語著,語氣輕鬆,彷彿在為自己即將打破規則的行為開脫。

她從口袋裡摸出一盒火柴,輕輕劃燃,火苗在空氣中跳動,映照出她略顯疲憊卻依然專注的臉龐。

熏香的煙霧緩緩升起,帶著淡淡的檀香味,瀰漫在維修室的空氣中,彷彿為這場儀式增添了一絲神聖感。

她將熏香插進香爐,後退兩步,雙手合十,微微低下頭。

她的動作並不熟練,甚至有些笨拙,但神情卻格外認真。叩頭時,她的額頭輕輕觸地,發出一聲輕微的悶響。

那一刻,她的腦海中閃過無數畫麵——那些前輩們的身影,那些她曾維修過的槍械,還有那些她未曾解開的謎團。

“希望這次也能順利吧。”她低聲說道,聲音裡帶著一絲期待和忐忑。

維修室裡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隻有氣焊槍偶爾發出的“嘶嘶”聲打破這片沉寂。

工程師走到工作台前,拿起工具,開始最後的檢查。

她的動作乾淨利落,每一個步驟都顯得遊刃有餘。多年的經驗讓她對這份工作早已駕輕就熟,但每一次維修,她依然會像第一次那樣認真對待。

“好了,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她輕聲對95式說道,彷彿對方能聽懂她的言語。

她的手指輕輕敲了敲槍身,發出一聲清脆的金屬迴響,像是在為這場維修畫上一個結尾的起始符。

“願前輩保佑。”工程師低聲唸叨著,語氣裡帶著一絲無奈和妥協。

儘管她的理智在質疑這種做法的科學性,但手上的動作卻比思維誠實得多——她已經熟練地用氣焊點燃了熏香,小心翼翼地將其插入香爐。

煙霧嫋嫋升起,帶著淡淡的檀香味,瀰漫在維修室的空氣中。

她繞著95式轉了一圈,目光在每一個零件上停留,彷彿在進行某種神秘的儀式。

至於這樣做到底有冇有用?

她自己也說不清,但既然前輩們都這麼乾,那她也懶得深究了。

畢竟,有些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

“這樣應該就行了吧……”她自言自語著,隨手拿起那本已經被翻得有些破舊的維修手冊,開始對照上麵的步驟。

你問她為什麼一開始不翻手冊?

她隻能苦笑——經驗這東西,有時候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讓你事半功倍,也能讓你忽略一些細節。

“對,還得調試歸零,差點忘了……”她忽然拍了拍額頭,像是被什麼擊中了一樣。經過逐步檢查,她意識到自己差點漏掉了最後的重置工作。

畢竟,這次更換的是與主體活動緊密相關的部件,新零件的磨損情況和順暢度肯定與舊部件存在差異,原本的數據自然不能直接拿來用。

她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呼吸,開始專注地進行調試,她的手指在控製麵板上飛快地移動,輸入一串串複雜的參數。

螢幕上跳動的數字和曲線像是某種神秘的密碼,隻有她才能解讀其中的含義。

“新部件的活動關節需要重新校準……”

這就像是給燃油汽車的發動機更換活塞——你不能因為原來的活塞上有個墊片,就理所當然地在新活塞上也硬塞一個墊片。聽起來似乎是個小細節,但背後的原理卻複雜得讓人頭疼。

活塞墊片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增加腔內的壓力,利用活塞和轉軸的機械轉換,來提升扭矩輸出,從而讓車子跑得更快。聽起來很美好,對吧?

但問題在於,這種操作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發動機就會“爆缸”。畢竟,發動機缸體雖然堅固,但它也有自己的極限。

更何況,發動機運轉時,缸體所處的環境可不是什麼溫和的地方。

高溫、高壓,再加上驟然增加的壓力,溫度也會隨之飆升。而高溫,對金屬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麼友好的存在。

過高的溫度會導致金屬形變,甚至引發應力變化,區域性結構也可能因此發生改變。

想象一下,原本嚴絲合縫的發動機內部,因為一個小小的墊片,突然變得不穩定,甚至可能在某次高速運轉中徹底崩潰。

這種風險,可不是誰都願意承擔的。

更何況,發動機缸內所承受的壓力,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通常不會留下太多的改裝空間。

畢竟,每一處設計都是為了在效能和耐久性之間找到平衡,而隨意改動,往往會打破這種平衡。

改裝需要成本,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更是技術上的。你得考慮材料的耐受性、結構的穩定性,甚至是整個係統的協調性。

如果你麵對的是一台已經使用多年的發動機,情況就更加複雜了。如果原來的活塞上有墊片,你很難判斷這到底是後期改裝的結果,還是因為長時間使用導致活塞頭磨損,頂點位下降,不得不加裝墊片來維持高度。

這種模糊性,讓後期的判斷變得異常困難。

這墊片到底是必要的,還是多餘的?

答案往往藏在那些細微的數據變化中。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是回到最初的工作狀態數據,仔細分析,逐步調整。

儘可能保持數據上的統一,而不是盲目地模仿之前的配置。

每一台發動機都有自己的“性格”,你得根據它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而不是一刀切地套用某種“標準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耐心和細緻是關鍵。你得像醫生一樣,仔細“診斷”發動機的每一個細節,從活塞的磨損程度到缸體的壓力承受能力,再到溫度變化的範圍。

隻有把這些數據都摸透了,才能做出最合適的調整。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不能進行任何改裝。

如果你真的想提升效能,完全可以嘗試,但前提是,你得清楚每一步操作可能帶來的後果。

改裝不是賭博,而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你得在尊重機械原理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說到底,發動機就像是一個精密的生態係統,每一個零件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而隨意改動,往往會打破這種微妙的平衡。

而同樣的道理。

如果活動關節新部件的更換,更原本關節部位必然有磨合方麵上的問題,而最好的辦法是進行校準,而這個校準數據需要重新對照校準。

而現在看著維修手冊上繁雜的步驟,工程師隻感覺到一陣的頭大。

這真難……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