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 第1134章 祖師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第1134章 祖師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晨光微熹時分,皇城角樓的輪廓在靛青色的天幕上勾勒出一道鋒利的剪影。

趙匡胤的身影凝固在斑駁的青磚牆前,如同一尊被時光遺忘的雕像。他的龍紋錦袍在晨風中微微顫動,衣袂間流轉的光澤像是暗夜中若隱若現的刀光。

禁軍大營飄來的炭火味裹挾在微涼的晨風裡,那氣息灼熱而刺鼻——是淬火後的鐵器混著士兵們隔夜的汗臭,是五代十國這個亂世特有的味道。

這氣息鑽入鼻腔,在他的記憶深處撕開一道永不結痂的傷口。角樓下的石板縫隙裡,幾株頑強的野草正試圖掙脫青苔的束縛,在晨露中微微顫動。

當陳橋驛的將士們將那件黃袍壓上他肩膀時,絲綢下暗藏的甲片硌得鎖骨生疼。

此刻這疼痛彷彿穿越時光再度襲來,讓他不自覺地繃緊了後背。

二十年前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那個血色的黎明,郭威的龍袍下襬還滴著汴梁城門守軍的鮮血,暗紅色的液體在青石板上蜿蜒成詭異的圖騰。

親兵們的陌刀在破曉的晨光中閃爍著寒芒,刀刃上未乾的血跡折射出破碎的虹彩。

那些被隨意廢立的帝王,他們的頭顱在宣德門前滾動的悶響,至今仍在耳畔迴盪——那聲音比冬至祭天時最沉重的鐘磬更令人戰栗。

角樓下的護城河泛著鐵鏽色的微波,倒映著天邊將明未明的曙光,像極了當年血洗汴梁時,護城河裡漂浮的鎧甲殘片。

遠處傳來晨鐘的餘韻,驚起一群棲息的寒鴉。黑色的羽翼掠過角樓飛簷,投下的陰影短暫地籠罩了趙匡胤的麵容。

他抬手撫過腰間佩劍的劍柄,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那個雪夜——當郭威的佩劍被呈上時,劍穗上凝結的血珠是如何在炭火映照下,折射出妖異的光澤。

“官家,三更了。”老太監嘶啞的嗓音從階下傳來,手中提著的宮燈在夜風中搖曳,將斑駁的影子投在青石台階上。燈罩上繪著的蟠龍紋隨著光影晃動,彷彿要掙脫絹帛的束縛。

趙匡胤的指尖在漢白玉欄杆上摩挲,冰涼的觸感讓他驀然發現,掌紋裡竟還嵌著陳橋驛的雪粒——那場改變命運的雪,已經過去三年了。

月光下,那些細小的冰晶在他的掌紋間閃爍著微弱的光,像是無數雙窺視的眼睛。

禁軍營地的火把在遠處的夜色中明滅不定,每一簇跳動的火光都在宮牆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那是他親手馴服的野獸,如今卻依然齜著森白的獠牙。

夜風送來營地裡的金鐵交鳴聲,夾雜著戰馬不安的嘶鳴,讓他的太陽穴突突直跳。

崇政殿內的沙盤在清冷的月光下泛著青輝,那些微縮的城池關隘像是被施了咒術的模型。趙匡胤的硃筆懸在絹帛上方,一滴濃墨墜落在“雁門”二字上,洇開成血般的痕跡。

墨香混合著殿內沉水香的氣息,在空氣中糾纏成一種奇特的鐵鏽味。

他畫下的每道陣線都是精妙的囚籠:步兵方陣的間距要精確到能讓傳令兵側身通過——就像當年他在滁州城下率親兵穿行敵陣時的間距;弓弩手的射角必須避開己方旌旗的投影——這個教訓是用郭威帳下先鋒軍的鮮血換來的。

最令人稱奇的是他開創的“陣圖遙控”戰術。

每逢大戰,趙匡胤都會在崇政殿的沙盤前徹夜不眠,用硃筆在絹帛上繪製詳細的作戰陣圖。

這些陣圖精細到令人髮指,不僅標註了每個營寨的紮營位置,甚至連士兵們埋鍋造飯的方位都有嚴格規定。

前線將領隻需按圖索驥,稍有變動就必須快馬請示。

據說有一次大將曹彬在追擊敵軍時多走了三裡地,回朝後就被罰俸半年。

這種看似迂腐的指揮方式,實則暗藏深意。

趙匡胤曾對宰相趙普說過:“朕寧願要十個循規蹈矩的庸將,也不要一個能征善戰的梟雄。”

“曹卿可知為何罰你?”春日朝會上,皇帝的聲音像浸在冰水裡的刀。

跪著的曹彬盯著自己投在金磚上的影子——那影子正被窗欞分割成規整的方格。

“臣……不該多追三裡。”

“錯。”趙匡胤拾起案上的陣圖,絲綢撕裂聲讓文武百官同時繃直了脊背,“是你讓朕想起天福十二年的李守貞。”

垂拱殿的銅漏滴答作響,像在計算王朝的壽命。某個深夜,趙普看見皇帝對著幽州地圖發笑,燭火在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投下蛛網般的陰影。

“趙相啊……”皇帝突然用當年做都點檢時的口吻說道,“知道怎麼馴狼嗎?得先打斷它的腿骨,再教會它用膝蓋走路。”

這便是皇權,這便是統治者鎖需要感受到的權力。

在他精心設計的製度牢籠裡,再凶猛的武將也隻能變成溫順的看門犬。

那些曾經在五代時期隨意廢立天子的驕兵悍將,到了宋朝都成了隻會機械執行命令的提線木偶。

不過曆史總是充滿諷刺。

趙匡胤恐怕不會想到,三百年後他的子孫會被蒙古鐵騎逼到崖山跳海。

那些被嚴格束縛的宋軍將領,在麵對靈活機動的敵軍時,連最基本的臨機應變都顯得手足無措。

蒙古人的箭雨籠罩海麵時,某個宋軍參將還在顫抖著展開泛黃的陣圖。

鹹澀的海風裡,那些硃砂繪製的線條——原來都是捆仙索的紋樣,纏繞著這個帝國三百年的魂魄。

而在更深的浪濤之下,陳橋驛那件被撕碎的黃袍,正隨著水草輕輕搖曳。

就像他當年陳橋兵變時撕碎的忠義信條一樣,過度防範武將的代價,最終還是要由整個王朝來償還。

這套製度就像一把雙刃劍,寒光閃閃地懸在帝國的頭頂。

對坐在龍椅上的那位來說,確實睡得安穩——前線將領的調兵權被樞密院鎖在檀木匣裡,監軍太監的眼睛比鷹隼還尖,連營中埋鍋造飯的炊煙都要按規製飄向固定方位。

軍權這頭猛獸,終於被套上了精鋼打造的籠頭。

可這籠頭的鑰匙,偏偏要皇帝親自攥著。

趙匡胤耍得轉,這位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開國之君,當年一根盤龍棍能橫掃千軍。記得那年在滁州城下,他單人獨騎衝陣,生生把南唐的“鐵鷂子”重騎兵撕開道口子,血染的征袍能擰出半盆血水來。

契丹人聽到“趙點檢”的名號,連打草穀都要繞開河北三鎮。

但問題就出在這兒——不是每個皇帝都叫趙匡胤。

後來的官家們,生在深宮婦人之手,讀的是聖賢書,摸的是象牙笏。

他們批閱陣圖時連“車懸陣”和”雁行陣”都分不清,卻要對著千裡之外的戰局指手畫腳。

就像讓個繡花姑娘去馴烈馬,不被摔得鼻青臉腫纔怪。

最諷刺的是景德元年,當真宗皇帝在汴梁城裡用硃砂筆描摹陣圖時,遼軍的鐵蹄已經踏破了潼關。

前線急報像雪片般飛來,而所謂的官家天子還在糾結“左翼弩手該前進三步還是五步”。

等聖旨送到時,將士們的墳頭草都三尺高了。

這套製度就像個精緻的機關鎖,趙匡胤親手打造的每個齒輪都嚴絲合縫。可傳到他孫子手裡時,鎖芯已經生了鏽。

等到女真人的撞城錘砸到開封城門時,大宋的將軍們還在等樞密院蓋印的調兵文書——那文書上的硃砂印泥,紅得像靖康年的血。

這樣的製度和行動的要求太高了,後邊的繼任者一但有一人的能力某一方麵出現不足,那麼這套係統就容易玩崩。

“但這套指揮係統”她的聲音很輕,像是怕驚動什麼。

格琳娜冇有專門係統性地學習過指揮作戰,但這些年見過的血與火,早已在她腦海中刻下最真實的戰場圖景。

這套指揮方式確實有它的優點——全息投影上那些精確到每個小隊的箭頭標記就是明證。

格琳娜能想象到,這樣的部署可以確保總指揮對基層如臂使指,就像精準操控自己的手指一樣簡單。

對統治者而言,這無疑是掌控軍隊最牢固的韁繩。

但她的目光掃過那些被嚴格限製的將領權限區域,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淡化了高層軍官的影響力,甚至像用手術刀精準切斷了將領與士兵之間的血脈聯絡。

那些紅色的限製框線,在暮色中看起來像極了禁錮猛獸的牢籠。

格琳娜的視線悄悄移向站在沙盤另一側的陳樹生。夕陽的餘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側臉,也照亮了他戰術服上那些未乾的雨水痕跡。在她的認知裡,陳樹生現在差不多就是這樣的狀態——既是掌控全域性的棋手,又是束縛將領的鎖鏈。

她不得不承認,儘管陳樹生這混蛋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可每次都能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像此刻沙盤上那些精確到令人髮指的部署,每個標記都閃爍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光芒。

格琳娜張了張嘴,卻又把話嚥了回去。她不是不想提出意見,但除了不知如何開口之外戰術手套下的手指微微蜷縮,掌心滲出細密的汗珠。那種微妙的畏懼感像蛛網般纏繞著她的思緒——既是對指揮官權威的本能敬畏,又摻雜著更複雜的情緒。

陳樹生對她的善意,那些不經意間的溫柔目光,還有偶爾流露的私人感情,像一層薄霧般模糊了她對這個人最本質的認知。

但格琳娜可不是什麼傻丫頭——她清楚地記得,就在上週,這個男人是如何麵無表情的消滅與折磨他的敵人的。

審訊室那邊的事情格琳娜也瞭解了,從個人的角度上來說格琳娜真的感覺到了恐怖……隻能說就是當年的克格勃也冇有這樣折磨人的手段。

契卡&克格勃:你要不要猜一猜誰是祖師爺。

對於彆人來說,尤其是對於敵人來說……陳樹生可是一位極為可怕的人。

“冇錯,這樣的係統對於最高指揮者的要求極高,自身能力不夠的人在麵對這樣的情況時,就算是前線武將在怎麼厲害軍隊作戰能力在怎麼強,都冇法發揮出自身實力,甚至還會很憋屈。”

這一點甚至都不需要陳樹生舉例,因為曆史的發展和軌跡已經替陳樹生驗證了這套係統的薄弱點。

“而且這一點對於當時的大部分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

“你知道那個時代的人特彆是那些武將都是什麼狀態嗎?”

“用瘋子來形容他們都是閒的有些過於粗淺了,那時候的武將都是真正的瘋狂,喜歡屠殺自家城池,喜歡直接用人來充當軍糧和獎賞,對於下屬的獎勵就是允許他們隨意的屠村。”

“我這樣說你差不多就能理解了吧。”

“並且我得跟你說明白一點,雖然目前來說我們是管理和掌握著城市還有周圍的小鎮。”

“但這個人可以是我們,是安潔又或者是葉卡捷琳娜與葉菲姆但也真的可以是那些黑手黨和律賊的話事人。”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這怎麼可能?”格琳娜有些不太相信,雖然之前城市裡麵那些黑手黨還有律賊行動邏輯確實在往那個目標和方向上依靠。

但無論是在格琳娜還是安潔亦或是葉卡捷琳娜她們抖不認為這些傢夥能夠做到登堂入室。

他們註定是唄掃入到垃圾堆裡麵的渣渣,就算是他們當時失敗了,日後他們也註定會被彆人給打碎。

怎麼可能長久的存在呢?

所以聽著陳樹生此刻所表達出來的意思,格琳娜不禁感覺有些危言聳聽了。

但直覺又告訴他,陳樹生說的時候真的,如果他們當時真的失敗了,那麼整個城市所要麵對的就不隻是一時的奴役和煉獄,而是長久敞開大地獄之門,會有無數的惡魔和暴徒會從中走出,而他們的周圍會擺放著無數被運送過來的供給他們給取樂的奴隸。

這一點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秩序的崩塌之需要一瞬間而建立則往往需要付出超乎常人難以想象和理解的努力。

常人根本就冇法想象重建崩塌的秩序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那可不僅僅隻是武力上的威懾,如果隻會運用暴力的話題,那麼其結果隻會恐怕讓其墮落成為那些同樣的暴徒和武夫。

“如果我們失敗了,那些暴徒還有黑手黨以及律賊又或者是其他雜七雜八的,就會踩著戰利品快速的將自己武裝起來,城市內的居民會成為他們的人質和耗材。”

“他們會快速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到時候他們的想法與享樂還有確保自身權威的手段就成為了唯一秩序。他們變為了真正的掌控者。”

“而這並不是在危言聳聽。”

“在上個世紀剛剛結束的那段時間,黑手黨還有律賊的權力超乎常人的想象,地方和中央的權力混亂與真空時期被他們所抓住,彼時的他們迅速登堂入室以儘快的速度控製了各行各業,並將其分配成了大大小小的蛋糕,並與寡頭財閥合作,畢竟寡頭財閥有時候搞不定的人或者事情,他們能出麵解決。”

“有的律賊乾脆直接藉助這個機會成為了寡頭財閥。”

“而他們也真正的成為了秩序的管理者和維護者。”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