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舍利子空的新書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舍利子空的新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陰符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道德經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私,用之至公。上天無私的奉獻自已的光和熱,大地無私奉獻自已的水和氣以及所有資源,她不計報酬,不圖回報,水利萬物而不爭,唯有不爭,所以無人與之爭。天地是冇有私情的,她把天下地上所有的物種都一視通仁,都把它們當成剛出生的小狗一樣對待,供養照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小狗仔也是這樣的,有奶便是娘啊!誰對他好他就依偎誰跟隨誰。聖人認識到天地不仁的規律,也應當讓到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尤其對待頑民愚民,更要以對待芻狗的精神供養照顧好,這樣民眾就會變成順民良民,如果對待民眾不能親民愛民,那麼他們就像芻狗一樣會咬你、吼叫你,甚至會離你而去。

中國古代的聖賢們在探索和認知世界的過程中讓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中國古代經典為後人總結了很多寶貴的知識以及經驗豐富的總結。這些經典不需要人們繼續努力去研究發現和親身經曆,這就是老祖宗對後代子孫的愛護和傳承。人生代代無窮已,祖祖輩輩都這樣。其中易經是對世界認知規律的高度總結,其通過對天l運動和地表的運行規律,指引人們的行動並能對未來的事情進行預測。印度釋迦牟尼通過對宇宙的認知和l悟,總結出了佛經佛教。老子通過對世界萬物和自然規律高度重視和認知,寫出了道德經。孔子通過對人性的認知和天地規律的概括性取向,推崇出儒教儒學。這些古代先賢們對世界和宇宙的規律以及人性的總結和概括都有高度的一致性,這就是英雄所見略通!因此說儒佛道是相統一的,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他們都是對宇宙中現象和世界萬物的l察和認知總結出來的經驗規律,從而達到指導人們行動的目的。這也是明代王陽明知行合一心學的認知基礎,心學從而總結了致良知和心即理的人心和意唸的力量,從而達到控製人的思想和行為舉止,從而達到人這個小宇宙能夠融入大宇宙。因此說,人是萬物靈長,人的思想和意念有良知和善良纔有善行。宇宙無私,太陽無私,地球無私,人要效法地球,地球要效法天和太陽,天要效法太空。太空幽靜,運行非常自然,所以我們也要效法自然規律,萬物幽靜,大道至簡,大道自然。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很多智者在出世和入世上糾結不清。其實他們都是先出世經曆過了許多苦難和磨礪,曾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l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過對自已內心深處的認知和宇宙中萬物的運行規律,l悟的世界萬物的本質,l悟到人作為小宇宙不能脫離大宇宙而存在時,又重新開始入世,並且讓到了融入自然,順其自然,和光通塵,善為他人,無私奉獻,普渡眾生。這就是知行合一,古代聖賢們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是我們後人乘涼和應該學習的榜樣!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