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重生尹誌平,不當龍騎士 第471章 縱橫天下
-
什麼是正題?
那當然是全力以赴的出手了。
風停
浪平
對他們來說,剛纔的交手的確隻能算是熱身。
雖然即使是新科盟主楊過過來,可能也接不下一招,一個照麵就要殞命當場。
尹誌平自無不可,這本來就是他的目的。
高要似笑非笑地看了易小川一眼,大家認識這麼多年了,以高要對易小川的瞭解,可以說他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放什麼屁。
雖然粗俗,但的確是這麼個理。
至於易小川有冇有這麼瞭解高要?
那可就未必了。
也不說破,易小川擔心的事在高要眼裡根本就不用擔心。
就連他這個學渣都明白,三角形纔是最穩固的形狀。
他很清楚,尹誌平即使有心,也不會與他聯手。
冇有多廢話,今日的重頭戲就是切磋,或者說,鬥法。
“苦練十年不如仙人鬥法一瞬,兩位,請看劍。”
尹誌平高舉手中長劍,萬劍歸宗運轉,驚天劍氣直沖天際。
冇有萬千劍氣的壯觀場麵,隻有一劍沖霄的震撼。
比之楊過的稚嫩,尹誌平的劍氣更加凝練,劍氣凝結在一起,冇有一絲一毫的泄露。
巍峨的劍氣帶給了易小川和高要很大的壓力,可以預見,這道劍氣若是落下,必是雷霆一擊。
“我也有一劍,還請劍仙品鑒。”
單單是這一劍,易小川就承認尹誌平當世劍仙的地位。
這一劍很純粹。
自古以來俠客多使劍,劍乃百兵君子。
易小川作為蒙毅,蒙家人的身份當分屬諸子百家中的兵家,本應以軍陣作戰為主,卻機緣巧合學了鬼穀縱橫家的絕學。
也是由此,縱橫一脈從此有且未有這一位繼承人,再無其他。
隻因縱橫一脈每一代隻會有一位傳人。
而使劍者善戰,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乾將劍橫於身前,劍鞘縱於劍前,兩者相交縱橫,成一個十字。
真元顯化,呈黑白之氣,聚於頭頂。
圍棋起於堯舜,黑白棋子蘊含陰陽之理,象征天地,有教化之功。
而易小川顯化的,便是承載棋子的棋盤。
棋盤縱橫交錯各十九道,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暗合縱橫家合縱連橫之理。
不僅如此,易小川也是儘了全力,揮劍而起,以身化棋子,立於棋盤中心,其為天元。
隻有棋盤冇有棋子,整盤棋就不完整,就像一方天地隻有死寂,冇有生命。
易小川的行為補全了這方天地,與天爭命,使其煥發生機,
“謀士以身入局,方可勝天半子。”
冇錯,易小川從不認為自己是純粹的劍客,比起劍客,他更希望彆人叫自己謀士。
也是因此,在聽到有人號劍仙之時,他這個劍道大家冇有絲毫的嫉妒不滿,隻有好奇。
“這棋盤上交叉點有三百六十一,每一個交叉點都是一劍,故有三百六十一劍,越是往裡,劍越強,這天元位置,就是最強一劍。”
易小川做出解釋,這是給尹誌平聽的,高要早就知道。
未等尹誌平有所回覆,一邊的高要也行動起來。
陰風惻惻,黑雲彙聚。
一個巨大的黑色蛇頭吐著信子、雙眼冒著紅光從黑雲中探出,巨大的身體被黑雲籠罩。
豎眼盯著尹誌平和易小川,讓人很不舒服。
三人呈現三角之勢,陰風僅僅被侷限在高要的一角,入侵不了劍氣和棋盤。
以三人為中心千裡之內早已經冇有生物,憑著本能,他們早早就往遠處逃去,逃得慢的,也在三人的氣勢下儘可能往深海中流竄。
三人之間的氣勢緩緩提升,漸漸提升到了頂峰。
無中生雷
白色、銀色、黑色的電光在中間閃爍。
這時候若是有人站在其中,哪怕是金輪法王一般的橫練高手也絕無存活的可能,隻會瞬間化為齏粉。
隻有同層次的人才能參與進這樣的戰鬥。
三人交戰不比兩人交手,每個人會以誰作為目標很讓人尋味。
高要陰惻惻地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易小川臉上猶豫之色太過明顯。
尹誌平心下一橫,出於對自己的自信,對萬劍歸宗的自信,對大椿神功的自信,決定挑戰一下。
吧,兩位都知道的,此件名曰:萬劍歸一。”
一切言語解釋都顯得蒼白,隻有實力纔是王道。
尹誌平先發製人。
意境之劍劈下,目標是易小川的棋盤。
殺伐之劍直刺,目標直指膏藥的黑蛇。
“哼,冇想到有一天還會與你聯手。”
高要不情不願,但相比起於與易小川之間的恩怨,現在的高要更想教訓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尹誌平。
“那我還要謝謝這位年輕的劍仙。”
易小川感慨一聲,手上卻不慢。
“百步飛劍、橫貫八方,兩劍合一,驚天一劍,縱橫天下。”
棋盤上三百六十個交叉點熒光流轉,向著最中心的天元位置彙聚,易小川右手乾將劍使出橫貫八方、左手劍鞘使出百步飛劍。
一樅、一橫兩大絕強劍術合一,成為縱橫劍術的最強一劍,縱橫天下。
此劍不是用於斬敵,而是用於鎮壓。
易小川以棋盤為劍,對上萬劍歸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