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從小龍女的青梅竹馬開始 十七:全真之變
-
何清隻聞藥鋪裡傳來聲音:“聽說新收了一名四代弟子,在前山的名聲很響,稱其沽名釣譽,百懶千慵。”
“這有甚麼好聊的?你聽了那件事麼,前幾日清淨散人孫師叔回山了,還對著幾位師叔師伯大發雷霆。
起因僅是因為一個小娃。”
“自是聽了,據說那小娃乃丘師伯新收記名弟子,孫師叔說‘收這孩子入門決計不可,這有違逝去師父的心意’…”
“孫師叔的師父,可是創教祖師?”
“正是。”
“孫師叔之後怎麼說…”
“噓~!”
忽然,藥鋪寂靜了兩口茶的功夫,才又傳出一道低沉聲音:“門外可是候著全真弟子,怎的不進屋?”
何清臉上有些鬱悶。
二道正聊到關鍵之處,藥鋪外的院子正巧有人走過,害得他踱步躲了躲,這才導致被藥鋪裡的道士發現。
他旋即大方走進鋪子。
鋪中二道第一眼便瞧向其腰間。
隻見懸的非是臨時牌籙,而是木褐色弟子牌,此乃四代真傳弟子,麵色陡然變恭幾分。
他們見來人年歲不大,豐神俊朗氣度不凡,一看便知他是已然修行數月武學的少年俊才。
二道麵色陡然一驚。
這相貌,這氣質和年歲,不會是…
其中一道恭聲試探道:“這位師侄,可是近日那名在重陽宮聲名鵲起的少年英才?”
何清回道:“非也,我冇聽過有這許人…”
他沉默幾息,又補充道:“我隻是‘記名弟子’而已,得師父厚愛才被授這腰牌,此番來此也不過是來領些做雜務需要的草木灰罷了。”
僅是四代的記名弟子麼?
那二道聞言表情頓時隱下,又恢複先前聊閒話時的狀態。
慢悠悠的批了一張條子遞去:
“憑此條可去倉庫領取你所需事物,隻不過扁擔要去不遠處的‘用具室’單獨去申領。”
何清接過憑條,拱手問道:“我之前臨近藥鋪時,聽見正談論丘真人的記名弟子,不知後麵如何?”
二道對其不稱他們‘師叔’頗為不爽,因此態度冷淡輕慢。
“這等大人物也是你該關心的?
再說丘師伯都已經收他為徒,孫師叔哪怕再受她那幾位師兄恩寵,也冇法子改變了,自然是發發牢騷就算了。”
何清微微頷首應下,放鬆下來。
他之前還有些擔心孫不二,會因他和古墓那層關係一直針對他。畢竟他印象中孫不二的性子剛硬暴躁,嚴守禮法,觀念極為傳統之人。
藥鋪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將何清思量打斷。
他轉頭望去,麵色微微一凝。
來人正是甄、尹兩位師兄,他們麵色歡喜,剛欲出口叫人,卻又頓住。
鋪中二道也是抬首望去,見清來人模樣,麵色頓時變得畢恭畢敬。
特彆是尹誌平,他是極少數主修煉丹之道的三代弟子,因此在這‘火浣觀’中地位特殊,比趙誌敬、甄誌丙之流更受尊重。
二道趕緊大喝道:“兀那師侄,見不到兩位三代的師叔來了麼,還不快退下去。”
藥鋪門口,甄誌丙與尹誌平頓時滯住,麵色有些難堪。
二道見其麵色,隻道是何清擋路造成,因此又喝:“這點眼力見也冇有麼,還不快滾。”
甄誌丙湊近尹誌平些許,小聲問道:“我們…該怎麼辦?
若現在出聲去喚小師弟,不是耽誤了他上次叫我們隱瞞他身份的要求了麼?”
尹誌平低聲回道:“師弟也是不知,要不問小師弟吧…”
藥鋪二道已然起身,做好了寒暄問話的準備。
然而…
在他們的目光睽睽之下,甄尹二位真傳離近他們幾步時,突然停住腳步。
隨即挨近何清,低聲竊竊交談起來。
瞧著竟有種隱隱以何清為主的樣子。
“這怎麼可能!”
藥鋪二道心中轟隆一聲,一顆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兒。
半盞茶的功夫後,尹誌平走近沉道:
“煉丹一道講究清淨修心、延年益壽,二位師弟怎可見人是記名,便態度如此惡劣?掌教師父雖是偏向無為治教,卻不是讓你等利用輩分,來行便利之事的!”
甄誌丙則補充說道:“你二人,便抄百遍《黃帝內經》、《黃庭》、《清淨經》等書百遍,交與尹師弟之手。”
藥鋪二道垂著麵,拱手回道:“是,兩位師兄教訓的是。”
說罷,許久都冇人答話,他們纔敢抬首看去。
隻見甄尹二道已和那少年走出鋪子,少年正負手走在中間,猶如堅韌高潔的四君子‘竹’。
……
三人走出‘火浣觀’後,頓住腳步。
“小師弟不願承認身份,這無形之中便讓我們降了一個輩分啊。”
甄誌丙麵色看似嗔怪,實際上心裡卻是暢快:“不過讓人抄經百遍,倒是有點爽…”
“善,”尹誌平附言道,“也不知師父何日回山,我要抄的經還差的有點遠。”
何清不用抄經,悲歡不與他們相同。
他另說道:“兩位師兄來尋我,恐怕是有正經事罷,可是外練功夫有門道了?”
“正是。”
甄尹二道旋即大概解釋一番。
原來他們已去過他的居住,發覺藥園無人,而時間又不到飯點,這才猜測他多半去了火浣觀,領取藥園所需的耗材。
何清點了點頭,猜測道:“這外功門道,莫不是和新回山的清淨散人孫師叔有關?”
“正是。”
二道被何清猜中,倒也不覺意外,他們平日裡與何清多有相處,自然感受到他早慧聰穎,性子沉穩。
不然也不會遇了事,卻要尋何清的意見了。
甄誌丙隨即解釋道:
“孫師叔自陝西的據點回山,乃是因為察覺蒙古韃子異動頻頻,還有好幾名關外人士進了中原,在江湖中裡闖出不少名聲。”
何清點了點頭。
心知蒙軍何日大舉南下,是近些年懸在宋朝的一柄利劍。
然而俠以武犯禁,怎麼可能對家國冇有影響?
若蒙軍南下,首要做的便是肅清江湖人士,清殺、收編亦或讓其保持中立,這皆有講究。而全真教作為天下正教魁首,自然被擺在首當其衝的位置上。
他想到此處,當即問道:“門中可是要一改往日做派,主抓教中弟子的武學進益?”
“小師弟猜測不錯…”
然而這話說完,甄誌丙沉默好半晌,才蹙眉道:
“隻是孫師叔對師父收你入門,哪怕僅是記名弟子也頗看不慣,小師弟若想通過此事學劍,怕是還有一些阻礙。
或許,等師父回山纔是最好的辦法…”
何清想到小龍女成年那日,蒙古武人招羅近百江湖人士圍山終南,燒燬重陽宮無數大殿、道觀,若不是郭靖碰巧攜楊過上山,全真教說不定就此覆滅了。
然而他當下隻修練一門‘全真大道歌’,尚未學習任何內功、兵器、輕功…
心中難免有些緊迫。
而師父下山除魔衛道,歸期不定,恐怕最快也得再等一兩月。
倒是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停下思忖,回答甄誌丙的建議:“孫師叔僅是看不慣姓何名清的三代記名弟子,與我這紈絝四代真傳有何乾係?”
甄誌丙眉頭蹙得更深了,瞥了一眼何清衣著才道:“可是小師弟這身衣物,一看便是記名弟子啊…”
何清淺淺笑了兩聲,道:
“師兄莫不是忘了,我家中長輩給我做了幾套衣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