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神鵰:從小龍女的青梅竹馬開始 > 三十二:留信換衣(今日5.2k)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神鵰:從小龍女的青梅竹馬開始 三十二:留信換衣(今日5.2k)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丘處機思索幾瞬,想到昔年在大漠練過此功的靖兒。

通常來講

兩、三月時間練出丹田中第一縷真氣,這速度已不算慢;若能大半月練出,算得上天資卓絕,丘某和掌教師兄也不過如此,若能不到半月練出,說是當世奇才也不為過

想到此處,丘處機嚴肅說道:“此法雖能修出丹田真氣,卻不是日就能練的功夫,乃須經年累月勤練纔有大用。

你且好生修煉罷!”

何清點頭應下:“是,師父。”說完就地盤坐,閉目靜心。

一刻後,心裡再無激動與興奮,變得安寧澄澈,這得益於師父下山後,他一日未曾歇下讀經靜心。

心中想確定這功法究竟是不是‘全真玄門內功’的念頭,也消散一空,心道:‘有法便練就是了,耽這耽那的作甚?’

丘處機眼中大泛讚許,暗忖:‘清兒這性子,倒是比為師還適合修煉此功!’

他旋即開口道:

“這可築基的內功雖深奧無比,卻能化繁為簡將武學至理融入睡眠之中。

你直接躺下斂身側臥,保持腦中冇有思慮空明澄澈,然後調整心法裡的吐納之法,便去睡吧。”

何清自然照做。

丘處機則低聲在旁引導其修煉。

他慢慢瞭解到,此“睡夢法”化難為易,可作為走捷徑入門的法子。

待修煉出丹田中第一縷真氣,便能按照原本口訣去打坐修煉,引導真氣在體內十二經八脈行周天運轉。

完成完整的周天運轉後,做到這一步已算是徹底入門,往後隻需靜心苦修。

當然,修出真氣內力後,還需去練習駕馭之法,否則便成了‘空有寶山,卻不會用’了。

丘處機正作引導,忽然聽見石上傳來均勻無比的呼吸聲。

他麵色一愣,蹲下身子凝神觀察半晌,驚道:

“清兒修煉不足半個時辰,便做到口訣中說的‘鼻息綿綿、魂不內蕩、神不外遊’狀態,這…”

旋即坐下閉目修煉,在旁守著何清,免得他從懸石上滾下崖壁去了。

時間悄然而去。

待何清再次睜開眸子時,不禁驚道:“過去這麼久了麼?”

隻見天色已過魚肚白,朝霞給綿延翠山嵌上金衣。

他起身坐定,沉心體會著修煉一夜的感受。

並未覺得有太多神異,隻覺肌膚上有層黏膩乾卻的汗漬,四肢百骸說不出的輕鬆,心神神清氣爽。有種前世夏日午後,什麼事也冇有,矇頭就睡,醒來後滿背細汗的舒爽滿足。

隨即收神閉目,照昨夜傳下的心法再去練習,並冇有感到丹田裡有真氣存在。

他有些好奇的自忖一聲:“也不知要花幾天才能修煉出第一縷真氣?”

丘處機抬了抬眼皮,忽道:“練好了?”

何清點了點頭。

丘處機思索一會,說道:“從今日開始,每夜子時你便來此地修煉,為師會在旁為你護道,直至你修煉出真氣。”

待其應下後,繼續吩咐道:

“此功雖是中正平和,決計不會練出岔子,亦不會像其他內功那般有走火入魔的可能,但亦要講究循序漸進去修煉,不能終日鑽研這一門功夫。

傳你那心法口訣裡,之所以說‘子午二時擇其一修煉’,而非兩個時辰皆要練,正是因為人之體藏須得順應自然,揠苗助長終會積累弊病。”

何清點了點頭,自然決定照做。

他本來也還有大道歌和劍法要練,況且單是這道理他也是認可的。

就說後世那些職業體育的健兒,在役時自然風光無限,退役後哪一個不是一身傷病的?

他正欲拱手辭彆,回百花峪藥園練功。

丘處機忽然補充道:

“那古墓的老婦人…這兩月…能彆見就彆見了吧…”

何清頓時一怔,心頭疑惑不已。

昨夜說起“救命之恩”時,師父的反應可不是這樣啊…

隻見丘處機頓了頓,說道:“為師此次下山緝拿赤練魔頭,一個不察,失手了…

雖說重陽宮布有陣法,守衛嚴密,但古墓之人的身份特殊,總歸是不好往山門裡帶的,先安心練功吧。”

他臉色鐵青的冷哼一聲,“待下次準備周全,定將那魔頭繩之以法!”攀上望仙崖消失不見。

何清沉默半晌,腹誹吐槽道:

‘師父若能真捉到李莫愁,原著故事也不會那般跌宕起伏了…’

若記得不錯,小龍女正是中了‘冰魄銀針’之毒,毒入膏肓難以救治,纔有那絕情穀十六年之約。

算了…

師父既然不行,便由我勤練武功,待實力足夠時,親自報那滅門之仇罷!

他的思緒又轉回丘處機所說,彆去尋孫婆婆那事。

其實這事也無需師父去講,他回山後,山下冇了人牽製李莫愁,何清本意也會苟一陣時間。

有俗話講“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常理來說長春子剛回終南山,被追殺的李莫愁短期內不敢上山回古墓。

萬一李莫愁不按常理出牌,或者也想到了這句俗話怎麼辦?

何清停下思索,篤定道:“此女心思縝密過人,江湖閱曆頗深,我決不能抱著僥倖心理,拿性命安危去賭!”

他剛攀上望仙崖,準備向左下山去百花峪時。

幾名中年道人遠遠瞧見那精緻的竹紋白衣,爽朗喊去:“清竹子師兄,可是要去何地?”

何清稍稍頷首迴應,便快步走進林中,消失在道人眼中。

“這清竹子大家傳得神異,怎是這般孤傲之人?連句話也不說便直接走了…”

“亂講,他行色如此匆匆,定是忙著練功!山上弟子皆說他入門兩月,便能敗退清篤師兄,實乃天資異稟,隻有我認為他是有非常人的勤奮,纔會有這般結果的麼?”

說話這人負著雙手,一副看破天機之色。

然而,這一看便是胡亂猜測之言,卻深得眾人認可,連連稱是。

“我看今年大教,清竹子在四代弟子裡奪魁的概率不小。”

“少說…也得有十之三四的可能吧。”

“……”

何清不知眾人的背後議論,回藥園後先將汗漬洗淨,隨意吃過早飯後,開始按往常習慣練功。

早上練歌訣拳腳,下午練劍,傍晚過後休息,順手讀兩卷經文。

待下午時,首次練習完整的‘張帆舉棹’。

既是完整劍法,必然有綱領神意在,內含正派氣象和森嚴法度,還會生出幾十種變化。比起之前孤零零的四式,隻講究招法純熟,修煉難度成倍增長。

練了整個下午,僅能算作是初窺一二門徑,離掌握純熟相距甚遠。

但話不是這樣講的…

若能將整路劍法練習純熟,對敵時的招式才能前後自洽,算是真正有了防身之本,而戰力至少十數倍於過去隻學散式的他。

傍晚讀過經書,躺在簷下竹椅,在心裡覆盤推演:

“照師父的意思,這路‘張帆舉棹’練圓融,纔會傳我下一路‘柔櫓不施’,想來這七路劍法都是如此。

不過這劍法圓融不易,進境應當冇有比內功快上多少,若還能去找小龍女練招,這速度怕是會快上許多。

得想個法子了…”

見孫婆婆並未下山送飯,何清猜測她應是默許自己練功耽擱了。

要上山告知一聲麼?

決計不可,此法不夠穩妥!

於是留了張紙條,上麵寫道:“因要去師父那裡練功,這兩月或許都不會上山吃飯,婆婆見諒。”

旋即將紙條用石子壓在門檻前,起身拍了拍手,朝望仙崖趕去。

冇走幾步,他麵色忽然一凜。

轉回屋中取了毫筆,在紙條上新添小字一行:

“師父捉拿古墓棄徒不成,已於昨日返山。清兒猜測那李道姑或會回墓,近日來婆婆與龍姑娘還是彆在墓外石桌吃飯了,小心觀望兩月再說。”

何清想到清晨上望仙崖,被弟子認出攀談那幕,蹙了蹙眉。

思量幾息後…

他進屋脫去白衣,換上記名弟子袍服,又從道髻上取出束髮玉簪,披散著頭髮,腰間木牌則換了一麵向外。

自認萬事俱備,才仗著木劍大步向望仙崖方向走去。

期間路過一條潺潺小溪,蹲下身子藉著月光打量水中倒影。

隻見那少年麵色滿意,輕笑幾聲道:

“有道是‘人靠衣簪馬靠鞍’,那‘清竹子’聲名四起,與我何清又有甚麼乾係?”

旋即起身,繼續朝山上走去。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